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全线飘红 管理软件迎来最好年代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16 09: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中国成外资利润高地

2006年,中外企业管理软件商进入快速发展的一年,对一个完全开放而且巨大的市场,跨国公司在华实现扭亏,以高达80%的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利润高地。

以用友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转战中低端,拓展渠道等手段,实现了利润增长止跌。

在这一年里,行业内出现了微软收购用友、甲骨文收购金蝶等传言,王文京称,要警惕外资并购。

SAP则真金白银地投资入股东软,成为东软的股东之一,微软已经对包括浪潮国际、中软国际、大连华信等企业级软件企业进行了总投资额超过6200万美元战略投资。这也是一个存在着太多“灰色成本”的不透明市场。

市场很难排座次,一些快要死掉的公司,依靠一笔单子就活了过来,有时看上去风华正茂,却会由于一两笔项目回收款问题而生存维艰。

而做项目式企业还是产品化企业是大多数管理软件厂商长期难以取舍的战略选择。

继续洗牌在所难免,在采访中大多数软件厂商认为,未来中型软件企业将生存维艰。

几年前,当硬件跨国巨头在中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时,包括微软在内的软件跨国巨头在中国长年亏损。

在2006年里,全球企业级的IT需求放缓之时,中国市场不再仅仅是跨国公司具有长远“战略”规划的新兴市场,而实实在在地成为了跨国公司的“利润高地”。

当全球管理软件业务增长都停留在20%时,甲骨文与SAP等巨头在中国这块新兴市场里以高达80%的速度在增长。

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来自总部的资源,2006年,甲骨文在中关村投资买地,建立永久性中国区总部。

“跨国公司在华买地建永久性总部的投资形式并不多见,这体现了对中国政府和客户的承诺。”甲骨文大中华区区域董事总经理李翰章表示,已经进入中国市场17年的甲骨文中国全球市场增长最快的区域,据了解,来自中国市场的新许可证销售收入,已在甲骨文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区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六。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