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就是在上个月的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名叫《一个交代,一次别离——谈奥林巴斯新旗舰E-M1的发布》的博客
从一篇略带感伤的博客开始
大约就是在上个月的这个时候,我写了一篇名叫《一个交代,一次别离——谈奥林巴斯新旗舰E-M1的发布》的博客,语气略带感伤的谈了我对当时刚刚在海外发布的奥林巴斯OM-D系列最新旗舰E-M1的看法。当然了,这种感伤并非是因为我觉得新机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这款产品的出现实际正式宣告了奥林巴斯过往一条重要的产品线即4/3数码单反线的终结。在当时的博客中,我谈到奥林巴斯曾经同时准备开发两款高级别的新品,一款是今天的主角E-M1,另外一款则是“传说中”的E-7。
虽然距离上一款4/3规格数码单反旗舰E-5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整个数码影像行业也经历了从APS-C画幅到全画幅开始普及的过程,但依然有很多当年的4/3用户一面摩挲着手里那些至今看来依然性能极其强悍的Zuiko Digital镜头,一面期待着奥林巴斯能够再出一款光学取景的新旗舰。不过,在经过奥林巴斯内部的种种衡量和取舍之后,代表着奥林巴斯也可能是整个数码影像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无反光板设计的微型单电M架构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属于M4/3架构的奥林巴斯OM-D E-M1不仅仅是微型单电的最新款旗舰,实际也担负着传承和在另一个位面上继续4/3荣光的重任。
可能是考虑到进口手续以及合理调配国庆档期的缘故,奥林巴斯中国公司并没有在上月发布后立即将E-M1新品引入到国内,而是选择押后一个月也就是今天才正式向媒体和公众发布这款新旗舰。为了避免信息传递上的延误或者其他可能状况,奥林巴斯中国实际在稍早一点的时候就已经带着E-M1的工程样机对部分媒体以及用户代表进行了产品的内部宣讲,而我当时的那篇博客中有部分信息也实际是源自那次与奥林巴斯的接触。在今年国庆长假以前,为了一次海外拍摄任务,我特地向奥林巴斯中国公司申请了一套E-M1与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组合,不过考虑到保密协定与产品依然为工程样机的原因,因此我并没有过早的将产品评测发布出来。
奥林巴斯E-M1包装盒
本文以下机身图片都可以拖入新窗口内观看1200px大图,下同
放在公司小产品拍摄静物台上的这两个黑色的盒子即为我当时收到的E-M1套装的外包装。我不太清楚这套包装是否就是国内即将上市的E-M1行货版本的包装设计,不过从外观上来看,奥林巴斯在旗舰机型包装上坚持采用典雅的黑色而非蓝白色调,感觉的确相当不错。包装盒采用压膜纸质外套+黑色亚光纸质包装盒的双层包装方式,整体给人感觉相当典雅贵重,镜头与机身使用的包装方式也是一致的。不过,在我收到的这套产品中,除了主机和镜头外,并没有其他连接线、充电器和纸质配件,因此我也不太清楚未来行货上市时包装盒内会有哪些东东——听说奥林巴斯中国正在酝酿针对43老用户的优惠方案,不知道是否也会体现在未来行货的包装上。
奥林巴斯E-M1机身侧视图
这就是奥林巴斯OM-D E-M1机身与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加装莲花遮光罩)的合体图。整个机身造型冷峻、硬朗,带有极其强烈的科技感和男性用户风格。本款产品不仅是奥林巴斯0M-D系列(带有电子取景器的类单反造型设计)中的旗舰产品,同时也是奥林巴斯与松下为首的M43阵营中目前的最高端产品。奥林巴斯官方对于这款产品还提供了竖拍手柄、外置闪光灯等专业附件,不过目前我手头还仅有单独的机身与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组合单体。
奥林巴斯E-M1机身设计与相关特性 一
奥林巴斯E-M1的机身体积实际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样大,虽然是旗舰,但基于M43规格本身追求轻便小巧的特性,本机的体积依然被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中。奥林巴斯实际也意识到,旗舰产品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把形体做大做胖,紧凑和高性能是目前用户的主流需求。因此,从某些角度看过去,似乎这款旗舰给人的感觉是盈盈一握,相当轻巧。根据我们之前曾经讨论过的结果,本机的体型大致与当年奥林巴斯4/3系列中的中型机E-620体型相仿——大于E-4xx系列而比E-5/E-3等旗舰单反要小不少。
奥林巴斯E-M1的M43规格卡口
我这里有奥林巴斯E-M1与奥林巴斯E-M5的机身对比图。当然,可能由于位置摆放的关系,两者的体积可能不太好比较。不过从官网上查询的数据来看,新机比上代产品的确是要大了一圈,130.4mm(W) x 93.5mm(H) x 63.1mm(D)对比121 mm (W) x 89.6mm (H) x 41.9mm (D),重量则从425克增长到497克。当然了,不管怎么说,纯粹机身(带有电池和卡)的重量依然没有突破1市斤,如果配上一款比较轻巧的镜头,整套组合重量控制在1公斤以内还是完全可行的。这相比APS-C或者全画幅的数码单反产品而言,实在是太轻巧了。另外,从这张图片上我们也能看出,原先我们已经觉得造型满硬朗的E-M5在新机面前突然看起来变得很秀气的样子——难道说是女汉子遇到真爷们以后就突然小鸟依人了?(笑)
