千万别坑自己 节后存储产品选购建议
十一长假回来,各大消费者们在忙于将心情从放松状态转向工作学习状态之时,也同时会关注各大IT硬件卖场的行情信息。会不会出现价格大起大落的情况,成为人们最为担心的问题。
和去年不同的是,这次国庆长假虽然从节后当天的报价显示来看内存涨幅明显,但相信几天内就会缓解。
其实各个配件即使在国庆前后出现价格浮动也是正常的,只是这并不会妨碍他们的整体趋势。因为DRAM芯片价格的不断下滑,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内内存的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至于硬盘,新一代产品已经开始浮现,但是有很多问题还是需要我们留意。另外现在很多人都关注固态硬盘的降价趋势,已经不同主控的选择。显然,价格是王道,但是主控差距不必太过较真。
总之这一些都来源于理性,无论买什么都是一样的。
8GB将成主流 鱼龙混杂内存市场找极品
最近内存市场似乎2GB型号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也要看货源,部分受欢迎的品牌,单单就是4GB没有货源,所以消费者也没有办法。当然更不否认在二三线城市货源种类会更少,我们只能根据自己当地的市场行情做定夺。
随着内存行业的萎靡态势的显露,OEM和零售市场的需求降低,内存市场呈现一定供大于求的态势。目前内存的整体价格呈现下降趋势,相比去年10月前后2GB DDR3 1333普条的价格在250元左右的那段时光,现在2GB和4GB的售价大部分仅为75和145元左右,降价幅度非常之大。
其实说到容量,普通家庭用户使用2*2GB内存完全够了,或者是使用1*4GB内存为以后升级留下充足空间。
如果是做设计、动画、视频编辑、开发等项目以及游戏玩家,则推荐率先过渡到64位系统,并使用2*4GB的内存的搭配或者更大的容量组合。目前单条4GB内存价格也仅为150元,选购两条没有任何压力。
至于不错的产品,近期除了我们常见的金士顿、威刚等品牌内存,3月份开始全新上市的三星原厂内存,很受欢迎。从笔者角度来看它有如下几个特点:
首先黑色窄版内存从外观上让人眼前一亮,激光打孔也在电气性能方面更胜一筹,而统一的三星原厂颗粒也在当前各种混乱、廉价甚至低质量eTT颗粒的芯片市场中给用户稳定可靠、一成不变的感觉。
同时,2GB型号可以稳超至1600MHz,而4GB型号甚至可以达到2133MHz,当然2133下无法达成长时间稳定运行。而且,4GB的货源相较2GB也少很多,而三星内存的价格也略贵10~20元,当然这在目前这种廉价环境下算不了什么。
高频率不是必须 新一代产品马上上市
普通内存只是满足于当前的主流应用,一些游戏玩家或者是超频爱好者很可能会考虑带马甲的超频内存,比如DDR3 1600甚至是2000。然而对于非发烧友来说真的有必要吗?
内存上的散热片并不仅仅起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在防尘、防磁场方面也有更好的表现。但是从散热效果上来看,在内存顶部配备散热鳍片的产品更有优势,而普通的入门级超频内存,相比没有配备散热片的产品,在散热效能方面没有太过明显的优势。
其实现在大部分用户只是“偶尔会超频玩玩”,并不是长时间超频使用的“压榨性”玩家或者“超频频繁”的发烧友。以酷睿i系列为例,133MHz的默认外频配合DDR3 1333MHz相当合适。即使我们把外频提升到200MHz以获得4GHz以上的高频率,然后通过调节分频的方式将内存超频至DDR3 1600的水平即可。
以几款游戏为例,来看看不同内存频率对帧数的影响:
我们可以发现三款游戏没有一款因为更高的内存频率而大幅度提升了游戏的帧数,仅在低画质下有些效果,但作用十分有限。当然你追求DDR3 1600或者更高的频率自然更好,但不作为必要因素。
即便是选择DDR3 1600内存产品,我们现在也没有心急的必要。因为三星的30nm级1.35V DDR3 1600窄版内存就要上市了。更低的电压不仅功耗更低,也有利于保护内存控制器,起到高频、高效、环保的作用。当然初期价格肯定不会太低。
新一代硬盘普及不给力 新用户可等等
目前的硬盘选购还需静候新一代产品的普及,当然这也不必作为决定性因素。只要好用即可。近期新上市的机械硬盘数量不多,但都值得关注。包括日立Z5K500笔记本硬盘,三星HN-M101MBB 1TB笔记本硬盘,日立7K1000.D 1TB台式机硬盘,日立7K3000 2TB台式机硬盘,希捷GoFlex 4TB外置硬盘等产品,都为用户提供了新的存储选择。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以希捷7200.12为代表性的单碟500GB的500GB和1TB硬盘占据主流硬盘市场太长时间了,虽然单碟容量于去年缓慢攀升到了667GB,但这没有引起用户的极大关注。他们被首先应用于2TB、3TB等大容量硬盘方面。
