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仅有11个省级政府实现政务公开目录上网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2-13 01:00:00转载

2006年8月,国务院电子政务领导小组提出了“十一五”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其中规定:到2010年,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

目前,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状况如何?网上服务实现到了什么程度?实现过程遇到哪些困难?未来的趋势如何?为深入研究这些问题,确保实现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推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促进创新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发展,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委托,联合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发起了“2006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趋势研究”。该研究历时9个月,自2006年3月开始,到2006年12月结束。制定了面向网上服务的政府门户网站评估指标体系;对全国289个地级市政府,36个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直辖市政府,27个省、自治区政府的门户网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估。该研究将于2006年12月初结束,并最终形成《2006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发展状况》一书。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06年全国政府网站评估研究表明,2006年仅有11个省级政府实现政务公开目录在其政府门户网站中公开,占有所有省级政府的比例为35.5%。分别的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安徽省、广东省、海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向纵深方向发展,政务公开目录上网成为建设透明、廉洁、高效政府的重要手段。从国家电子政务建设可以看出,2006年是政务公开目录建设的重要一年,国家对政务公开目录的制定有了具体的规划。因此,在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组织的“2006年第五次全国政府门户网站”评估中,也首次将“政务公开目录纳入政府网站评估体系。根据对31个省级政府(含4个直辖市)门户网站的评估,发现仅有35.5%的网站提供了政务公开目录。

2006年省级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目录上网比例
 
对于这11个实现政务公开目录上网的省市作专门分析,计世资讯(CCW Research)研究人员发现,目前省级政府在政务公开目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按部门和下辖区县,内容包括公文法规、行政许可事项、职能类、服务类、决策类、工作动态类等信息,如北京市;二类虽然也是按照省直部门和下辖市区,但是内容划分方法不同,主要包括领导介绍、机构设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审批事项和实事项目等信息,如广东省;三是仅提供行政许可事项公开目录,如陕西省。

更进一步分析,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发现,政务公开目录上网还存在两个主要问题。首先,政务公开的完整性不够。在提供了的网站中,目录内容不全面的问题比较普遍,约占36.4%。各网站虽然说明了要公开的事项和业务种类,但是它是否就做到了100%的政务公开是很难监督的,除非它提供全部事项和业务信息。其次,同时政务公开目录名不副实的现象也需要引起重视。有不少网站名义上写着政务公开目录,打开网页之后却根本不是。

政务公开目录的编制和上网是政务公开的高级形式,它对实现民众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这将政府门户网站下一步的重要工作。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建议,政务公开目录的编制最好同时采用按部门和下辖区县分类、以及按内容分类两种方法同时呈现;同时在网上要有专门针对政务公开目录的查询。这样能大大提高政务公开目录的点击率和利用率。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