奥林巴斯E-M1与E-M5
奥林巴斯E-M1相对于前作虽然有不少变化(比如按键布局差异),但一目了然,两款机器在造型上的根本区别就是新机上那个硕大的手柄。把时间稍微向前倒推一点,当奥林巴斯E-M1造型刚刚在网络上泄露的时候,有很多网友对于这个相对机身而言硕大无朋的手柄吐槽不断——这个算是什么造型设计啊!说实在的,我当时看着这个显得有些突兀的手柄觉得很是纳闷,厄,直到现在也觉得有些“哈哈哈哈今天天气真好”。特别是在对比E-M1那微微坟起的浅薄手柄之后回过头来再看E-M1,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过,我必须要提醒各位的是,奥林巴斯给上代E-M5搞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双手柄设计:一个手柄专门用来向前探出增加手感,另外一个才是我们常用的竖排电池手柄。这种从旁轴机型那边学过来的手柄样式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我实际一直给E-M5装着手柄——否则单手提机身的时候手上总感觉扣不住机身,生怕它被人一撞就从手里滑落。
奥林巴斯E-M1显然不会再有这种问题,它算是直接把那个横向的手柄融回机身里去了。因此我们会发现,奥林巴斯E-M1实际是一个相对轻薄的M4/3机身加上了一个4/3时代的手柄。
奥林巴斯E-M1加强的手柄特写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手柄位置的突然解放使得机身面积大幅度增加,奥林巴斯E-M1的机身按键布局也和前作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之剧烈简直让人难以想象。比如奥林巴斯设计师最喜欢搞的一个花样——“更改开关键位置”,又一次不出意料的在E-M1机身上玩了出来。好不容易我们习惯了电源开关从快门键这里一路下探到机背右下方,现在索性又挪到机顶左面去了。比如我已经习惯用左手来调节机身的拍摄模式,没有想到奥林巴斯又把这个拨盘重新放回了机顶右侧,而且还加上了一个锁止开关:按下拨盘就不能转动,弹起就松开。好在,最早独立出现在E-M5快门旁边的Fn2高光阴影曲线控制快捷键(更早机型是需要通过组合键才能唤出)这次倒没有移动多少位置。不过,它的功能被增强了...
奥林巴斯E-M1机顶右侧特写
下面这组图展现了除了曝光曲线调节,这个键搭配前后两个拨盘还能做些什么。这是一个叫做“色彩创造”的新模式——抱歉,这是我跟着香港官网上的名字抄过来的,如果国行版本的对于这两个彩色圈圈有其他名字敬请各位谅解。这个模式实际很简单,就是让你在屏幕上实时看到调整画面的色温以及色彩饱和度能够产生怎样的效果组合。用户不用很费力的在色温和饱和度菜单中慢慢尝试,只需要前后滚动拨盘,画面就会根据你的组合自动进行色彩方面的调整,极为直观!虽然我觉得自己可能不太会常常用到这个功能,但不得不说这种直观的操控设计充分展现了EVF电子取景器的强大扩展性——这种实时的所见即所得的画面调整,是光学取景器怎么也无法实现的。
新增的色彩创造模式
另外,还有一个小玩意可以和大家说一下。在模式拨盘上出现了一个拼图的模式,允许用户无需靠回放后期而是直接在拍摄时就完成类似下面这样的拼接图拍摄。这个东西我觉得虽然好玩但意义不大,因为通常情况下我都是拍完图传到手机里用SNS客户端自带的拼图功能来搞这种特效的——那个还无需考虑拍摄顺序什么的。该模式实际最早出现在奥林巴斯PEN系列的旗舰E-P5身上,现在从善如流的被移植到OM-D系列旗舰上。好吧,多一种选择总是好的...事实上,你后面还将看到不少从E-P5上传递过来的功能。
已经出现过的拼图模式
奥林巴斯E-M1机身设计与相关特性 二
由于模式拨盘搬回右侧机顶,所以机顶这一边有了新的按键。除了机身开关外,连拍和HDR、AF和测光方式这些说来重要又不太常用,说不重要又万万不可缺少的按键被集中到这里。毫无疑问的,但凡一个按键有两种功能组合在一起的,都靠前后拨盘分别分开控制,这只要操作熟练了以后就会觉得非常好用。我这里还拼贴了一张机顶闪光灯热靴和附送的外闪的图片。这货无论造型还是功能看起来都和E-M5差不多,我这里就不展开讲了。不过还是要小小提一句:虽然是定位旗舰,奥林巴斯还是附送了一个小闪灯,解决了日常补光的问题,这种做法还是满厚道的。
奥林巴斯E-M1机顶左侧特写
有网友对于的HDR模式比较好奇,我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东西其实做的蛮到位的,因为它有两种模式:1、类似索尼啊宾得啊等公司的按一次快门,相机自动拍摄多张然后再自动叠加出一张HDR照片给你,算是傻瓜式的;2、类似传统专业HDR做法,按一次快门相机根据你设定好的曝光阶梯和张数,连续拍摄和保存多张照片,然后你拿回去自己慢慢后期处理,这算是半自动式的,比较专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傻瓜还是半自动。下面显示的第一张图就是机身自己算出来的一张HDR照片,右面开始下面7张照片,则是属于“7张2EV”的曝光序列:第一张为0.OEV,后面则分别从-6.0EV一直搞到+6.0EV,你可以自己用PS制作更精密的HDR图像——我觉得自己对HDR没有太大需求,第一种傻瓜式的玩玩就可以了...
