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数据 关注现代管理
商业智能的基础是数据,而不是系统。ERP只是采集数据的一种方式,与其相似的系统有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HRMS(人力资源系统),EOS(网上订单系统)等。
例如有一家企业,由于所要分析的数据不是来自企业内部,而是来自于市场,所以这家企业是将各类市场数据输入到Excel报表里,再定期通过邮件发回到总部,通过数据抽取工具导入数据仓库中,并实现最终的数据分析。这个项目很成功,也很有效果。企业的老总可以在3张报表中看到客观的市场表现。这个例子说明,只要拥有数据的积累和决策者的关注,就能发挥商业智能的特长。
商业智能是一种工具,它只给那些关注、关心、强调数据的人去看的。
如果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十分看重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数据,那么商业智能就可以为这些部门提供各自的帮助。反正,如果每个部门都安于现状,缺少企业主人翁意识,那么到头来商业智能只能服务于企业的高层。更有甚者,企业的决策者对数据也不关心,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商业智能不同于一般的报表制作工作,它所描述是一套系统的、完整的客观现实。对于即将踏入商业智能领域的企业,务必要清楚商业智能的用途,过分强调数据的展现格式会导致商业智能项目的范围不清、目的不明,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厂商的培训与宣传可以让企业真正的了解商业智能的用途,知道它能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
商业智能三阶段
商业智能是一个过程,它体现了企业决策者对数据的认识过程。一个新上任的领导,第一步是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种数据:员工多少人,经营额多少,有没有外债,产品的定价,库存还有多少等等,这些都是数据,但数据都存在于不同的部门之中。所以第二步就是实现各部门各环节的数据共享。有了这些基础数据,经加工,就可以得到企业是否在赚钱,赚哪几个产品的钱,利润率是多少,最大的成本是哪几部分组成。于是,企业的自身竞争力就体现出来了,然后就是对市场的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这就是第三阶段。所以,商业智能的平民化可以通过越来越多的人去接触它、体验它来达到。
商业智能不是万能的
员工和领导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同样,商业智能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使企业中的每个员工都成为数据分析大师。我们所提倡的“以数据来讲话”的意识,这是由企业文化所决定的。
举个例子,如果你问我今天天气怎么样,我会回答:“挺热的,有点风”。如果是一位犹太人回答此问题,他会说:“今天气温达到了32度,阵风3级。”这说明我们对数据的意识很模糊。
商业智能不能让每位员工都能作决策,举个例子,企业总部对每位市场人员都有一套考核的方法,但并不是十全十美,而一位员工通过不同类型的报表向总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非常好的,应该得到相应的奖金。最终,这位员工的提议取得了总经理的认可,并且修改了绩效考核的方法。
可以说,商业智能是一面镜子,会使用它的人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发展的方向,不会使用它的人则望而却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