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招商局集团总部大楼俯瞰下去,整个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尽收眼底,蓝天碧海,轮船不停地经过香港岛与九龙半岛之间的港湾,一片繁忙的景象。
招商局几乎见证了香港百年的沧桑和繁荣,跨越了三个世纪的招商局,成为中国企业中少见的134岁的公司。
可以说,无论是在成立初期所触及的广泛的工商领域,还是通过改革开放的窗口蛇口工业区所开始的一系列的改革运动,招商局集团创造了中国很多第一,已经形成了总资产近540亿元,管理资产总额将近1299亿元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
但是,招商局董事长秦晓认为现在并不是招商局的最佳时期,他表示:“招商局集团已经创造了两次辉煌,我们希望能有第三次辉煌。” 对于目前已经管理着千亿资产的招商局来说,未来将如何管控越来越大的资产?
加减法
2003年,招商局刚过完100年生日,秦晓就开始着手招商局集团的重组。
在2年前,2001年,秦晓刚从中信来到招商局的时候,招商局和其他红筹公司一样,经历了上世纪的亚洲金融风暴的巨大的冲击,公司财务正在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招商局集团上一年总债务高达235.6亿港元,净利润却只有0.44亿港元,不良资产近50亿港元,经常性现金流量尚不足以支付债务利息。
秦晓分析,招商局的问题是所有的中国的国有企业都遇到的问题,从最高层面说,就是战略不明晰——你这个企业要发展什么。要知道,从1992年,招商局就逐步向特大型综合国有企业方向发展,产业拓展到了金融、港口、航运、公路、高科技、地产、旅游、工业等数十个产业领域。所以,在97风暴来袭之际,集团受到了各级分子公司沉重的拖累。
招商局把危机当成了一次洗礼的过程,2001年,招商局召开了漳州工作会议。秦晓带领团队从战略的角度,把公司的历史的问题、面临的困难一一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招商局集团一度多元化,必须开始收缩战线,采取调整策略,主要是集中优势资源做强自己的优势行业。最终,确定集团发展战略及重组方案,进行产业整合,形成了三大核心产业,确立了港口和物流、金融、地产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号称“三驾马车”。
秦晓从学生时代就对围棋情有独钟,后来他也承认:“围棋讲究整形、腾挪、弃子,这些可以看作招商局集团重组的指导思想。”
这样的加减法已做了将近五年。招商局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当时“漳州会议”定的五年的目标:重新整合一个招商局,基本消化了历史形成的不良资产。2004年经常性利润提高到50.66亿港元,净利润达到40.09亿港元,净资产利润率由2000年的0.3%,提高到21.96%。从04年开始,在过完百岁生日之后,招商集团提出了第二个阶段的战略,“再造一个招商局”,也就是说利润、净资产、总资产都会翻番。
父为子纲
面对300多个分子公司,秦晓认为招商局需要一个强大的总部,在权力配置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人称之为“削藩”。子公司们必须接受“父为子纲”,是集团总部战略的执行者,仅仅是成本中心,而非利润中心,更不是投资中心。
他曾经这样向外界解释:“总部财务集权可以集权到什么程度呢?在法律上把子公司看成一个法人,在管理上把它看成一个管理者。它的最高的决策机构是它的董事会,但是它是虚的,董事长主要是给总部签字。子公司不能自负盈亏,我可能会让你亏,你也不能自主经营,在战略的指导下,你不能自我发展,资本项下的投入是我来控制的,你就是一个单位,你就是加工中心。”
过去,招商局的发展节奏比较慢,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并不大,但是当改革企业的节奏这么快,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么快的时候,在企业的财务数据上的反应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有财务数据作为参考,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从2002年开始,招商局提出要做信息化。
但是如何做信息化呢?他们首先否定了上ERP。港口、公路、邮轮运输、银行……因为招商局的业务复杂,属于不同的行业,所以着重在从生产经营、销售等业务流程管理的ERP在各行业分公司中可以运用,但是在总公司却都不适用。“我们不求最贵最好,但求有用。”招商局的财务总经理傅刚峰说:“我们决定就从最重要也最容易统一的财务开始做信息化。”
副总经理刘威武介绍,招商局集团集中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统一会计核算系统。由于多业务板块和管理链条非常多和复杂,必须实现不同层次合并的报表。而合并报表的速度、准确性、效率是企业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另外一个瓶颈。
通过金蝶K/3财务软件,招商局已经实现了集团海内外企业管理链条达七级、近300家企业的合并报表编制,目前,已经实现了最终完成70张报表,而合并计算的时间从缩短到15 天,信息化之前用的时间大约是45天到60天。但是,傅刚峰对此并不满意:“我认为是3到5天,未来还要减少层级,争取把层级扁平化。”
集中管理
秦晓曾经在财务的集中管理上提到一个标杆:西门子。西门子设了一些独立账户,每天都会把子公司所有账上的钱清成零,如果你账上有100块钱,就给调回来,你账上有负债,我给你补,它像一个内部银行一样,全公司效率非常高。
西门子的方法招商局现在还做不到,但是现在已经招商局集团已经把现金流量和资金全部控制起来了,而且通过平台网络,对下面分子公司的账目看得很清楚。
为什么要集中管理?傅刚峰说,企业管理一个基本点就是效益大于成本。而要通过财务管理出效益,就必须要做集团财务的一体化。自从资金集中之后,招商局的资金成本就低于市场的同类成本,目前是5%,比很多同类的香港企业还要低。集中的大规模资金使他们和银行议价的能力也提高了,现在可以和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看齐,而这就是企业要出效益的地方。
另一方面是增加了抗风险能力。招商集团下属300多个公司,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必须要注意企业的债务,不同的板块、不同的业务有什么波动。而且,招商局目前有1000多个帐户,也要实行帐户的集中管理。实行集中管理之后,所有的财务指标都会迅速反应到总部,比如负债率、利润率、毛利、以及企业的毛利率的变化。“每波动一个点对我来说是几个亿的利润。”傅刚峰说,“必须看,最近有没有波动,是哪个公司在波动?”把问题迅速反映给集团的管理层。
利用业余时间读了剑桥经济学博士的秦晓,对于财务数据也是非常重视。每个一级公司的月报他都要看,而且他关注的财务数字在每个时期都不一样。起初一段时期,他会特别看现金流量,之后,他关注几大产业里的收购和出售资产情况,包括对港口的收购、对平安保险的出售,现在,他最关心的指标,是经营利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