奥林巴斯E-M1的HDR2与7张2EV
机背布局也变了不少。比如,原来E-M5那个坑爹的小回放键终于以一个比较大的面积回归到方向拨盘下方、菜单键和info键上下换了一个位置,FN1键到肩膀上去了而EVF和LCD切换键则放到LCD左上。总之,对于一个奥林巴斯E-M1的新用户而言他并不会觉得这种布局改变有什么问题,相反的还会觉得按键无论位置还是手感都做的不错。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已经习惯了E-M5布局的人来说,还得花费一点气力去重新掌握奥林巴斯E-M1的新布局。好吧,真是折腾人啊...哦,需要说一下,本机和E-P5一样也有1、2两种模式拨盘功能选择,不过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喜欢这个设计,反正我只记得模式1和曝光有关,2则和色彩比较有关系。
奥林巴斯E-M1机背特写
在我上次那篇博客中就谈到奥林巴斯E-M1的EVF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像素从144w达到业界最高的236w,画面面积和亮度更是大幅度提升。按照奥林巴斯方面的说法,1.48倍的放大倍率(等效135规格是0.74倍)已经和很多全画幅机型的OVF取景画面一样大了。我个人倒是觉得新机EVF在亮度上的提升也同样明显,整个画面看起来更进一步向OVF的效果而去,而0.029s的时滞也使得电子取景画面基本没有任何延迟感,效果的确一流。
关于这个EVF,还有两个可能大家会忽略的细节:首先,E-M1的EVF在启动速度上要比E-M5更快一点,所以当你从LCD取景切换到EVF取景时,EVF瞬间点亮而少有“黑屏一下”的感觉;其次,这块EVF不光在可以对暗部画面进行提亮,而且在画面亮度超高造成亮度溢出的时候还能自动压低亮度以实现画面显示细节的完整性。
奥林巴斯E-M1的EVF取景器效果
不过,相比EVF的进化,我觉得奥林巴斯E-M1那块翻转LCD的改变同样令人欣喜。
我不知道为什么以前奥林巴斯会选择OLED材质做E-M5的翻转屏幕,虽然可是角度很大,但坦率的说那块屏幕的颜色不够准确。好吧,我知道你们又要说起三星手机屏幕的事情了,不过咱们现在就只说相机屏幕,E-M5那块OLED屏幕当年也是被我小小诟病的对象。色彩有时候发绿,有时候偏黄,总之看起来和最终导出到电脑的照片色彩还是有一定色差的。
奥林巴斯E-M1的翻转LCD屏幕
如今,奥林巴斯还是老老实实的用回LCD材质来做屏幕,虽然翻转角度什么的都一样,但是画面色彩效果看起来还是好不少。我前面在窗台上用宾得Q10拍摄了一下两款屏幕取景的色彩差异,即使用这样的小DC都能轻易的还原出它们在色彩上的不同。很显然,左面新机的屏幕画面看起来更好看哟~
奥林巴斯E-M1的LCD屏幕与E-M5的OLED屏幕对比
其他配件方面,好似差异不大:还是继续沿用E-M5/E-P5的那块电池(这是好现象,最讨厌那种不同机型还要不同充电器和电池),依然是单卡槽的SD卡。当然了,本机自带wifi功能,和E-P5一样采用二维码方式进行与智能终端的连接。不过我手头这台E-M1好似是因为工程机的关系,WIFI功能一直没有能够正常启用,到时候需要设法再深入研究下。
奥林巴斯E-M1电池仓和存储卡仓
对了对了,虽然没有其他更多附件,不过我在这套E-M1包装盒里找到这根有着漂亮蓝黄色镶边的新肩带。不知道它是否会是未来E-M1国行的肩带,给人的感觉相当专业和亮骚,非常喜欢。可惜我那条奥林巴斯90周年绿色限量版肩带被同事连同E-P2一起拿走再也没还给过我,也不知道那条漂亮肩带被他们折磨成什么样子了...
