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广告精准营销印证“窄众”是金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2-09 16:03: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模式探索

手机作为“媒体”的特性,造就手机广告进行“精准营销”的可能。各大巨头的动作证明,手机广告风云已开始在中国实际上演。

如果拨打朋友的电话,听到的不是可爱的彩铃声,而是一段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品广告;如果在杂志上看到一款心仪的皮包,用手机扫下附带的二维码,发送到固定的号码后,马上就可以获得皮包经销商赠送的电子打折券;如果想要购买一台DV,定制预制信息后,就可以获得本地的DV商品信息。这样的事情可能还有些奇特,然而,它们却是电信运营商和商品生产厂商们正在开始做的事情。随着手机增值服务的发展和广告商对新媒体的青睐,手机广告正逐步打开一个新的市场空间。

模式探索

艾瑞市场研究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预计2007年,手机广告市场规模将达到 7.1亿元,2008年将达到11亿元,未来五年手机广告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期。而2006年到2010年,中国 WAP广告市场规模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85%。

在这个市场中,除了主要的 WAP网站链接广告,还有其他几个种类。蓝澍霖咨询公司增值业务分析师杨帆介绍说,目前,手机广告投放主要种类有三种。其一,以短信的形式,也就是直接向用户发送广告短信。这种方式对终端的要求比较低;其二,借助无线互联网,加载广告链接,通过相关的增值业务吸引用户进入手机互联网,进而促使用户点击相关广告链接;其三,通过移动搜索,很多移动搜索都是向用户提供相应的商品资讯,因此这种广告的直投方式对于商家更加有效。

然而现有的商用模式已经受到一些质疑。杨帆说,短信这一最简单的移动广告形式已经出现并流行多年,这一形式已经招致手机用户的诸多不满,许多手机用户将其视为“垃圾短信”,在阅读完第一句话后即刻删除,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广告客户钟情于这一广告发布媒介。

用户愿不愿意接受成为了手机广告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大众媒体的广告发展来看,很少有人会主动地看广告,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主动关注媒体的“内容”,在获得自己主动想要获得的“内容”的同时,附带在广告上耗费注意力和时间,从而实现大众媒体的“二次售卖”。因此,如何在移动网络这样的“高成本”网络上使用户愿意付出时间和注意力,成为重要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匡文波研究员认为,日本的手机广告发展十分迅速,有不少可资借鉴之处。如日本电通公司将广告与游戏相结合,使用户在游戏中接受广告信息;将电视广告数字化,实现手机广告的视频传播等。

发展元年

事实上,2006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手机广告发展元年。2006年 3月 8日,以楼宇广告和卖场广告闻名的分众传媒有限公司宣布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北京凯威点告技术有限公司,并宣布将以此为契机进入手机广告领域。3月21日,中国移动数据业务运营支撑中心与飞拓无线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共同宣布合作,双方共同向企业、广告公司、广告商提供无线广告,其中包括采用发送短信、彩信、互动声讯服务、游戏下载、移动梦网网页栏目广告等多种方式。7月12日,中国联通宣布推出手机广告业务,主要通过 WAP、短信、语音和置入等方式介入业务。消息称,联通授权全资子公司来全权进行手机广告业务的实际运营。

各大巨头的动作证明,手机广告风云已开始在中国实际上演。然而,利用手机承载和发布广告信息,一些国际运营商却已经取得实际效果。2005年 12月, NTT  Do Co M o 公司的互联网手机服务  I - m o d e 广告代理商 D2C通信公司公布了  I - mode 广告效果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I- mode画面上的旗帜 (B anner ) 广告的点击率为 3.6%,这一数字远高于仅有 0.5%的PC上网者对旗帜广告的点击率。另外, I - mode 邮件广告的点击率为24.3%。而邮件广告的点击率高达24%,有人认为是由于邮件广告到来时伴随有声音和振动,因此效果自然不同。日本每年  I - mode 手机广告收入已经超过 100亿日元。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