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扩张你的系统

互联网 | 编辑: 2001-07-02 00:00:00

PC世界的扩展设备不但种类越来越多,而且由于生产厂商、规格、价格等因素,导致各种外设使用的接口也各不相同。比如 MODEM通常使用串行接口,打印机采用 LPT接口,鼠标键盘则用 PS/2接口,等等。这些接口各有不同的用途,由于设计上对功能上的局限,导致根本无通用性可言,虽然也使这些接口能降低使用时的资源占用率,却让易用性降低和很多。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使用 USB接口作为未来的通用型外设接口,不仅鼠标键盘这样的低速传输设备开始大规模采用该类接口,打印机、 MODEM这些中等速度装备也都步入 USB设备领域,新的数码摄像头、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一些高速传输设备都开始选择 USB作为标准外设接口。

USB接口扩展可行性分析

笔者拥有众多的 USB 设备,如除了上面曾经提到的这些设备以外,平时还经常能拿到一些时髦的设备,如 USB的 SmartMedia 读卡器、 USB 接口的 MP3 播放器、 MD 播放器等等。一般主板上都默认只输出两个 USB 接口,对拥有比较多 USB 设备的用户(比如我)而言肯定不够,所以笔者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处于设备轮替运行状态下,不是 USB扫描仪不能用了,就是 USB摄像头被迫拔下,更可气的就是必须让自己的键盘和鼠标通过加装 USB转 PS/2 接口才能使用。

幸好 USB 接口拥有一个其他接口所羡慕不已的特性,那就是它可以通过一个接口扩展到多达最多 127个设备,扩展性优秀。但是,这样的扩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 USB接口的供电要求必须满足主板供应要求,特别是如果采用无源 USB HUB时,若试图从主板上的一个 USB口扩展出超过 6个以上的 USB 接口并同时使用 USB 设备,那必定将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如果通过购买有源 USB HUB虽然可以达到稳定使用 USB设备的目的,但价格昂贵。而往往主板本身却支持输出多达 4个,甚至 6 个 USB 口,如此多的 USB 口到底到哪里去了了?事实上,主板本身都带有一个或者两个 USB 扩展插座,通过 USB 扩展线可以比较方便地输出 2 个或者 4 个 USB 口。 USB 扩展线要比 USB HUB 便宜许多,倘若不利用这些接口就购置 USB HUB ,显然是一种资源浪费。因此笔者开始考虑采用 USB 扩展线来让自己的 USB

USB扩展线并非都是通用的,目前市面上出售的 USB扩展线一般是针对比较新的 KT133系列主板或者 i815系列主板设计的,采用通用的 10芯传输接口,但有些主板采用的则是非标准的扩展口,不仅老的主板如此,新的也是如此(如图)。

上面两张图片中,坐图显示的是 BX芯片组的 BX2000+ 的 USB 扩展插座,采用的是 8 针传输模式,右图显示的是采用 KT266 芯片组为核心的 SL75DRV 主板,采用的是 17 针的 USB 扩展插座。这些插座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没有本质区别,让我们以标准插座与 BX2000+的 8 针插座为例进行对比。

标准的 USB 扩展插座为两排,每排 5 针,共 10 针的数据插座,每一排可以提供一个 USB 扩展口,因此一个插座可以提供 2 个 USB 扩展口。根据电路定义,每排提供的 5 针中,一针提供电源供应,一针提供正信号,另一针提供负信号,另外两针提供接地。而 BX 2000+的 USB扩展线插座提供的 8针与 10 针差不多,每排 4 针提供一个 USB 扩展口, 4 针中采用一针提供电源供应,一针提供正信号,另一针提供负信号,另外一针提供接地。由于相比之下只少了一针接地,因此,经过论证后确认,如果采用将 USB扩展线上两排中每排去除一跟接地信号线的方法,将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USB扩展线改装实际操作

由于确认了可操作性,而且通常从市场上购买一跟普通的 USB扩展线价格不到 30元,笔者决定以 BX2000+为改装适应目标,进行实际的改装操作。

实际上改装操作并不复杂,甚至 USB扩展线本身设计时就考虑到了线路拆装问题。先购买一根普通的 USB扩展线,上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是每排 5针排列,其中红色为 5V供电,白色为负信号线,绿色为正信号线,两根黑色的则是接地线。由于他们采用的是如图 1排列方式,而我们要改装的状态为如图 2,因此不能采用简单的切割边缘两路电线的方式改装。

    图 1                图 2

为此我们采用了分离部分线路、切除多余插孔、恢复线路的操作过程来进行改造。

第一步:分离部分线路

采用一根牙签,将 USB扩展线中的电线从插头中分离出来。只要轻轻按下插头中 USB线位于其中的一个卡位,即可轻易抽出电线,没有任何破坏。抽出的电线为整整一排 5根,以及另一排的最靠边一根地线。

第二步:切除多余插孔位置

如图,将最边上的两个插孔切除,切除后就成为了 8针插头。

切除多余插孔后必须将切除面磨平,可以采用普通铁砂皮进行打磨,磨平后的插头才能保证没有任何阻碍地插入 BX2000+的 8 针插座中。

第三步:完成重新插入线路工作

将刚才分离出的线路按照图 2所示的线路恢复入剩余的插孔中。注意,不同扩展口所属的地线不要搞错。恢复时只要将线路插入至最紧,插头即会自动卡住。多余的两根为地线,不带电,没有危险,散落一边没有太大关系,如果考虑到美观也可以将它们帮在一起,但最好不要剪断,因为,万一发生电线中某一电线损坏则还可以通过这条线路进行修补。

第四步:安装并实际使用

安装入系统中后就可以开始实际使用了,不需要驱动程序,本人在系统中安装了大量设备,所有设备运行正常。看来改装还是比较顺利的。

写在最后

改装设备并非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关键是改装前的分析, DIY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如果仅仅看到 10针比8 针多了2 针而去切除边上的2 个插孔,虽然也动手却是动错了,反而不能让设备正常运行,而如果拆线后没有正确分析线路应该的正确排放顺序,导致排放错误一样不能正常使用。因此,在 DIY前务必需要先进行可行性分析,然后才开始动手,切莫盲目从事。

附注:本文已被《微型计算机》杂志采用,切勿转载,违者必纠。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