奥林巴斯E-M1的新标配肩带
令人激赏的新PRO镜头
在上篇博客中,我谈到奥林巴斯的新镜头划分:
在奥林巴斯日本官网http://olympus-imaging.jp/product/dslr/index.html 上可以看到M.ZD镜头突然被分成了三个种类:M.ZUIKO PRO、M.ZUIKO PREMIUM和M.ZUIKO。后两者基本就是之前我们了解的各款M.ZD镜头,几款定焦头都算是PREMIUM,而几乎所有变焦头(包括最早的17mm F2.8饼干)都是不带后缀的系列。而在PRO级别里目前公布的只有一颗M.ZD ED 12-40mm F2.8 PRO,未来可能还会有一款40-150mm F2.8 PRO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焦段覆盖体系。
M.ZD 12-40 正面图
M.ZD ED 12-40mm F2.8 PRO或许可以看做是奥林巴斯E-M1的“套装镜头”,其良好的焦段覆盖以及F2.8恒定光圈让我们不仅怀念起4/3时代的那支出色的12-60mm F2.8-4,新镜头好像在光圈方面还更胜一筹呢!作为Pro系列的首枚镜头,M.ZD ED 12-40mm F2.8 PRO并没有典雅的银色外壳和亮骚的方形金属遮光罩,整体造型更加专业和近“4/3”风格。让我稍稍觉得有些可惜的是,新镜头没有采用当年4/3高端镜头的银圈装饰,而只有一条淡淡的蓝色镜头环。
镜头前缘镜片组
本镜头采用9组14片设计,用料简直有些夸张:2片ED,1片EDA(超低色散非球面),2片非球面,2片HR(高折射率),1片DSA(双面超级非球面),1片HD镜片...好吧,另外还有7片圆形光圈设、20cm的最近对焦距离以及等效135mm的0.6x放大倍率和防泼溅!我的亲娘啊,这镜头实在太全能了吧?!
手动对焦环和景深标尺
上次当奥林巴斯中国的朋友来公司向我们展示E-M1机身和M.ZD ED 12-40mm F2.8 PRO镜头时就曾谈到,由于E-M1机身定位比较高,主要吸引人群是新旗舰用户和过往4/3用户,所以受众人群不会太大。但是,M.ZD ED 12-40mm F2.8 PRO这枚镜头则不同,其绝佳的通用性简直是对所有M4/3用户“通杀”!不管你过去使用的是哪一款M43机身,似乎拿来与M.ZD ED 12-40mm F2.8 PRO搭配都没有什么问题。这种恒定F2.8光圈的标准变焦镜头,难道是要构建M43阵营中的大三元?
金属卡口与Pro标记
很显然,M.ZD ED 12-40mm F2.8 PRO的出现会对松下X 12-35mm F2.8构成强烈的威胁,可惜的是我手头暂时还没有松下的那款标变,因此尚未能做两者的对比。不过这个事情早晚是要列上我们议事日程的,我打算等E-M1的事情稍过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暂时我也就先不做M.ZD ED 12-40mm F2.8 PRO自己的单品测试了。不过我这还有两张奥林巴斯E-M1和E-M5机身分别安装此镜头的合影可以看看。
奥林巴斯E-M1与E-M5互换镜头
与M.ZD ED 12-40mm F2.8 PRO做交换的镜头是大家喜闻乐见奥林巴斯M.ZD 12mm F2广角定焦头,这是属于奥林巴斯镜头群新分类中Premium系列的代表镜头,也是人气度最高的镜头之一。关于这支镜头,我稍后还会有一个大惊喜等待着大家。
奥林巴斯E-M1与E-M5互换镜头
感光度测试与新五轴防抖
我前面就谈到过,M4/3阵营并不以高感光度特性见长。毕竟,感光元件尺寸只有全画幅1/4,我对M4/3元件的要求一向只是ISO 1600随意,ISO3200可用即可。
本机采用的是一款全新开发的1600w像素LiveMos,搭配的则是新一代图像处理引擎TruePic VII(7)。奥林巴斯在日本官网的宣传中并没有就高感光度方面着多少笔墨,我个人觉得在这问题上估计E-M1和E-M5不会有什么本质区别。
奥林巴斯E-M1高ISO测试
ISO800/1600
ISO3200/6400
我依旧请我家小猫“小刚度”来做我们的高ISO模特。在家里环境灯光相对较暗的情况下(只开了一个侧顶灯),分别使用IS0800/1600/3200/6400这些对于M43而言中高感光度进行拍摄。下图是使用ISO 6400拍摄的那张图片缩小到1600px边长后的效果。
奥林巴斯E-M1 ISO6400样张
我觉得,结果和E-M5的结论依然还是差不多的。在ISO 1600下,画面怎么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上到1600以后降噪系统带来的涂抹感就出来了。好在现代新处理引擎在画面噪声和杂讯方面都做的不错,虽然细节有所缺失,但画面纯净度还是很高。即使上到ISO 6400这样对于M43而言已经是极端的感光度,画面缩小一下可用度还是很高。
我这里还有一些在日常拍摄中的实例可以用来说明问题:
奥林巴斯E-M1 ISO 640样张
奥林巴斯E-M1 ISO 640样张 100%截图
这是几张在不同感光度下拍摄的夜景画面,我特别想请大家留意的是在这些感光度下,噪声抑制是一回事,画面的色彩表现和测光准确度是另一回事。我自己非常非常喜欢下面这张大众车的夜景照片,请特别留意在ISO 1250下画面良好的色彩表现以及曝光控制。这还不得不提一下新镜头对于眩光的抑制能力——我特地把被灯光勾勒出边缘的树叶细节做了一个100%的截图,再对比一下画面下方的绿色车漆,整体感觉非常棒!
