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产游戏的创新与迷失!重娱乐却轻内容

互联网 | 编辑: 2013-10-18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国产游戏现状

更多精彩游戏资讯,请点击进入PChome游戏中心

游戏内容包括什么?剧情(背景)、美工设计、音乐音效和规则设定。前三者就像是游戏的外衣,直接冲击玩家的视觉听觉和审美观;后者如同游戏的骨架,在玩家游戏过程中才能体现其严谨性。不能说这四者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任何一项都能影响玩家游戏体验。

笔者记得90年代一款印象深刻的游戏,是光荣公司在93年出品的《大航海时代2》,那时正逢DOS时代的游戏黄金期,一个不足10M的游戏其内容却能包罗万象。游戏刻画了16世纪地理大发现时期整个欧洲海上强国的航海气象,从地中海到北欧、美洲,从北非到东印度再到遥远的东方,数百个港口城市,不断变化的历史与人文风情,将当时256色图显和16位声卡发挥到极致。

游戏剧情也相当出彩,主线葡萄牙公爵之子与西班牙女海盗上演的王子复仇记,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西欧海上航路的开辟,以及英格兰皇家海军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决战,不同的角色、交错的剧情将游戏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记得当年一同玩大航海2的同学,历史、地理倒是学得有模有样。当一款游戏能够寓教于乐,它才是玩家心中的永恒“经典”。

大航海时代2

还有一例就是以“龙与地下城”系列为代表的欧美奇幻RPG游戏,这类游戏其实也有个毛病,就是剧情过于深邃,背景、规则过于复杂,大多数玩家很难融入游戏乐趣之中,但《魔兽世界》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暴雪公司将“龙与地下城”的核心规则进行大幅精简,使玩家能够易于上手;游戏剧情和世界观也设计得通俗易懂,能够为大多数玩家所接受,因而能够风靡全球。

反观国产游戏的现状,产出效益快,生命周期短,特别是经历了页游、手游之后,游戏开发逐渐趋向“轻型”、“微型”,重娱乐而轻内容是目前国产游戏的通病。两年前有一些策略型的页游,规则设计类似OGame和Travian那种先种田后战争的类型,游戏美工,甚至背景音乐完全是大量复制光荣公司出品的《三国志》系列,山寨感十足。这些页游在狠狠赚了一笔后不到一年就草草收场,生命周期奇短,更别谈什么粘性了。

还有最近火的不行的一个页游(名字就不说了),广告做得漫天飞舞,画面美工也相当精美,但玩过才知道,游戏中的大量人设、美工,其实就是把韩国游戏《天堂2》里的人设外形直接拷贝,拿过来套用上而已;还有一些场景设计,直接取自《魔兽世界》。说起人设美工和场景设计,国内确实缺乏这方面的原创人才,一些热门的动漫草根原创,也是从这两年才走上市场,比起韩日、美国早已商业化成熟的动漫产业,这确实是国内游戏制作的一个短板。

游戏里集成了大量比较热门的小游戏,比如捕鱼达人啊、宝石迷阵啊等等,拿过来一套就能用!这款页游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制作了游戏场景背景音乐ost,这说明游戏音乐至少是原创的啊?也不完全是照搬照抄的啊?《魔兽世界》还有那么多游戏周边壁纸音乐什么的,咱一款页游都能出ost,好歹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更多游戏资讯请点击PChome游戏中心

更多精彩游戏内容,请点击【游戏资讯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