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2006年喜忧参半 2007年挑战不小

互联网 | 编辑: 杨剑锋 2007-01-13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特点一:后盾力量越来越强

2006年中国的CIO们过得怎样?有什么成就?有什么疑惑?2007年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发展状况?近日,IT168记者调查采访了,来自政府、制造、流通等不同行业、地区的20多家机构。总体而言, IT人员的角色定位正在从业务支持者向核心业务人员转变,IT逐渐成为企业运营的基础平台;多数企业已经从IT部门推动进入到业务需求推动信息化的新阶段,但信息化建设仍缺乏系统性规划和研究; 多数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信息化规划和企业战略脱节严重,信息化尚未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

信息化还没形成一个战略。具体而言,又呈现出九大特点。

九大特点

记者通过对CIO自身工作、与本单位内部相关部门的关系,及与外部相关厂商的合作这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调查,发现2006年有以下九大特点:

特点一:后盾力量越来越强

“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来了就不难!”2006年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有何变化?16个人给出了同样的答案-----领导更重视了,并且这种重视也有了真正的表现,可谓CIO们的后方力量越来越强。

在政府领域,吉林省政府公众信息网服务中心主任徐彩晶在接受采访时谈到,“2006年领导更加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特别重视发挥政府网站在网上宣传方面的作用发挥;亲自督导、审核重要政务信息的网上发布工作”。

作为另一类企业的代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何雨生道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答案。他说:“2006年我们的院长对信息化的重视度比以往都高,具体表现有三方面:一是其参与度加强了,亲自担任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二是在投资方面,也加大了力度,决定以IT作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三是在管理方面,切实把信息化当成一个战略来考率,在思维方式上有了较大改变”。

而一直以务实为宗旨的企业老板们,2006年对信息化的重视度也在发生着本质变化,这种质的变化,就是随着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而在不断地加强重视。“双汇的领导对信息化的重视一年比一年高,最初他们觉得信息化可以让企业节约成本,然后就是可以让业务快速发展。而现在他们都觉得离不开信息化了。因此,对信息化是越来越重视”。双汇集团CIO刘小兵的回答道出了诸多企业信息主管们的答案。

特点二:“钉子户”越来越少

信息化的推广和实施有时就像旧城改造,由于利益、习惯等问题,总能碰到钉子户,特别是在一些非民营企业,这种现象更是严重。针对这个问题,信息主管们有时可以通过十八班武艺勉强越关。但这种越关并不能让信息主管们心里愉快,“有些事情本来可以一步到位达到最佳状态,但往往环境所迫不得不绕许多弯最终再绕过来,付出惨痛的代价。”一位从事多年信息化工作的CIO曾向记者说过。为此,记者对这个问题非常的留意。

2006年这种情况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上海自然美三联化妆品有限公司IT主管陆海涛、RosettaNet中国联盟技术总监兼北京中交国科物流技术发展有限公司CTO杨晓飞、大中电器信息管理部总经理丁磊、欧莱雅中国电子商务项目主管杨融、明基逐鹿IT主管David Liu 道出了同样的答案,“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渐入佳境,各个部门从一开始的冷淡甚至抵触,到现在已经真正能体会到信息化给他们工作带来的益处”。

那么对于那些不能马上看到信息化带来好处的相关部门,是否也能很好配合呢?

北京京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夏志胜、蓝艺地毯厂信息中心主任许万波,海王生物CIO 钱玉森等的回答,让记者不再为此问题而担忧。“由于领导的重视,CIO职位的提升,相关制度的保证,相关部门领导的介入等各方因素的驱动,有时他们不得不配合,因此,阻力会减弱,钉子户会越来越少”。

特点三:IT投资随意性大

“2006年IT投资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新项目的上线,同时也在于系统运行中所需要的设备需要购置。”天津市生物化学药厂信息化主管厂长郭芳给记者带来的信息,对IT厂商来说,是好消息。但大中电器信息管理部总经理丁磊道出的却是令IT厂商们失望的坏消息,“2006年投资少了许多,原因就是业务没有拓展。”

从采访结果来看,相对于2005年来说,2006年在IT投资方面,有的单位增加了,有时单位减少了。不过相对来说,还是增加的比例稍微大一些。但不管是增加了或是减少了,记者发现都有着同样的原因。“在信息化投资方面,我们公司坚持以业务为中心的原则,随着与业务息息相关的多个项目来开展。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为准。除此以外,还要取决于公司的商业运作情况”。这是多数被访者在回答IT投资变化时给记者的答案。

其实,IT投资有增有减也是正常现象。但记者更深入的调查发现,在这看似正常的背后,也有IT投资的不合理性。“目前对于我国大多数企业来说,还不知道如何来规划IT投资,其随意性还是比较大的。”刘小兵告诉记者。

正如刘小兵所言,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国内很多的企业,往往是由于要上一个业务系统、建一个厂房,换一个办公楼就重新上一套服务器、一个数据库、一套应用软件,IT投资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大。更为令人担心的是,一个ERP系统到底该投资多少,IT部门到底需要多少IT人员,这些很基本的问题,很多CIO都无法给出一个令CEO、CFO满意的、量化的、科学的答复。

IT投资的随意性其实还有一个表现,即IT投资比例的不合理性。在记者采访的企业中,IT投资有很多都集中在硬件采购,而软件投资、尤其IT服务的投资非常少。

特点四:人多才少

“待遇低,要求高。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业务,流动性非常大,常常会觉得人手不够用。”这是信息主管们常常抱怨的一个问题。不过,在今年的采访中,记者发现,信息主管们的抱怨发生了变化。

“由于现在扩招了,别说本科生了,研究生我们随时都可以招到。数量上没有问题,但质量上还是有问题的。薪资相对不高以及相对复杂的企业业务流程,使得寻找合适的人才显得有些困难,特别是IT的最高层”。何雨生笑答。

“IT人员总体上说流动性不大,因为欧莱雅的待遇比较好,培训也很多。但好的IT人才还是比较少,在这方面我们也在加大引进的力度”;“IT人员流动性一般,不超过10%,基本维持以前的水平,今年增添了一些技术人员能基本满足现有研发能力的需要,但仍需要继续充实技术力量。因为现有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高,不容易招聘到称职的IT人才,尤其是资深工程师和IT管理者,虽然初级的程序员由于社会供应量较大可供公司挑选,不过,比例不会超50%,更希望能有丰富行业经验、技术水平高,并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IT人才加入团队。”.……

从采访的结果来看,一般的IT人员已很好找,但“行业经验高、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三高人才,非常缺乏。“人多才少”是2006年信息主管们在招聘人才时最大的体会。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