奥林巴斯E-M1 ISO 1250样张
奥林巴斯E-M1 ISO 1250样张 100%截图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张样张也都是采用手持方式进行拍摄的。尽管快门速度已经降低到了相当骇人的地步(1/2s),但我们依然有可能在幸运的状况下用手持的方式拍摄出这样清晰的画面。当然,这应该说只是一个极端事例,我通常手持且拥有一定成功率的最低快门是在1/10s上下,但奥林巴斯逆天的五轴防抖系统再一次向我们证明了它的强大实力。
按照奥林巴斯官方的说法,新五轴防震系统的能力从原来的4档提高到了5档。好吧,用我们总经理Gaven的话来说,有这种防抖能力的机器,出门拍夜景还要三脚架干嘛?
奥林巴斯E-M1的五轴防抖系统
不过,可能很多朋友并不知道,其实奥林巴斯E-M1和索尼一样也有将多张弱光连拍照片叠加成一张正常曝光的夜景照片的功能。在机身SCN场景模式下就能找到这种将8张照片合成一张的手持夜景模式。
8合1的手持夜景拍摄样例,ISO 5000
TruePic VII还带来什么改变
前面说到,奥林巴斯E-M1的处理器已经升级到了TruePic VII,那么它会有哪些新特性?通常来说,处理器性能提升的最主要方向就是处理速度,而处理速度通常直接体现在连拍问题上。
本机支持6.5fps的连拍,如果固定曝光关闭IS的话可以得到10fps,成绩基本与E-M5的9fps相当。在行业里,连拍速度快的机器不少,甚至有12fps的快枪手。问题是如果连拍速度达到1x张但每次只能连拍最多12-13张的话,那也就是说实际也就只能连拍1秒钟多一点,实用性不强。
快门速度1/8000s拍摄样张
奥林巴斯E-M1可以以6.5fps的速度连拍8秒钟,完成大约50张RAW格式的存储,整体性能不错。如果换成是JPEG的话,可以达到95张,算是业内的中高水准。厄,我在为了拍摄1/8000s高速快门(也是从E-P5开始出现的业内同类新高度)样张的时候,采用的就是JPEG的高速连拍,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高速连拍
小声说一句,本机在AF性能方面还有不少花活,这主要是因为本机新感光元件和新处理器共同实现的81点反差AF与37点相位AF的延伸品。有关本机的AF,我在之前的博客中也曾经谈到过:
“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机型在一次对焦时两种AF可能同时工作的情形不同,奥林巴斯E-M1在大部分时候是根据镜头类型不同而确定独立使用某一种AF模式的。比如遇到M.ZD镜头即采用反差(奥林巴斯对其反差AF性能有足够自信),而通过转接环采用老ZD镜头时则采用相位AF。唯一混合使用的机会似乎只有M.ZD在C-AF时才会同时启动两种AF方式”
不过,这个问题我打算等到稍后用E-M1通过转接环连接老的43镜头时再谈。现在各位只要记住本机搭配类似M.ZD ED 12-40mm F2.8 PRO镜头时速度极快(奥林巴斯和松下这方面现在都很强)就行了。
奥林巴斯E-M1的人眼对焦功能(右眼)
本机除了提供人脸识别,还带有人眼识别功能(请范爷做个模特),这个其实在E-M5时代就出现了,主要为了防止焦点落在脸颊或者鼻子什么的。该功能对于抄起来就拍摄的我而言,非常管用。只求未来奥林巴斯能学习一下富士也推出一个猫狗宠物的脸部识别功能,让我拍摄小刚度更加如虎添翼。
奥林巴斯E-M1可变的对焦点范围(小)
为了防止因为对焦点面积太大而被拍摄物体体积太小,导致不能准确合焦的问题出现,奥林巴斯现在也允许用户自定义对焦点的大小。比如我可以把对焦点范围选的小一点来拍摄这个基督像,同时也可以放大一点来拍摄旁边的鹦鹉。这个功能其实也不算是特别新颖,其他品牌产品中也有类似设计。这里可以小小透露一下的是,奥林巴斯的人眼识别和对焦点范围可选功能,未来也会出现在即将发布的某个新品上,大家应该能够猜到吧。
奥林巴斯E-M1可变的对焦点范围(大)
此外,奥林巴斯现在和尼康一样,也在各级别机身上提供了间隔拍摄功能。虽然我觉得99张的限制有些坑爹(最好无限制),但有总比没有更好。这里是我使用该功能拍摄的一组傍晚从我家后窗眺望陆家嘴天际线的间隔拍摄,还可以用机身内自带的功能组成了动画。不过我今天拍摄的时候忘记锁定MF了,结果有两张照片在拍摄时候因为有鸟儿飞过,导致视频画面突然失焦了一瞬。
间隔拍摄样例,2分钟一张,共64张
奥林巴斯E-M1机身里还有些其他功能,比如新增到12种的艺术滤镜、支持手动对焦的峰值等等,由于和E-P5近似,我这里就不再多说,但我必须告诉大家,TurePic VII的革命性改进就在下面这一段!
