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周四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该公司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8日上午消息,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Tim Cook)周四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专访时表示,该公司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虽然一位CEO说出这样的话并不罕见,但苹果公司当今却面临着iPhone增长放缓和创新停滞不前等很多尖锐的问题。
库克对相关问题一一作出了解答,以下为采访摘要:
问:有人认为苹果公司已经不再是一家成长型企业。你怎么看?
答:我们去年的营收增长了140亿至150亿美元。没错,从百分比来看,增幅的确比一两年前或更早以前有所收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是一家成长型企业。我们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我们的营收从650亿美元增长到1000多亿美元,再到1500亿和1700亿美元。这都是史无前例的数据,我不知道还有哪家公司能实现这种增长。所以,当你把140亿至150亿美元与这些数字对比时,规模显然小了一些,百分比的确收窄了,但如果放到某些背景下,例如,这相当于一年增加了3家“财富500强”企业,那就很难说我们不是一家成长型企业。
从很多角度来看,上季度都很值得关注。我们创造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单季营收,我们的iPhone、iPad销量都创下历史之最。我们的Mac销量也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而这却是在PC行业整体萎缩的情况下实现的。我们增长了19%,这很了不起。
我们一直都很关注企业深层次上的健康水平。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关注的是实际销量,因为这才是对我们最重要的指标。我们大约有70%的业务是间接的,30%是直接的。在这70%中,我们仔细研究了实际销量。当你关注实际销量时,发现iPhone的实际销量高于向渠道厂商的出货量,因此我们对此更加关心。
问:新兴市场是何状况?
答:我们过去几年的一大挑战是逐步开始渗透新兴市场。如果你看看Mac和iPod,就会发现这些产品在发达市场表现优异,包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但iPod从未在新兴市场真正腾飞。Mac在新兴市场有一定的销量,但不大。所以,iPhone是苹果公司第一次真正向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这些国家的庞大人口推销自己的产品。上一季度,这些国家的销量增幅超过30%。
如果你看看中国过去12个月的数据,我们在大中华地区实现了290亿至300亿美元的营收。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美国公司能在中国或附近的任何地方实现这样的业绩。我们对此十分骄傲,我们也的确非常努力。
中国移动LTE网络的推出花了一年时间。尽管增加了中国移动这个合作伙伴,我们的产品仍然只能覆盖全世界三分之二的手机用户。事实上,我们这个季度还将新增50家合作运营商。
问:发达国家表现怎样?
答:北美面临挑战,从业绩上可以看出,我们在这里几乎没有增长。而由于北美的占比极大,所以肯定拖累了我们的整体营收。
日本市场对我们十分重要,大约贡献了9%的营收。对于一家美国公司而言,这么高的百分比并不多见。美元过去一个季度走势强劲,我们在日本的营收增长了11%。按照不变汇率计算,本应达到37%。由于日本在总营收中占据9%,所以当我们因为汇率而损失了26个百分点的增长时,整体营收也会因此少增长几个百分点。
问:你曾经说过,苹果公司将在2014年进入新的产品领域,这其中是否包含对现有产品的升级?
答:这涉及到创新的核心问题。我们处在创新层出不穷的年代。我们过去几个月推出过大量新产品,包括iPad Air和搭载视网膜屏幕的iPad mini。我们还推出了新一代Mavericks操作系统。我们有iOs 7,还有iTunes Radio。我们对整个Mac产品线都进行了升级。我们还首次同时推出了两款手机,iPhone 5c和iPhone 5s。用指纹识别身份的梦想也已经实现。苹果公司的创新能力仍未消失,并且表现优异。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在品质层面做一些工作,并且按照我们的希望将硬件、软件和服务无缝整合起来,从而做更多事情。所以,我们会一直坚持既有的小而精的战略。的确会有新的产品,我们也在努力研发一些优秀的东西。但我们还不准备讨论此事。我们确实在开发一些很好的产品,我认为人们没有理由说它们不是不是新的类别。
我认为苹果公司可以通过大幅升级产品,以及在现有类别中推出新品来实现很好的发展。iPhone等产品还没有触及增长极限。仍然有很多人购买功能手机,还有很多人仍在使用贴着智能手机标签,但却当功能手机使用的产品。
我们之前就曾说过,平板电脑业务的规模将超过PC。应该说,这可能会比我们预期的更加迅速。现在的PC销量仍然很大,其中的很多用户本应该在iPad上获得比PC更好的体验。我们认为这仍是一大机会。
我们依然没有放弃Mac,很多人现在都看衰PC,但我们仍在投入巨资吸引人才,拓展Mac的未来前景。我们即将推出一些很酷的东西。由于我们相信,人们正在逐步放弃PC,所以如果你想要PC,Mac显然将成为首选。
我们没有关注规模,也没有像大公司一样开展管理工作,但我们去年的确卖出了价值1710亿美元的产品。
问:你们重视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吗?你经常说,苹果公司想做最好,而不是最多。
答:我认为手机市场有三种产品:功能手机、像功能手机一样的智能手机、真正的智能手机。我在乎最后一种产品的市场份额。我不在乎功能手机卖了多少。这类产品卖得越多,对我们反而越是好事,因为这些都是真正的智能手机的潜在用户。第二类产品同样如此,我希望将其中尽可能多的人变成真正的智能手机用户。
我很在乎最后一类产品,希望在其中施加更大的影响。从真正的智能手机来看,我们在美国、加拿大和日本都位居第一,在西欧和东欧位居第二。如果不计算日本,我们是亚洲第二大厂商。所以在多数地区,我们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们是否想在排名第二的地方争夺第一的宝座?没错。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不必改变产品品质就能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肯定会这么做。但我们不会生产垃圾产品。我们不会玷污苹果的品牌。
问:用户想要屏幕更大的iPhone,你们反对吗?
