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新一轮发展的五个关键问题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2-05 00:00:00转载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自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历经8年的建设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政府网站体系。继往开来,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任重道远,在进入新一轮建设阶段的启始之年,抛出本人的拙见,提出需要应对的五个关键问题,供政府网站的建设者参考。

我国政府网站建设自1999年启动政府上网工程以来,历经8年的建设过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已经形成了全国政府网站体系。继往开来,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发展任重道远,在进入新一轮建设阶段的启始之年,抛出本人的拙见,提出需要应对的五个关键问题,供政府网站的建设者参考。

一、领导重视

据专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分析,新一轮的政府网站建设进入了内容导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建设特征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由此,信息共享将成为今后政府网站建设和发展的攻坚重点。信息共享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难点问题,难在哪里呢?从实践的角度看问题,本人认为影响信息共享的主要因素不是技术因素、也不是经济因素,而是人文因素,既主要来自观念、体制和制度的影响。就国家大环境来说,人文环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需要做长期的努力。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领导重视,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人文环境的消极影响,就能够加快信息共享的进程。例如,从全国政府网站的绩效评估结果来看,绩效好的政府网站其信息量较大,信息共享程度也比较高,反之,绩效差的网站其信息量少,信息共享程度比较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呢?技术因素的原因肯定是不成立的,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已经比较成熟并被广泛推广;经济因素的原因也不能自圆其说,因为许多经济基础较差地区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的排名并不都处在落后位置,而有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网站却名落孙山;本人的观点,起主导作用的是人文因素的影响,探究横向比较产生差异的人文原因,就不得不拷问其领导者的责任,因为领导者在观念更新、体制改革、完善制度等人文要素的转变中起着决定因素的作用,人文环境状况与领导者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有直接关系。因此,攻克信息共享的难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文环境的建设和完善,而领导重视则是关键。

二、政务响应

据2006年全国绩效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各级政府网站拥有率稳步提高,平均绩效水平有所提升,尽管政府网站取得了不少的进步,但调查也显示:“社会公众对政府网站无论是满意度还是认知度跟我们想象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在线办事’服务水平方面,跟公众、用户的期望值差距非常大。”本人认为,公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和认知度所注重的不是政府网站的技术形式,更主要的是对政府服务效能的满意度和认知度。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单从提升功能手段的角度是不够的,因为政府网站仅是政府服务的一个载体,事实上公众对这个载体应该是认可的,不满意的真正原因是政府网站所承载的内容和服务方式。例如:政府网站设立了市长信箱,但公众发出信后没有回音,如“石沉大海”,如果采取传统的书面上访或登门上访的方式,起码能有个回音,对比之下,公众对政府网站这个载体能满意吗?因此,解决好政务响应的问题是新一轮建设阶段的关键。

三、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的程度低是目前我国政府网站面临的普遍问题,例如,不少的政府网站开办了在线调查的栏目,但参与调查的人气不足,很难实现调查的目的,但同样的调查主题由其它媒体操作,效果就好的多。这种现象说明,一种好的手段也需要运做才能被认识和利用。公众参与程度是政府网站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能被动的对待。本人认为,提升政府网站人气的途径,除了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好服务内容的工作外,在运营观念上还要破除“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要研究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一些运做模式,把政府服务的新方式和新手段“销售”出去,创建政府新型服务方式的“市场”环境,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政府网站,关注政府网站,使用政府网站。因此,吸引公众的积极参与也是新一轮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四、技术支持

政府网站是政府提供的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公共服务产品,打造好这个产品需要技术支持,

在新一轮建设阶段需要解决技术支持的有效模式问题。目前,国内政府网站的技术支持模式大体分为自主型、合作型和外包型等三种主要形式,实际上这三种模式还都处在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成熟的有效模式,都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例如,自主型模式存在成本支付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合作型模式存在业务协调和利益分配问题,外包型模式存在商业信用和安全管理问题。前几年,政府网站是以信息发布为主的初级阶段,技术支持问题显的不是很突出,但今后进入以服务为主的发展阶段,技术支持的范围和程度都在扩大和增强,政府网站对技术支持的系统性、成熟性、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将提出新的更高的需求,技术支持问题会凸现出来。因此,建立技术支持的有效模式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

五、机制保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开通,标志着我国政府网站体系已经形成,从纵向上,分为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地市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四个层面的政府网站体系,从横向上,每个层面都形成了相应的本级政府网站群的体系,纵横体系构成了政府网站体系的组织结构;经过近10年的建设实践,我国政府网站的功能定位基本清晰,政务公开、公众参与和在线办事三大功能形成了政府网站体系的功能结构;面向政府、企事业和居民的三大服务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政府网站体系的基本活动结构;“以客户为中心”,实现“一站式”的公共服务成为政府网站体系功能服务的主体目标。应当说政府网站体系的形成对加快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促进政府改革和服务方式的转变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政府网站体系的形成又是对政府能力的严峻挑战,是运用科学技术创建现代服务型政府的伟大实践。政府网站体系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系统,若实现系统整体的功能目标,体系内纵、横以及各结构之间需要形成有机的联系,要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障。因此,健全和完善政府网站体系运行的保障机制将成为新一轮发展的关键。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