我们知道,大部分影像公司的产品都会对拍摄的画面进行数字矫正,比如消除边缘的色散紫边、对于有畸变的画面进行补偿等等。当然,不同公司的产品对于数字补偿的态度不同。有些公司做的比较大,比如佳能和松下让我们很早就知道他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有些公司比如富士则坚持认为他们要靠产品卓越的光学水准来避免后期做数字矫正;还有些公司如尼康早先不太谈这个事情,但现在新机也会讲讲针对尼克尔镜头的数字优化等等。
奥林巴斯在这方面做的是不如松下的。所以我们以前拿松下的镜头用到奥林巴斯机身上,会觉得边缘色散比在松下机身上大、畸变可能也要明显一点。奥林巴斯自己的镜头在画面边缘部分也往往有红蓝色的色散,虽然不明显但始终是能察觉到的。
这里有一张对比度,左面是E-M5,右面是E-M1,使用的是同一枚奥林巴斯M.ZD 12mm F2定焦头。两款相机快门速度都是1/4000S,光圈是比较大的F3.5,大家来看看对比效果。
同等参数下,12mm F2镜头
奥林巴斯E-M5 / E-M1 画面边缘色散对比
是不是很惊人?!
右侧的奥林巴斯E-M1对于下水道管、路灯等物体边缘的红蓝色散、紫边控制明显优于E-M5的效果!尽管我们知道M.ZD 12mm F2镜头本身就凭借良好的全开光圈锐度和畸变控制跻身于最优秀的M.ZD镜头行列,但如今在E-M1 TruePic VII的帮助下其整体画质表现再次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这种改进不但是立竿见影而且幅度也非常巨大!
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TruePic VII在画面边缘色散控制方面所作出的成绩是新机在画质上(像素未变化)有明显提升的最大功臣!
先期的两组样张拍摄实验
下面是实拍阶段。
由于我稍早一点的得到了奥林巴斯E-M1样机,因此我还是略微拍摄了一点工程样机的样张。这些样张在作为博客发布时,全部抹去了EXIF参数信息,我也在文章中绝口不提器材方面的事情,所以直到今天才可以告诉大家原来这两组照片就是用E-M1拍摄的。
奥林巴斯E-M1机顶视图
第一次拍摄是我跑去上海浦东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拍的建筑场景。这是由日本设计师矶崎新先生创造的建筑作品,由于集商场、酒店、美术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因此也算是我们浦东地区目前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区域。这里的建筑非常有特色,看起来好像是用钢筋混凝土铸造的异形森林,所以我在拍摄时也动用了诸如艺术滤镜等方式。
这次外拍作业的地址是:
奥林巴斯E-M1 证大喜马拉雅中心外拍
这里放出的一些样张是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处理仅仅缩小的原图。可以看出本机在测光、色彩方面的出众表现。虽然我当时是刚刚拿到EM-1,对于其机能特别是按键布局还不熟悉,但总体而言,这组作品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
奥林巴斯E-M1 证大喜马拉雅中心外拍
奥林巴斯E-M1 证大喜马拉雅中心外拍
奥林巴斯E-M1 证大喜马拉雅中心外拍
奥林巴斯E-M1 证大喜马拉雅中心外拍
第二组作品是在2013上海爵士音乐节上拍摄的。由于时间有限,我只是走马观花的欣赏了其中几场演出(很多演出是同时在世博公园不同区域演出的,只能忍痛割爱选择其中有限的几场欣赏)。随着上海爵士音乐节一年比一年规模扩大,组织管理越发得力,现在它的确已经变成沪上年轻爱乐者们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节日。在偌大的世博公园里,不管你走到何处都能欣赏到不同风格不同国度的乐手演出,你或站或坐,随时都能停下来欣赏。
这次外拍地址是: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由于选址出色,我在拍摄舞台演出的时候,还能够拍摄一些像下面这样气势十足的大广角场景。由于本机在TurePic VII帮助下良好的边缘控制能力,即使是大广角照片画面边缘也难见明显色散和紫边,整体感觉非常良好。
