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信业“重头戏”5亿美元开场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6-12-25 09:38:00转载

六家运营商出资5亿美元建设的“海底高速路”,不但使中美之间又多了一条重要的通信通道,更让国内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从中获益。

六家运营商出资5亿美元建设的“海底高速路”,不但使中美之间又多了一条重要的通信通道,更让国内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从中获益。

12月18日,距离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启动仅4天时间,中美电信业之间的一场“重头戏”便拉开了帷幕。

当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中国台湾“中华电信”、韩国电信以及美国Verizon Business六家公司在北京签署协议,共同建设连接中国和美国的首个兆兆级海底光缆系统——跨太平洋直达光缆系统(Trans-PacificExpress,下称“TPE”)。

分析人士表示,TPE建成后,中美之间的网络交流速度将大大加快,可以提高未来国内增值业务的含金量,对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直达美国

据了解,这条名为“跨太平洋高速路”的光缆全长18000公里,是首条中美间10G波长直连的光缆系统,总投资约5亿美元。光缆美国接入点在俄勒冈州那多那海滩,中国大陆接入点在青岛和上海崇明岛,中间还有伸向韩国巨济市和中国台湾的分支线路。

与以往的海底光缆相比,TPE最大的特点在于技术先进。据介绍,TPE采用了不通过日本转接的大跨度直连设计,能提供给所在国家和地区间真正意义上跨太平洋的直达路由,也将是单位成本最低的横跨太平洋海缆系统。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冷荣泉表示,“TPE的初始装机容量为1.28T,是现在中美之间整个海缆容量的10倍左右,设计容量可达到5.12T,是现有容量的30倍-40倍。”他同时透露,TPE完工后,将显著提高跨太平洋传输带宽,满足从亚洲地区到美国互联网、数据和语音等通信业务增长的需要,减少亚洲内部以及从美国到亚洲热点地区的网络时延。

Verizon Business则预计,TPE的建设将在2008年第三季度结束,运营第一年就可收回投资。该公司运营和技术执行副总裁FredBriggs表示:“TPE将支持美国同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亚太地区之间的高速通信,同时还更加巩固了中国成为亚洲全方位通信中心的地位。”

提高增值业务含金量

谈到TPE对国内电信产业的影响,银河证券的一位电信分析师表示,“这可以提高未来整个增值业务的含金量,”他解释说,“原先中美之间的网络接口较少,中国互联网用户访问北美的网站速度往往很慢。在计时收费的模式下,用户等待时间的延长,就意味着上网成本的增加,从而降低了用户使用相关业务的积极性。”

TPE建成后,上述情况将得到很大改观。上述人士表示,“TPE将使中美两国之间的网络访问速度大大加快。在网络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新的增值业务有望快速涌现,用户对于这些新业务的兴趣也会提升,国内互联网企业可以借此拓展新的利润来源。”

与此同时,参与修建TPE的国内运营商也将从中受益。天同证券电信分析师张滨认为,“TPE建成后,相关运营商可以按流量向互联网企业收费,增加新的收入来源。此外,中美之间移动网络信息的交换速度也将提升,成本则随之下降,对于中国联通这样既有固网又有移动网的运营商而言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

颠覆海缆运营模式

如果将目光投射到国际范围,TPE对于全球海底光缆市场也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事实上,海底光缆的建设热潮并非第一次出现。早在1998年5月,美国环球电讯就独自建成了第一个越洋光缆网——大西洋穿越一号(AtlanticCrossing1)。

随后,全球海底光缆容量疯狂成长。据电讯咨询公司Tele Geography统计,从1997年到2001年,跨大西洋网络的承载能力增长超过20倍,而跨太平洋网络的承载能力增长了40倍。

就在电信运营商们疯狂地把光缆沉向海底的时候,市场需求却开始走软,海底带宽批发价格飞速下滑。2002年1月28日,环球电讯因负债125亿美元而破产。这宣告了海缆市场“单打独斗”的运营模式正式破产。

有专家表示,这种模式之所以失败,主要是技术超前于现实。“当时的终端较少,不论是手机还是电脑,普及率都不及现在,制约了业务的开展。这又导致海缆的数据流量过小,运营商难以获利,但海缆的折旧期却只有3-5年,因此亏损在所难免。”

“目前,TPE采用由六家公司共同修建的模式,分摊了网络的建设成本和运营风险,增大了成功的可能,”张滨说,“另一方面,TPE也表明中美之间海缆市场的需求,已经与前几年不可同日而语。在总需求膨胀的背景下,TPE对于培育海缆市场将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 王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