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打开了电子商务这扇门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12 1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坚持用户第一原则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淘宝,制订企业战略时,都先研究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然后找出独一无二的解决办法。

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公司总部都在杭州,装修风格截然不同,黑色和大量金属材质象征着阿里巴巴企业级电子商务服务的严谨,而淘宝则要轻松明快许多,那里甚至陈列着马云在公司活动中被打扮成大侠的照片。然而有些工作习惯是相同的,比如说两家的员工互相拜访,都会随手关掉陌生同事桌子上忘记关闭的电脑显示器。

因为针对的是个人客户,淘宝无论特色还是风格都显得更加鲜活多变。不过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依然被全面移植过来,“练内功”、“客户第一”的原则帮助淘宝获得大部分市场份额。

和B2B不同,2003年7月当马云宣布淘宝正式运营时,国内C2C市场已被易趣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淘宝更被易趣的收购者惠特曼预言“会在18个月内夭折”。

然而18个月后,淘宝已经与易趣“攻守易位”。现在看来,淘宝的免费策略功不可没。淘宝之所以选择免费,正是参考阿里巴巴制订战略的过程,马云解释说这个过程就是:“先研究你的用户,发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然后找到你能提供的独一无二的解决办法。”

在研究过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市场之后,淘宝认为,中国网民年龄普遍比较低,网龄也相对较短,如果采取eBay收取交易费和登录费的模式,就会让很多希望尝试网络交易的人打消这种想法,因为他面临的是一次有成本的尝试。网上交易开店和现实中的商店一样,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开店成本最小。所以对C2C网站来说,要扩大声势,扩大收入,首先就该开门迎客,而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将更多的潜在消费者拒之门外。

免费策略让淘宝在竞争中胜出,但马云认为,免费只能争夺市场,并不能开拓新的市场,只有真正解决了电子商务的瓶颈,才能吸引更多人尝试个人电子商务。

通过广泛的调查,淘宝发现很多用户知道网上购物的优点,但是仍然担心网络支付的安全性。不解决安全支付的问题,就不会有真正的电子商务可言。而安全支付的问题一旦解决,电子商务将让淘宝网商踏踏实实地赚到钱。

为保障交易安全,淘宝向阿里巴巴借鉴了“诚信通”的信用评价机制,如果卖家有欺诈行为,信用就会很低,但真正解决支付问题的还是“支付宝”的推出,这是我国第一个确保网络交易安全的产品,如果用户使用“支付宝”遭遇欺诈,淘宝承诺全额赔付。“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到现在为止,淘宝网1万笔交易中只有1起左右会出现问题,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欧美国家的水平。”淘宝网总裁孙彤宇表示。

“支付宝”很快成为我国个人电子商务活动的主要支付工具,截至2006年10月,每天通过“支付宝”进行的交易额已超过4000万元。

淘宝还在不断创新,目的依然只有一个,加强用户的客户体验,解决他们在交易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让更丰富的产品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交易。

马云将目光投向了物流。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结合,创造出了电子商务新的盈利模式。赛迪顾问分析师迟聪冰表示,现在网上可以解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等商品流通的大部分问题,但却无法解决物流问题。能否有效解决物流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空间。

2006年11月,国家邮政局下属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与阿里巴巴旗下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浙江支付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推出了经济型的EMS————“e邮宝”,从事电子商务个人的运费与EMS收费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例如,EMS国内起重资费为20元,而e邮宝的省际起重资费为15元,省内以及江浙沪互寄和京津互寄起重资费更是低至10元,“e邮宝”的推出将为从事电子商务的个人卖家节约更多成本,同时也意味着目前全国20多万个物流网点接入到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中,网民可以享受高效、经济的物流配送服务。

据统计,目前仅来自淘宝网每天提交的物流单就有约3万单,但是由于物流配送方面存在有些地区无法投递等问题,实际下单的大概只有1.5万单,与中国邮政达成合作后,预计一年后,淘宝网每天的物流单将会达到10万单。也就是说,其业务量至少可以增加六倍之多。

2006年淘宝的另一个创新则是进入了B2C领域(企业对个人网上交易)。早在几年前马云就预言,“各种电子商务形态在未来都将融合,结合在一个大平台上运行。连通B2B和C2C平台之后,一种全新的B2C模式将会产生。”淘宝的B2C选择了类似建立网络“店中店”的模式,运营由商家自己负责。这一模式得到了很多商家的认可,目前淘宝城已经有海尔、联想等300多家企业加入。同时,B2C模式的加入,也把阿里巴巴的B2B和淘宝的C2C很好地联系起来。阿里巴巴上现有的1800万家中小企业会找到一个很好的分销渠道,而淘宝网上的买家也能够找到更丰富廉价的产品。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