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接口 PCIE 3.0比PCIE 2.0快多少?

PChome | 编辑: 夏阳 2012-04-21 05:00:00原创 一键看全文

带宽翻倍 为高速设备扫除瓶颈

我们知道在下周二即将发布的Ivy Bridge平台除了完成TICK-TOCK任务之外,还会在第一代3D晶体管和HD4000以及22nm全新制程的技术上试水,以积累和改进更多的地方作为自己的技术储备,毕竟CPU方面AMD已经跟Intel不是一个档次上了。当然作为打算推的新品,新特性还是会加入不少——大家都知道的PCI-E 3.0和USB 3.0以及Thunderbolt。

一般来说新接口的标准从推出到普及是要经过好几年的时间,USB3.0就是一个例子。原因很简单,它们的推行是要符合推行者的利益以及厂商的利润,包括对应接口的设备的普及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不过PCI-E 2.0的带宽在双路6970CFX成绩远高与同频的HD6990已经暴露出瓶颈了,为了迎接次世代双芯显卡,PCI-E 3.0的到来自然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PCI-E 3.0的改进之处在于电源管理方面,以及读写延迟,包括传输带宽等处,至于其他方面则和2.0没什么区别。在电源管理方面诸如L0S等这也都是深度休眠所具备的条件,非至强不能启用和控制,也就是说L0S跟桌面级用户无关。而在延迟方面也只是有小小的提升。唯独带宽翻倍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并且也是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是最实际的。

我们之前做过很多关于PCI-E 3.0相对于PCI-E 2.0的带宽提升,当然那些都是靠第三方芯片实现而并非原生,因此在很多测试结果上都不能做为一个标准去衡量它。Sandy Bridge包括Sandy Bridge-E在原生PCI-E Lane上都是基于2.0的,那么也就是说PCI-E的收发频率为5GHz,借助第三方芯片实现的PCI-E 3.0要想实现8GHz的收发频率从而达到带宽翻倍的目的,是将芯片组提供的其他的PCI-E Lane“挪”到了这个PCI-E Lane上,还是自动将CPU端PCI-E控制器与显卡端的频率“超频”至8GHz了呢?或者是另有原因?因此在原生PCI-E 3.0问世之前这些都是存在争论的地方。

上图是一张PCI-E简单的参数介绍,图中标注的绿色部分也就是说明了PCI-E 3.0的带宽是2.0的2倍,即8组Lane(×8)就等于上代的16组Lane(×16),在引脚方面并没有任何的变化,其实就是收发主频的功效,不过笔者也不明白是8GHz而不是10GHz,这一点还需日后求证。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