答:我们已经说过,在技术准备就续前,我们不想跨过这条线。这不是说我们永远不会做这种产品,而是希望从各个方面给予用户合适的产品,不只是尺寸,还包括分辨率、清晰度、对比度、可靠性。有很多指标来衡量一个屏幕,我们都很关注,因为我们知道,屏幕是软件的窗口。
问:智能手机市场是否会重走PC市场的老路,把苹果公司变成小众厂商?
答:我不这么认为。原因有几条。如果你回顾Mac与Windows的斗争,不难发现,应用是导致Mac与Windows分化的一大催化剂。Macintosh与Windows的应用数量存在很大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差距越来越大。事实上,Mac开始损失一些关键应用。我们的iOS拥有100多万款应用,超过一半已经针对iPad优化。而Android平板电脑只有1000款。这也是我们认为Android平板电脑很糟糕的原因,因为它的很多应用只不过是把智能手机应用拉大了而已。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另外一件事情在于,Windows只是一个单一的个体。Android则更像是欧洲。对很多美国人而言,他们并不知道欧洲其实有很多国家,与美国的各个州并不相同,他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Android是很多个体的集合。有多少使用Kindle的人知道他们使用的其实是Android?三星也在不断向Android系统中增加软件。
所以,我并没有把Android当做单一个体来看待。我这么说,不只是因为我在苹果工作,还因为我也了解PC市场。二者截然不同。如果你真的跟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沟通一下,并对它加深理解,我不认为有任何人会告诉你,这两个市场是一回事。
问:你对谷歌把摩托罗拉卖给联想怎么看?
答:我不觉得奇怪,我认为这笔交易完全符合逻辑。谷歌处理掉了一项赔钱的业务,一项他们不准备着力发展的业务。我认为,要同时开发硬件、软件和服务,并把它们关联起来,是十分困难的。这正是苹果公司的独特之处。这的确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放弃这种做法完全没有令我意外。
问:有些投资者希望你们在返还现金的过程中能更加激进,你有什么看法?
答:我们从2012年开始便逐步向股东返还现金。既包括分红,也包括股票回购。我们2013年将项目规模扩大了一倍多。实施这些计划时,我们成了全世界分红最多的企业之一,并且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股票回购项目。
我们意识到,我们手中的现金已经超出了开展业务和投资未来发展、投资产品、收购新公司和投入资本开支所需要的水平。我们完全承认这一点。我们甚至表示,在将项目规模扩大一倍多以后,我们还会每年进行审查。我们每次采取这种措施时,都会向股东征求意见。他们是公司的所有者。我们还会关注税收政策,这非常复杂,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我们还希望部署一个灵活的项目。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这些机会可能是并购。我们过去15个月已经收购了21家公司,但我们始终很低调。我们不会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些事情。这表明我们关注很多事情,我认为我们的收购很明智。
问:卡尔·伊坎(Carl Icahn)提出了一项代理提案,要求你们在现有计划的基础上,在9月之前再返还500亿美元现金。你怎么看?
答:我们认为,应该制定灵活的现金返还项目。我们可能明天就会想要收购一家大公司,又或者股市会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你应该迎合股东的长期利益,而不能迎合短期股东,更不是短线客。‘
我们试图打造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这也是我们制定决策的基础。我们仍在反复评估,吸收股东的建议,我们还会在今年3月或4月公布去年宣布的回购计划的最新情况。与此同时,我们一直都在执行这个项目,但由于机会出现,所以速度大幅加快。
问:苹果公司从来没有展开10亿美元级别的收购。谷歌则在广泛收购各类企业,其中包括你在Nest的老朋友。这是否会改变你们对大规模收购的态度?
答:我们已经关注过大公司。我们并不抗拒收购大公司。但我们也不会乱花钱,比如列出10家公司,然后从中选出一家最好的。我们不会这么做。如果机会合适,而且符合苹果的长期利益,我们完全可以花十位数收购一家公司。但如果不合适,我们一分钱都不会花。
但我们不会仅仅为了做大规模而展开收购。无论规模大小,能够开发一流产品,而且符合我们战略利益的公司,都是我们感兴趣的。(书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