相比台式机硬盘,笔记本硬盘的单碟容量增进是比较激进的。2009年就诞生了三碟装1TB本盘,去年年底其单碟容量率先突破500GB,都领先于同期台式机硬盘,这与SSD价格逐步下降也不无关系。
最新上市的日立单碟1TB硬盘确实带到了销量,很多人都对其性能抱以了很高的期待,从测试来看,平均连续读取速度可达140MB/s以上,但是随机存取时间竟达18ms,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个硬盘的性能表现。大家可以等待希捷和西数的产品推出再做定夺。
普通家庭用户选择一块新款7200RPM机械硬盘即可。对数据存储有一定要求的用户,可以购买一些外置硬盘用于备份。如果是更进阶的用户,SSD+机械硬盘的搭配就最为合适了,当然用于备份的硬盘同样不可或缺。
总之,目前选购1TB主流型号硬盘的用户可以等待一段时间,待希捷和西部数据相关产品全部推出之后再做定夺。而2TB、3TB等大容量硬盘,如果有外接硬盘底座或者抽取盒等外设,选购裸盘即可,否则为了更好的密封性,直接购买USB接口的外置硬盘也行同样划算。
4KB高级格式化可能会产生兼容问题
即便是新硬盘在性能上有明显提升,但我们也不要忘记目前一些左右新用户选购新品的门槛:4KB高级格式化技术和2.19TB容量界限。
先说说4KB扇区高级格式化技术,我们知道硬盘内部存储的最小单位是扇区,传统的硬盘这一扇区大小都是512byte,同时每512byte都要有40byte空间作为ECC校验区。而硬盘在进入垂直记录技术时代后,这一扇区格式被保留了下来。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加,所需要的校验区域也就越多,无形之中减少了用户可以使用的空间。
相比之下4KB扇区格式只需要100byte的校验区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扇区间隙所占用的磁盘空间,西部数据声称其幅度在7%到11%之间。
可惜的是,我们目前系统从底层依然按照512字节的扇区大小进行数据的访问操作,所以在硬盘方面就需要进行一个映射操作,将4KB扇区硬盘模拟为512字节进行运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家厂商都推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比如西部数据的“SmartAlign”等等。
总之,4KB扇区高级格式化技术可能带来的就是第三方软件方面的兼容性问题,如硬盘管理软件、修复软件、分区软件、数据恢复软件等等。目前新上市的硬盘已开始全面采用这一技术,考虑到诸多可能存在的问题,用户暂时不要将4KB扇区格式的硬盘作为资料盘,以免造成损失。
3TB大容量硬盘使用 门槛已不是问题
早在去年下半年开始笔者就多次讨论过2TB容量界限的问题,我们现在使用的MBR分区方式只能支持最大2TB的硬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硬盘从MBR转换为GPT(GUID分区表)硬盘,所有的安腾系统和基于英特尔方案的Mac电脑支持GPT。GPT支持分区超过2TB的硬盘,而GPT也被目前最新的64位LBA所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GPT并非只能用于64位系统,我们也可以应用在32位Windows 7系统下做数据盘但是不能引导启动,毕竟Windows 7已经全面支持GPT。所以,如果用户只考虑作为数据盘使用,那么在Windows 7系统下只需要将硬盘转换为GPT形式即可。
但是如果用户希望将这种硬盘作为系统盘使用,则必须使用支持EFI BIOS的主板(SNB和X58主板提供支持),同时还要求使用兼容Long LBA的南桥驱动,以及64位操作系统。尽管如此,支持EFI接口的主板依然要等待厂商推出更新版本的BIOS才可以真正支持3TB硬盘启动。
在现有的系统上安装大于2TB硬盘,并非不能使用或者不能识别,而是识别出的是一款不完整的硬盘。数据表明,以3TB为例,Windows 7系统可以利用其中的2TB空间,而在Windows XP系统下使用3TB硬盘只能识别出990GB甚至更少。
若真的要安装系统,可以使用第三方软件来解决,方法就是先在不能完整识别的环境下安装系统,之后进入系统利用硬盘厂商或者主板厂商提供的工具进行破解,这个要求比较低,Windows XP都可以使用。
关于破解工具,如果是希捷的硬盘则可以使用希捷自家的DiscWizard v13软件,我们在此前的3TB硬盘评测中已经为大家介绍过了。这个软件实际上是把MBR分区形式下大于2TB的硬盘无法识别的那部分容量划分出来模拟为一个虚拟的磁盘,也就是让系统误以为是两块硬盘,再进行分区操作。
