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招聘侵袭猎头 后资本时代细耕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02-04 17:35: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刘阳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中国区的招聘经理。由于公司对于人才素质要求较高,通常,他都会通过猎头公司找到公司需要的人才。

“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准备开始尝试网站的猎头服务。”刘阳对《财经时报》表示,猎头公司对手中掌握的资源总是藏着腋着,让招聘方感觉很被动,希望网上猎头服务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刘所说的网站猎头服务指的是中华英才网推出的“英才网猎”服务。该服务是通过网络平台的优势来实现“猎头”的部分服务功能。主要就是将以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高昂成本的搜寻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和网络来完成。据介绍,高级人才库已经拥有5万名高端人才的数据。

中华英才网总裁张建国甚至明确向猎头公司叫板:“如果猎头公司不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服务和附加值,而仅仅作为一个中高级人才信息交互的渠道,那么他们将面临‘英才网猎’的巨大压力。”

“在经过2006年一年的资本洗礼之后,人才招聘网站亟需找到盈利点。原本井水不犯河水的招聘网站和猎头行业出现交叉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人才网站向周边扩张的风潮不可避免。”资深分析师程鸿对《财经时报》说。

后资本时代
事实上,近几年人才招聘网站更吸引人们目光的是外资的频繁介入,这股风潮在2006年达到了高潮。

除了Monster以5000万美元入股中华英才网外,2006年9月,爱尔兰著名招聘公司Keyland与“我的工作网”合作,将每年在北京市场投资800万欧元;而就在3个月前,Keyland与上海招聘网合作,投资额为1000万欧元。同样是在2006年,日本Recruit以约11亿美元向51job股东收购15%的股份,并获得在未来三年内再收购25%股份的权利。

“去年资本对招聘网站的格外关注与外资控股政策的出台有一定的关系。”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时报》透露,2006年8月1日,一则针对上海浦东地区的新规定出台:从8月1日起,凡在浦东成立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外资控股比例最高可达70%,这突破了此前外资在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中的股权比例不得高于49%的政策上限。

“新政出台毫无疑问对于招聘行业是利好消息,但是这显然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资本会同时大规模试水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发展空间也许才是这些‘老外’们看中中国市场的真正目的。”程鸿认为。

根据艾瑞市场咨询的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网上招聘企业主规模达到110万,比2004年增长了37.5%,未来5年中国网上招聘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2006年中国网上招聘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亿,比2005年将增长43.8%,到2010年将达到46亿的规模。

(未完,请翻页)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