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欧盟委员会和美国司法部2月13日先后批准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交易。舆论普遍认为,这一交易的震撼性不在于其金额超过谷歌上市8年来其他185笔并购案的总和,而是“拥有不同文化”的谷歌和摩托罗拉移动携手同行,将重绘正在快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版图。
手机专利的那些事—苹果谷歌之争
而在最引人注目的苹果和Google方面,我们先来看一看满目疮痍的Google阵营的情况。2011年7月-9月,Android和Android阵营,接连收到微软、苹果和Oracle甲骨文公司的起诉。微软先后起诉三星、HTC的Android手机侵权,微软要求HTC每部手机缴纳5美元的授权费,而对于三星则要求每部Android设备支付15美元的授权费,而三星希望能够降至10美元。在2011年9月,Google刚刚完成对摩托罗拉的收购后,微软又起诉摩托罗拉多大20余项的侵权。仅仅计算以上几家的授权费和销量,微软在2011年Android手机中收得的授权费就达数十亿美元。而包括中国手机品牌中兴、华为等也同样被微软要求支付授权费用。
苹果公司对Android阵营的专利起诉更为绝情,根据《乔布斯传》记载,苹果公司在起诉中并不想收取授权费用了事,而是要求侵权产品停止销售。2011年,苹果在美国起诉HTC Sense在触摸屏、UI等多项技术上侵权,禁止HTC在美国销售;苹果在德国、荷兰等欧盟国家起诉三星Galaxy Tab 10.1侵权,要求禁止在当地销售,而就在2012年初,苹果又再次起诉三星Galaxy S系列手机在硬件中多达数十项侵权,要求禁止在当地销售。在一系列的官司中,Android阵营负多胜少。
而且Oracle公司在收购Sun公司后,起诉Android系统JAVA层的专利侵权,并要求61亿美元的赔偿。这起官司几经波折,目前仍未定论,在Oracle提出的两项专利起诉中,有一项已被驳回,而另一项仍未有定论。而最新消息称Google也有意收购IBM 专利来摆脱Oracle的官司。
在一系列的专利诉讼中,在一般用户看来这简直不能理解。在HTC Sense中,长按一个图标,弹出的窗口菜单,这就是一项微软的重要专利、手机的同步功能,同样来自微软专利;在欧盟国家,苹果起诉三星Galaxy Tab、Galaxy S手机外观专利的案例看上去就更有些不可思议;而iPhone上许多有特色的触控操作,例如屏幕回弹效果、两指放大缩小页面、图片效果,都是专利起诉重点项目。
但专利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虽然有人认为欧盟的专利法存在漏洞,但法律提供还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尊重知识产权才能鼓励更多的创新,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才会被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其实从苹果和微软的打压方式可以得出,苹果和微软的发展方式截然不同。微软,拥有强大的技术优势,但是自身的Windows Phone系统由于之前的种种原因发展较慢,在正式和诺基亚联手之后,正式进入发展成熟期,但是发展需要时间,所以微软最需要的就是拖慢对手的发展脚步,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时间。
而苹果不同,苹果近几年已经是移动业界的霸主,面对安卓的崛起就是要彻底打压到底!利用自身的强大技术优势以及专利数量优势打压Android。而苹果本身的利润率就很高,虽然Android的市场份额不差,但是在利润方面远远不如苹果。所以苹果的宗旨就是:花钱砸也要把Android砸死!
而在Google自身方面,也有后院起火的危险,Google很有可能因为自己收购摩托罗拉这一举动付出一部分客户的代价。由于摩托罗拉成为了Google的亲儿子,Android阵营中的其他厂商也有个自己的打算。毕竟厂商彼此之间还是处于竞争的关系,看到摩托罗拉以后心中的危机感倍增。
由于韩国政府的介入,三星开始大力扶持自己研发的Bada系统,虽然三星表态说以后依然会继续把重心放在Android系统之上,但是很明显三星意识到了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
或许在2012年,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厂商像三星一样,可能会和其他的系统合作,比如索尼,HTC等等准备在2012发力的厂商。或许还有全新系统出现的可能。
就目前的专利大战的发展方向来看,各大厂商对应专利诉讼的最好方法就是拥有一个强大的专利组合,据美国投资银行去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时Google还没有收购摩托罗拉),截至当时,谷歌仅拥有317项与移动设备相关的专利和专利申请,远落后于微软的2594项,以及苹果的477项。苹果的专利数量虽然相对较少,但其核心专利优势明显,这使得苹果在与专利相关的法律诉讼中胜诉的次数比其他任何公司都多。相比之下,谷歌无论在专利数量还是专利质量方面都劣势尽显,这已然成为制约其安卓操作系统发展的重要瓶颈。
在欢迎提供建议,如有任何与手机相关问题,可以向我们发帖提问:
我们有问必答!
更多精彩的最新手机资讯,请点击进入手机中心!
PChome手机中心官方微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