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 忆正FTM 120GB固态硬盘评测

PChome | 编辑: 孙伟 2012-04-10 05:28: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测试方案和测试平台介绍

体验DuraWrite技术效能

DuraWrite技术是可以将数据进行实施压缩或者类似重复删除的一种机制,如果是可压缩的数据那么可大大提升数据的传输速度,后面我们将看到其实际的应用效能。事实上,透过这项技术,即便是小容量的SandForce固态硬盘也可以标称到读写500MB/s左右的性能指标,但其实水分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可压缩的数据和不可压缩的数据分别来看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

测试项目:笔者使用了以下软件:CrystalDiskMark、ATTO Disk Benchmark以及AS SSD Benchmark难压缩数据读写测试。前两款软件可以直接选择测试模型,随机数据模型即是不可压缩的,而全0数据则是可被无线压缩的。而AS SSD Benchmark我们可以透过其压缩率测试看看SandForce固态硬盘的一个性能变化趋势。

IOMeter随机读写性能测试

随机读写性能是衡量固态硬盘表现最重要的指标,在官方宣传时一般以IOPS的数值来体现,即每秒进行的IO操作次数,可认为是吞吐量指标。

对于队列深度(QD)来说,它反映固态硬盘在多线程并发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在开启AHCI模式下启动NCQ功能,就可以获得高队列深度下的性能提升了,目前主流的固态硬盘都能够很好地提供对AHCI的支持,但是不要过度迷信高QD下的性能,日常我们系统应用几乎也就用到QD 0~5的水平。

测试项目:该测试同样渗透在各个软件中,其中IOMeter的测试数据最为准确可靠,而大家更多只关注较少线程模式(QD1或者QD3)下的性能表现即可。对于SandForce固态硬盘我们同样会使用两种数据模型测试,Pseudo Random即为不可压缩的,而Repeating Bytes即为可压缩的。

系统基准性能模拟测试

PCMark是Futuremark最新推出的一款整机性能测试软件,它采用脚本测试的方式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在PCMark 7中的存储部分针对SSD的应用做了一些多任务测试。但是不会需要很高的队列深度,对固态硬盘不会造成太大的负载,主要基于随机读写操作,能够更加准确地表现我们系统实际应用时的效能。

测试项目:运行PCMark Vantage和PCMark 7的硬盘测试项目并记录总分。

测试平台介绍

本次笔者的测试平台基于英特尔Sandy Bridge平台,配备2 x 4GB DDR3 1600MHz CL9内存,测试软件环境基于Windows 7 x64系统,并使用最新版本的测试软件。测试过程关闭一切降频节能选项,同时开启AHCI模式。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