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石家庄市电子政务建设纪实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1-29 00:01:00转载

1998年石家庄电子政务就已起步,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其后,少数几个政府部门也有了自己的网页。可石家庄的“门面”从1998年开始直到2004年就没怎么变过,石家庄市政府其他部门的网站建设也没有进展,各部门网站基本是静态页面,应该说是形成了信息孤岛局面。当石家庄市政府机构调整完毕,决定从头来过的时候,却赶上了非典,工程再次拖延。面对时间的压力,石家庄市电子政务决定选择一条“捷径”。

在市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的紧密配合中,石家庄政府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填补了五年的电子政务不足,这是石家庄市电子政务的一大特色,但所有做电子政务工作的人都知道,电子政务建设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高速度的建设必定要用高速度建设的方法。

一、石家庄电子政务建设八大目标

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积极开展网上办事

推进政府也市民的网上互动

进一步抓好网站群建设

全面推进机关网络化办公

开发建设市民邮箱系统

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完善工作

搞好电子政务方面的业务培训

二、建设特色

由于过去石家庄政府门户网站功能比较薄弱,而多数部门没有网站,并且缺乏技术人员,为了避免由于分散建设而出现的重复投资、建设周期长、互不连通、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我们为石家庄政府选择了“网站集群”建设模式。

“网站集群”模式就是要统一开发一个供各个部门共享共用的网站管理系统、网上办事系统、互动交流系统。在建设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同时,启动了部门网站建设的工作。这种工作方式,形成了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中心,以各部门网站和应用为基础的支撑全市统一的网站集群。经过了四个月的努力,建立了基于信息发布、百姓互动、网上办事几个功能的50多个网站。

网站集群建设模式的优势

统一资源、统一共享、统一技术标准。

实现政府系统各网站互联互通和集群化管理。

可以协调部门建设网站步伐,用较短时间建设各部门网站。

节省大量资金,按照每个网站唯一功能计算,整个项目可节约资金近千万。

节省建设时间,三个月时间建成60网站,如独立建设各网所需时间最少一年。

减轻信息化培训工作,由于网站的功能完全统一,网站集群模式则可以针对选拔出来的各部门人员进行集中式培训,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

兼顾了各部门开展电子政务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各部门可以腾出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网站的应用管理、为民服务中去。

三、采用的关键技术

建立网站群部署体系

石家庄市政府网站群,以市政府门户网站“中国石家庄”为主站,以各部门网站为子站在建设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同时,还依托门户网站管理应用系统分期分批建设部门网站。目前已有60个部门、11个地市子网站,以实现信息数据互通共享,充分发挥网站群的服务功能。子站会采用主网站建设所选用的软硬件平台和各项技术标准,利用门户网站提供的生成系统,采用模版定义的方式,直接生成子网站。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呈送。

构建网上审批和服务系统,提高政府公众服务能力

石家庄政府门户网站设计成政府面向公众(个人和企业)提供各项在线服务的集成平台和政府相关信息的发布平台。个人和企业可以在公众门户网站上访问各类公开信息,并可以经过安全认证后,在线办理和查询政府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

目前网上办事功能已提供33种办事指南,23种办事表格下载,5项在线办理项目,并能对办事状态进行查询,在线咨询以及在线投诉。通过统一的窗口服务,完成了由“集中办公”向“联网办公”、“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分散监管”向“系统监管”的重大转变。这些应用均已初见成效,对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和方便公众等政府自身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门户网站的互动交流功能,处处体现爱民亲民

集成留言版、公告栏、BBS论坛、投票调查、文字视频直播、内容定制等功能,形成功能强大、管理审核完善、应用广泛的互动交流管理系统,由各部门共同维护管理,实现网上建议提案、网上听政、网上调查、网上订阅、网上咨询、领导信箱、政务论坛、建言献策,还开设英文版和中文繁体版等多种交互式应用。为政府向市民提供信息服务和接受市民监督、建议建立有效便捷的渠道,拉近政府与市民的距离,为政府树立亲民、开放形象服务。

四、案例优势

从石家庄政府信息化的实践中,看到一种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法的萌芽,这就是正在浮现中的以网站集群为主线的电子政务建设策略。有效快速的改变了石家庄政府的“面子”问题,当然市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是关键,相对统一的管理机制是保障,各部门的配合是电子政务得以顺利进行的客观因素,专家的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工作进展快速的核心。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是条件,而有一支团结和技术过硬的队伍则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最重要的因素!

这种坚持“效益第一,务求实效”的建设理念也曾被外界评论为“以项目为中心”,因为它看起来是一个个实际的项目。用一系列的应用项目来串起石家庄的电子政务发展,这正是石家庄市电子政务的具体做法。对此,信息中心范宪林主任有他的解释:石家庄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基础差,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的不利条件。但这种客观上的不利条件也有其有利的一面--有助于发挥电子政务的“后发优势”。“我们可以从发达地区开展电子政务所经历的实践中,总结他们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尽量地少走弯路。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实践证明最具有实效的项目,选择最成熟的技术。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价值,这一点对于石家庄这样一个财政并不宽余的城市来说尤为重要。”

“石家庄市电子政务大规模启动至今已整整两年,这两年可以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基础的框架,也搭起了一个成熟的平台”。信息中心范宪林主任表示:“目前市政府和办公厅领导对电子政务建设越来越重视,不断提出工作要求和建设任务。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大力开发应用。2006年,石家庄市准备投入100万资金,上马20多项易用实用的基础性应用项目。同时,一些能带动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关健项目------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要尽快启动。相信再过两年,全市的电子政务水平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