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很小,大的时候很大,黯淡的时候无人问津,风光的时候一呼百应,这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中间件产业。在历经10余年的超常规发展之后,全球中间件产业逐步走向稳健,IBM、ORACLE、BEA、INOA、东方通、金蝶等软件枭雄渐次入局,从不同角度发力,稳稳托住大盘,也使得2004
平台化
2006年也是中间件正式宣告进入“平台化”的一年,所有的软件巨头自发地把单独的中间件产品调整为“中间件平台”,包括:ORACLE的FUSION平台,SAP的NetWeaver平台;IBM的IBM Global Service平台等等。平台的基础条件是产品线要丰富,要齐全,不能单靠所谓的“应用服务器”打天下。
中间件平台与传统中间件存有较大的区别,中间件平台≠传统中间件。比如说,IBM的中间件平台就比简单的WebSphere产品要宽广得多。IBM 软件集团WebSphere软件全球副总裁Sandy Carter这样描述自己的中间件平台:“IBM已经拥有了实现整合的关键——基于开放标准的中间件平台,五大软件品牌全面支持SOA,在“整合战略”中承担不同角色:Lotus是人员整合,DB2是信息整合,WebSphere是流程整合,Tivoli是系统管理者,而Rational是建立整合的IT平台。”由此可见,在IBM产品体系中,中间件已经打了“通关”,实现了“软件就是中间件”。
中间件新秀甲骨文的“融合(FUSION)中间件平台”也不是传统的中间件。与传统中间件相比,融合中间件是一种平台型解决方案,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提供“插座式”功能:可以从甲骨文的中间件中移除某一部件,换成其他厂家的产品。其他厂家的产品经认证后在Fusion应用上运行。因此,如果客户想使用其他厂家的门户、数据管理、目录,只需它们与相关标准相一致即可。
中国中间件领导品牌东方通(TongTech)走的也是平台化的思路。东方通(TongTech)拥有完善的中间件产品体系,包括消息中间件、交易中间件、应用服务器、安全中间件等等。在这个基础之上,大平台下又衍生出许多小平台,如海量文件传输平台,资源共享交换平台。
“东方通的中间件平台最大的特点就是偏向于本土客户定制,由于采用平台这种松耦合的思想,我们可以很顺利地为行业客户植入他们的专业业务模块。同时,东方通丰富的产品品类和领先的BOA架构保证这种平台是性价比最好、最适合中国企业的平台。”东方通科技的副总经理徐志东说道。
据徐志东介绍,平台化也是中间件用户市场的“兴奋点”,其新产品MBP(移动银行平台)及GTP(文件传输平台)在用户中呼声很高,在农业部、公安部的许多电子政务以及国有四大银行的业务系统中都获得了广泛认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