由于在这次活动中,我除了F2.8大光圈头外,还带了一支千元出头的ED 40-150mm F4.0-5.6 R过去,所以还能拍摄到一些演员的半身像以及带有较浅景深的特写画面。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请注意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在大逆光状态下极佳的抗眩光能力。另外,尽管我们认为M43因为元件尺寸比较小,所以从先天上来说其曝光宽容度将肯定不如全画幅产品,但通过这几张照片也可以看出只要机身调教出色,有良好的曝光算法,我们同样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曝光宽容度。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我额外唠叨几句,我们一直说富士XF系列镜头虽然出的不多,但基本每一枚镜头品质都很不错。而同样作为光学老厂的奥林巴斯,他们的M.ZD镜头阵营素质也相当不差。ED 40-150mm F4.0-5.6 R这支头现在淘宝上价格大概1100-1200元样子,算是非常廉价的长焦头(等效焦段也上到300mm了)。它的光圈的确不大,全开光圈是有些软,但如果能在良好的光线环境下进行拍摄,稍微再收点光圈,它的望远拍摄画质真的会让你感觉很超值。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奥林巴斯E-M1 上海爵士音乐节外拍
由于我借来的这套组合,实际是为了给本站总经理Gaven(他也是奥林巴斯的忠实用户,我曾经介绍过他在1998年买的奥林巴斯C1400L——世界上最早的桥式数码单反之一)带去美国西部自驾游之用。所以在拍摄了这两组照片后,机器就离我而去。不过,最终证明,他们的这次美西之行至少在拍摄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令人赞叹的美西自驾之旅作品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本站总经理Gaven前往美国西部进行了一次自驾游。伴随他前往异域他乡的,是一台刚刚发布的奥林巴斯O-MD系列新旗舰E-M1与新款的M.ZUIKO DIGITAL ED 12-40mm F2.8 PRO镜头。此外,他还额外的带上了一支廉价小巧的ED 40-150mm F4.0-5.6 R长焦头作为辅助,构成一套M43架构的一机两镜组合。
奥林巴斯E-M1 与12-40镜头合影 无遮光罩
这里展示的,就是Gaven使用这套组合在洛杉矶、拉斯维加斯、黄石等地拍摄的风光人文照片。我原本打算应他的要求对照片进行一些后期处理再发布出来,但最终我发现自己根本无需画蛇添足:一方面Gaven本来就特别喜欢16:9的画幅,因此这些原始样张就呈现宽屏效果,无需再后期剪裁;另一方面,奥林巴斯E-M1与12-40镜头的卓越画质本身就已经有非常出众的效果,我只需要做简单的挑选,就能很轻松的找出这样40张漂亮的照片,仅仅做一次Resize就能与大家分享。
奥林巴斯E-M1 美国西部自驾行外拍
100%截图
奥林巴斯E-M1 美国西部自驾行外拍
100%截图
Gaven从他拍摄的照片中选了80张给我,我又从中选出了40张作为图赏进行发布。这里展现的几张是图赏中的部分样张的100%局部裁切。用他的话来说,这套机器的效果的确超过了上次他去德国时使用的E-M5+12 F2组合,不但是操作感上显得更专业、更得心应手,而且实际来看画质也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是在白天拍摄的画面,色散和紫边问题得到了极好的处理,他再次对奥林巴斯和M43的画质充满了信心。
奥林巴斯E-M1 美国西部自驾行外拍
100%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奥林巴斯E-M1在日光下极佳的色彩、白平衡和曝光表现让我在看到这些照片第一眼时就赞不绝口;而M43机型尽管高ISO表现并非强项,但依托机身内新五轴防抖系统(据称达到五级防抖)的强力表现,Gaven能够在相当弱光的环境中,以ISO 1250左右的感光度、1/10s上下的快门速度进行手持拍摄!这也导致他随身携带的三脚架最终几乎没有发挥过作用。此外,ED 40-150mm F4.0-5.6 R作为一支入门级别的轻量级长焦镜头,也在中小光圈下呈现出相当不凡的画面素质。网友们可以观看诸如野生动物、小女孩等几张样张来体会这支廉价长焦头的超高性价比。
奥林巴斯E-M1 美国西部自驾行外拍
100%截图
奥林巴斯E-M1 美国西部自驾行外拍
100%截图
奥林巴斯E-M1 美国西部自驾行外拍
100%截图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选择的时间点恰到好处,在Gaven离开黄石公园的第二天美国政府宣布停摆,黄石公园也因此临时关闭。所以,尽管Gaven在黄石拍摄时的天气状况并非完美,但能够进入公园完成拍摄这已经是万幸。而他的一位友人原本打算做全美国家公园自驾游,功课满满,却不曾想登陆美国第一天即遇到政府停摆,只能临时彻底更改旅行计划,实在是叫人欲哭无泪。
