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成本节流法则

互联网 | 编辑: 徐晓赟 2006-12-01 17:36:00转载

坐在自己的小格子间,这一路的洗礼算是告一段落了。只是接下来,除了工作,还有其它更多的事儿烦心:周围同事职业靓装天天换行头,自己却还只是那么几件,得买;老板不许office里飘饭香,只好出门午餐,就又要多笔支出;至于时不时的公司活动要凑份子、成叠红色炸弹突如其来……老天,上班的成本居然这么高,小白领的工资怎够抵扣?

  上班成本之工作中

  月光族只为职业装买单


  我在家外企做前台接待,我们老总是那种很讲究绅士风度的英国人,衣服穿的都是一线品牌,其实他一人讲究就得了,偏偏要求我们都要跟进。尤其对我真是特别关照,第一天上班,就把我叫进办公
室耳提面命,说我的职位代表着整个公司的门面,是重中之重,所以衣着一定要高档优雅,牛仔裤休闲装是绝不能穿来上班的。

  听起来我好像是CEO的身份,可惜只拿前台区区两千块的工资,虽说经老板特批,我另有500元的服装费,可那才哪儿跟哪儿啊!这点钱最多买一件品牌上装,剩下的还不得我自掏腰包。而且就算把全部工资都贴进去,那也配不齐每天换一套的行头,真头疼死我了。好在老板还不至于询问我每件衣服的牌子,我只好逛逛小店,搜搜淘宝,双休日再去七铺路淘点货回家,反正我算是长了本事了,跟那些杂志的时尚美容编辑似的,把一件件零零落落的衣服裤子裙子,这么一套套搭,再配点首饰,嗯,看起来还算过得去吧。只是可怜我就此当上了月光族,如果是给自己买吃买喝买喜欢穿的衣服,花光了工资倒也算了,居然全部贴给公司,变成了上班成本,我算是知道前任为什么会离职,这样下去谁受得了啊?

  众口难调午餐怎么吃都头疼

  12点,午休时间到,说起这午餐真是很让人头疼的事情。我们公司在市中心,商务办公楼里根本没有食堂,老板虽然给了每顿6元的饭贴,可周围那些餐厅推出的午间商务套餐最低也要20元一份,乖乖,一个月下来光午餐费就要倒贴进好几百,像我这样的职场新人,职位低薪水少的,当然很心疼。一开始,我就每天从家里带便当,放进公司冰箱里,中午用微波炉一转就能吃,经济实惠,而且每个月还能多领一百五的饭贴。后来,同事们纷纷效仿,冰箱里塞得满满腾腾,一到中午,茶水间排队,微波炉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当有一天老板自己买的饮料都塞不进冰箱,要签的电费单子突然多了好几百之后,他一声令下,“自己带饭的不发饭贴。”于是,便当一夜之间消失,可吃饭还是个问题。

  我只好伙同一群小白领,午休时间在公司周围走街串巷,终于在步行15分钟的一个居民小区里有五元一份也还算好吃的盒饭卖,只是小店人手有限,外卖都要排到一点之后。我们这群人就跟店主商量好了,每天中午轮流派两人出来拿打包好的饭菜回公司吃,月底结账。那天轮到我跟Kino,取了饭菜往回走了一大半儿,Kino突然发现筷子忘拿,她把手里的东西交给我,小跑步回去了,我就只好慢慢地挪回公司去。一进大楼,就遇上保安,见我大包小包满手都拎着盒饭,劈头就问:“你送外卖到几楼?单子有吗?快拿出来看看!”晕,午饭为了省点钱,还被人当作送外卖的,有穿着职业套装,脚踩高跟鞋的外卖小妹吗?

  红色炸弹快快远离我

  一早来上班,我就痛苦地发现桌上又多了两份红色炸弹,拆开一看,一份是顶头上司,我们销售部经理Kelly的,还有一份是大客户Jenny的。哎,这年头为什么都喜欢挤在一个月份里结婚呢?我抽屉里还放着三四张请柬,要么是公司同事要么就是平时常有业务联络的客户,统统都诚邀我出席他们的结婚庆典,是啊,喝喜酒可有白喝的吗?一份请帖就要一个红包拿来,按照现在的行情,每份至少包个五百。另外出席婚宴,我还得买套新衣服,去理个发,设计个造型,都要花钱。

  那天看见老友的msn名字改成了“红色炸弹,集团军爆炸”,立即感同身受,两人互相诉苦。老友跟我是同行,最近手里也捏着一堆客户的请帖,这东西就好像法院的强制执行令,请都已经请你了,不管你人到不到都得交钱,不然肯定就得罪人了。就比如Kelly、Jenny,一个负责写我的年终考评总结,这涉及年终奖和我来年升迁与否;一个牵涉我每月的销售量,决定我的提成奖金,他俩的婚礼,哪怕打雷下铁,我都要顶着锅盖去报到的,而且这红包里的礼金还得走时下的高端路线,小气不得。哭笑不得地算算我这一笔笔,因为工作多出来的花销,估计这月的工资都要报销在这几顿喜筵上了。拜托各位,以后就当我是真空,不存在的,好不好?红色炸弹,离我远点!



  上班成本节流法则

  请不断从薪水中拨出部分款项存起来,5%、10%、25%都可,反正一定要存。

  搞清楚你的钱每天、每周、每月流向哪里,也就是要详细列出预算与支出。

  如果可以尽量自带饭菜上班,每年可省下2000元左右。

  上下班,尽量找大致住在同一地区的同事或者邻居拼车,每天算准时间好像上下班班车一样,既减少了高峰时段挤车的痛苦,也避免哪天挤不上车迟到而罚款。其实,拼车算下来的车资也很划算。

  多读些有关修理、投资致富的“实用手册”,以供不时之需拿来应用。最好从图书馆借,或从因特网下载,省钱。

  买东西时别忘想想“花这钱值不值得”,便宜货不见得划得来,贵也不一定能保证质量。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