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软件的2006:有多少软件可以自由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08 15: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过肩长发、连鬓胡子、质疑传统道德和制度……这是《旧金山纪事》记者赫柏.凯恩所描绘的始于60年代的美国嬉皮士的典型形象。他们的生活离现实的主流社会似乎是那么的遥远,

集市中飞出的凤凰

Linus将他的作业成果命名为Linux。而这个Linux无论是从它的产生渊源,到它的开发模式,都完美地体现了自由软件精神:linus先是将荷兰教授Andrew S. Tanenbaum 开发的用于教学的MINIX开源操作系统进行了一番修改,发布到了网上,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纷纷下载、测试、修改,最终被反馈给Linus。著名的开源理论家EricRaymond用激动而形象的笔调描绘了这一场景,他写道:“Linus Torvalds的开发风格(尽早尽多的发布,委托所

有可以委托的事,对所有的改动和融合开放)令人惊奇的降临了。这里没有安静的、虔诚的大教堂的建造工作--相反,Linux团体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有各种不同议程和方法的乱哄哄的集市(Linux归档站点接受任何人的建议和作品,并聪明的加以管理),一个一致而稳定的系统就象奇迹一般从这个集市中产生了。”就这样一只脱胎于一次学生作业的“小企鹅”,在群策群力下,开始了凤凰般的飞翔。

Linux的诞生具重要的战略意义,由于它的可移植性、安全性、易控性和低成本,被迅速运用到了包括PC在内的各种平台中;它的成功模式也激励和带动了诸如Apache、MySql、Jboss、OpenOffice等著名开源旗舰产品相继脱颖而出;大量商业公司也纷纷加入,围绕linux设计产品编译应用程序开拓商业模式;而在政府界,巴西、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纷纷通过议案要求政府采购优先考虑开源软件。随着“开源”和“自由”的呼声愈发高涨,2003年,对代码一直“守贞如玉”的微软被迫做出重大让步,以“共享源码”的方式,向十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公开Windows源码。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