观赏全部图片,请访问下面的地址:
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61793.html
等待进行的转接4/3镜头实验
目前我暂时还未收到奥林巴斯中国方面提供的老款4/3镜头和转接环(汗,我自己的很早就已经出掉了),因此有关于本机转接4/3镜头的实验还得延迟一部分。不过,在上次奥林巴斯中国的朋友前来拜访时,我实际已经体验过了其AF的效果。当时的体验如下:
“本机的相位AF性能究竟如何呢?我们通过转接环连接了一枚知名的ZD镜头——ZD ED 12-60mm F2.8-4 SWD,这是一款在43时代(奥林巴斯E系统)保有量很大的标准变焦镜头。该镜头在E-M1上AF动作会比较“生猛”,镜头马达似乎会以“阶段性”的动作“一格格”完成AF,速度应该比不上直接安装在43机身上时的表现,但的确是相位对焦才能有的利落劲儿,具有不错的实用性。可惜的是我们手头暂时没有当年那群ZD的F2.0神头,我最喜爱的50-200 SWD也不在身边,但我相信其最终性能应该也是如此:AF动作有些生猛,速度不如DSLR但依然可谓快速,至少我们终于有理由在M43机身上重温当年43时代神头的风采了。”
奥林巴斯E-M1正面视图
此部分内容有待进一步更新,敬请各位网友期待!
奥林巴斯E-M1,不只是一个交代
我说过,由于E-7计划被砍掉,因此奥林巴斯E-M1实际成为了必须兼顾M4/3和4/3新老两代用户共同期望的新旗舰,而我在其发布当时所感受到的结果是这款新机更像是对老4/3用户的一个交代:大家以后不用再等新单反出来了,实际上以后我们就只做无反机身啦,没有光学单反出来了。不过呢,我们的新无反机身性能更强哟!就算是接老镜头效果也一样好哟~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我手中和眼中的奥林巴斯E-M1/E-M5
但是,随着我对于奥林巴斯E-M1的深入时候,我的想法在渐渐的改变。固然,这款产品通过融合相位和反差对焦技术,实现了新老系统镜头的兼容,但总根本上而言,这还是无反这一新架构的再次胜利。在抛弃了反光板组件后,我们手里的相机(即使是旗舰),体积也可以做的比过去的中级机更轻巧;虽然我们没有了透彻的光学取景器,但新一代电子取景器在显示面积、整体画质、时滞方面的进步正在不断减小与OVF方面的差距。相反的,OVF却永远不可能赶上EVF的种种好处:暗部提亮、高光抑制、色温饱和度适时显示、局部放大、MF峰值辅助...
我原本以为,奥林巴斯出到E-M5这样的机型,差不多已经是M43架构发展的巅峰,但事实证明巅峰存在的意义就是被用来翻越的。新E-M1居然能够在这么多地方都出现了改进,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当我原本对于E-M1未能在像素上更进一步而感到沮丧时,TruePic VII能够带给我如此优秀的边缘色散、紫边矫正效果,这再次让我相信M4/3在这个全画幅逐渐普及的年代依然有其生存的空间。
奥林巴斯E-M1,不仅只是一个交代
总结一下奥林巴斯OM-D E-M1的优缺点:
优点:
1、出色的握持手感和良好的按键布局;
2、优秀的EVF取景器效果和改良的LCD画质;
3、强大的TruePic引擎带来明显的边缘画质改善;
4、高速高品质的混合AF与实用的4/3镜头兼容性;
5、混合E-M5和E-P5之长的各种机能(不一一列举);
6、当前最强机身防震;
7、当前最佳M4/3画质。
不足:
1、像素数没有能够得到提高;
2、高感光度画质没有能够得到明显提高;
3、初上市价格可能偏高,期待老4/3用户回馈计划。
当然了,正如我在之前博客中所说的,由于奥林巴斯E-M1本身的定位以及竞争对手特别是入门级全画幅机身的定价,决定了它不可能是一款大众普及型的热卖产品,但我们可以期望在E-M1上所展现出的各种新特性会逐渐的传递到未来的各款M4/3新机身上。至于各位奥林巴斯的老用户,我一方面想要恭喜大家终于等到了一台可以重新发挥老4/3镜头性能的崭新机身。同时我也想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际上新一代M.ZD镜头以其小巧、高画质、高性能的特性,才是真正的E-M1良配。
so,不必太纠结过往,该放下的放下。我实际更期望能够在不远的未来看到某款采用更新式M4/3元件和更高端处理引擎,同时体积(包括镜头)能够更小型化轻量化的高画质便携机身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