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应用范围
虚拟化应用集中在三个层面
IT168记者:从你这几年的经验来看,国内哪些行业虚拟化技术应用比较超前些?另外,中小企业有没有采用虚拟化技术的必要?
李永辉:目前来看,国内企业采用虚拟化技术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大型企业,比如电信、银行、政府等开始使用虚拟化技术,这主要是由于业务上的需求——数据大集中。采用虚拟化技术的好处是方便数据中心的集中管理,同时数据、应用集中后不浪费原有的投资。
虚拟化应用的第二个方面是数据容灾中心,虚拟化技术可以减少服务器的数量,减少管理,并动态调节不同应用间对资源的使用。
虚拟化应用的第三个方面是一些模拟的开发环境、测试环境、质量控制和压力测试等,因为需要模拟应用场景,并且有可能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所以虚拟化是较好的解决办法。
对于中小企业,虚拟化技术同样适用。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人少,成本控制严格,预期不了自身的快速成长。而中小企业一旦需要在不停机的状况下加大业务量的话,虚拟化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虚拟化不会降低服务器销量
IT168记者:国外有分析机构称,虚拟化技术会导致服务器采购量的下降,对此IBM是怎么看的?IBM还会一如既往地推虚拟化吗?
李永辉:这样的分析我没见到过。不过,从资源的利用角度来看,是会对低端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产生影响。
现在,大家逐步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运行一个数据中心,远比建设一个数据中心花费的资金要多。这也是IBM加大服务力度的动力所在。
其实,回顾IBM的历史,IBM一直在推虚拟化技术。早在1970年,IBM在大型主机方面已经开始应用虚拟技术。2001年,IBM将虚拟技术引入到小型机产品上。
以后,IBM每年都在不断改进虚拟化技术。2002年,增加了动态逻辑分区功能,用户不必停机就可以动态调整分区中的资源。2003年,IBM增加了按需应变的功能(Capacity Upgrade On Demand)。2004年,IBM实现了微分区功能,在当年推出的Power5服务器中做到了0.1个CPU一个分区。2005年,IBM又推出了虚拟化管理平台,简化了对分区划分功能的操作。
虽然IBM一直在推虚拟化技术,并让这项技术变得越来越简单,但你也可以看到,IBM服务器的销量是在逐年上升的。
目标是“虚拟一切计算资源”
IT168记者:现在有这么一种说法,就是Intel和AMD的竞争,推动了虚拟化的发展。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IBM的虚拟化技术和它们相比有什么优势?
李永辉:不可否认,Intel和AMD的确在推动虚拟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它们只是最近才开始进入虚拟化领域的,IBM要比它们早了好多年。
特别是,IBM目前所推广的虚拟引擎(VE)已经是一套完整的虚拟化方案,它包括从操作系统层的虚拟化技术到服务器、存储等系统内硬件层的虚拟化技术,直到再上层的系统服务套件。这些技术是相互呼应,共同作用的。
IBM还提出了“虚拟一切计算资源”的战略,这也是企业未来实施系统整合与简化的重要手段。IBM最新的虚拟引擎v2.0是实现系统虚拟化的规划工具,它分为三个层面:1、虚拟化的资源:基于IBM先进的服务器、系统技术和存储系统之上,提供虚拟的I/O、网络,处理器的微分区技术,以及虚拟磁带服务器作为计算和存储资源;2、虚拟化的管理:对工作负载和性能的管理,以及资源的管理、建模和绘图,在虚拟引擎v2.0中,虚拟化的管理包括资源依赖服务(RDS),集成虚拟管理(IVM),IBM企业负载管理器(IBM Enterprise Workload Manager)和IBM Director 5.10;3、虚拟化的访问:虚拟化访问的服务套件包括VE Console,以及存储系统服务套件IBM TotalStorage 全面生产力中心。
IBM虚拟引擎可以实现用户基础架构的高达80%的虚拟化,跨越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
以上这些,都是IBM在虚拟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Power6带来全方位提升
IT168记者:IBM很多虚拟化技术都是围绕Power处理器展开的,即将推出的Power 6又会在虚拟化方面有哪些新的特性?
李永辉:Power 6是IBM全力在研制的新一代Power处理器。和上一代相比,Power 6增强了很多功能。比如处理器主频达到了3GHz以上,带宽也有很大的提高。在分区技术方面,Power 6不会做进一步的细分,而是着重于可用度的提高。
从目前0.1CPU的精度来看,绝大多数用户都够用了。Power 6会在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进一步提升,从而更加符合用户的管理特性,能以更简单的方式让用户使用。
现在,Power 6已经基本就绪,它会给用户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虚拟化能力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编者:IBM在虚拟化技术方面是先行者。其最大的优势是能提供处理器、服务器、存储、软件等全方位的虚拟化能力,可以说是打通了企业应用的整个环节。特别是,IBM提出了“虚拟化一切计算资源”的目标,这和其一直倡导的“随需应变”的企业蓝图相吻合。我们也期待IBM能给企业应用带来更多更新的技术和应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