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瓶颈困扰我国开源软件产业发展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6-12-21 01: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开源社区建设不足

推广应用开源软件,可以打破微软的软件垄断,对于保障国家信息安全、发展民族软件产业、降低信息化费用等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与全球开源软件的蓬勃发展相比,我国开源软件产业的发展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开源社区建设是发展开源软件的根本,但目前国内的开源社区规模较小,影响也不大,缺少大型开源项目,非常缺少资金的投入和开发人员的参与,这与国外开源社区有很大的差别。

据了解,国内开源社区建设没有跟上开源发展的要求,其原因如下:首先是中国开源社区发展时间较短,还处于初期阶段。软件开发人员也相对较少,缺少推广和传播开源思想的组织和人,开源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这需要一个普及推广过程。其次,中国非常缺少基金会组织,在国外很多开源社区都会有一个基金会作为项目开展的支持,这可以对一个开源项目的长期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此外,目前我国并不具备建设社区的大环境。国外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研发人员不用过于考虑生存问题,可以有空闲时间建设开源社区,但国内程序员要为生存加班,大都无暇顾及社区建设。

商业模式需要探索

目前,能够盈利的开源软件企业并不多,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将决定开源软件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

前不久,微软已与Novell合作支持开源软件,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嵌入式技术专家凌宁认为,开源技术是优秀的,但目前开源软件企业普遍缺乏一个有效的商业运营模式。 南京新华科技系统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自强认为,国内开源企业大都通过提供配套服务来盈利,可以利用部分开源软件给企业做整体性方案,提供服务咨询。

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史兴国也认为,目前,国内开源软件行业可以提供服务赚钱,也可以寻找开源以外的空白地带进行研发赚钱。

实际上,对于开源软件来说,没有一个销售开源软件的企业可宣称拥有开源软件的所有权。因此,“软件免费、服务收费”的商业模式可能更适合开源软件。但是,目前很少企业能够盈利,这说明了其商业模式仍存在不足。

广东省嵌入式软件公共技术中心主任兰勇表示,开源软件商业化的问题,不是钱的问题,是整个商业模式的问题。良好的商业模式首先要解决客户使用开源软件的动力源的问题。商业模式问题解决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