此外技嘉和华硕也推出了相应的破解软件,技嘉的3TB+ Unlock就目前来看还只能用于Z68/X58/P67/H67以及AMD 900/800系列新的芯片组,但貌似不局限于技嘉的主板。而华硕的Disk Unlocker推出时间最早,但只限于自己的主板,不过支持的范围很广,就连945主板都可以使用。笔者认为技嘉的3TB+ Unlock软件有中文界面,而且配有说明,UI做的更好一些。
买之前先看主控 固态硬盘选购正当时
最后来说说固态硬盘,选固态硬盘就像选手机先选系统一样,主控方案是第一考虑要素。目前主流常见的有Intel、SandForce、Marvell、JMicron、Samsung等,其他主控方案数量已开始减少,而最火爆的就是前三种。
英特尔方案的固态硬盘如320系列,优点则是稳定性与安全性与可靠性良好,全面引入断电保护功能,改进的加密和ECC校验功能,而且是25nm制程颗粒的先行者。但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只采用了SATA 3.0Gbps接口,4KB随机存取性能目前相比SandForce和Marvell已没有太大优势,而且价格相对不便宜。
SandForce方案凭借独特的DuraWrite技术在性能和寿命方案表现都很出色,几乎充分利用了SATA 6.0Gbps接口的理论带宽,支持闪存规格种类多,但这也是其缺点。目前SandForce方案的固态硬盘遍布顶级、高端和中端市场,品种多样,性能残次不齐。而固件的稳定性相对英特尔的方案也稍有劣势,当然只是相对而已。另外,SandForce只在企业级型号支持断电保护功能。
Marvell 88SS9174也是表现非常抢眼的方案,是第一款支持SATA6.0Gbps接口的主控芯片,目前通过更进一步的优化和搭载更高规格的闪存芯片,综合表现不亚于SandForce方案的产品,连续读写速度快,因此相比SandForce更适合文件拷贝等,比如英特尔的510系列就面向视频编辑等类似的用户使用。缺点就是在寿命方面可能不如SandForce的方案。
至于JMicron系列方案,目前依然定位于入门级和低端固态硬盘市场。对AHCI支持不佳,早期型号甚至不支持TRIM。总之,这类产品比较适合资金紧张的用户,但依然可以获得相比机械硬盘明显的性能提升。不过性能不佳并不代表稳定性也差,这是不成正比的。
固态硬盘的价格走势会比较平稳,一般不会暴涨暴跌,只要新一代主控方案普及开来,没有绝对的最佳时机之说,我们只要挑选合适的产品即可。
固态硬盘内部的做工用料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大家通过多多对比来挑选。
仔细斟酌 高中低端各档固态硬盘推荐
下面笔者推荐几款固态硬盘作为选购参考,目前来看价格已经比较合适。刚刚我们谈到的闪存的差异,目前定位较高的固态硬盘大都采用了30nm级Toggle NAND闪存,主要来自东芝,代表产品有OCZ Vertex 3 MAX IOPS、金士顿HyperX SSD、海盗船Force GT等等。而主流型号则大都采用25nm的同步NAND闪存,比如OCZ Vertex3系列,而定位稍低的则采用的是异步NAND颗粒,持续读写速度较弱,代表产品有OCZ Solid 3、博帝Pyro系列。因此我们也可以为其划分档次。
高端产品推荐:
OCZ Vertex3 MAX IOPS 120GB |
金士顿HyperX SSD 120GB |
浦科特PX-128M2P |
英特尔320 SSD 160GB |
前两款固态硬盘性能较为接近,均采用SandForce SF-2281主控和30nm级闪存,最高4KB随机写入性能可达75K IOPS。而英特尔320 SSD 160GB虽然性能稍弱,但是可在相同价位上获得更大的容量。至于浦科特PX-128M2P则是采用Marvell 88SS9174主控的产品,因为采用了东芝Toggle NAND闪存,实际性能非常强悍,不亚于OCZ Vertex3 MAX IOPS版本。
中端产品推荐:
镁光Crucial M4 64GB |
海盗船F60 |
英特尔320 SSD 80GB |
金士顿SSDNow V+100 96GB |
镁光Crucial M4是当前市场上最为火爆的产品之一,其中64GB型号售价不到880元,并且性能不俗,它采用Marvell 88SS9174芯片搭载25nm制程闪存颗粒。海盗船F60则采用SandForce SF-1222主控,SATA3Gbps接口。英特尔320系列80GB同样作为当前炙手可热的型号,自然也是值得选择的产品之一。如果确实注重容量,可以选择96GB的采用JMicron方案的金士顿SSDNow V100系列,价格和320 80GB相当。
低端产品推荐:
英特尔320 SSD 40GB |
海盗船F40 |
低端产品则以小容量的SandForce或者Intel方案为主,比如40GB的海盗船F40或者英特尔320系列,他们具备这些主控的一切特征,但是40GB的小容量显得太过紧凑,只适合纯安装一个系统盘使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