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大连芯片工厂引进国际主流的300毫米晶圆生产线,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使中国IT产业第一次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是英特尔和中国IT产业共同成长的第三个里程碑,体现了英特尔和中国IT产业共同成长的一贯宗旨。
英特尔大连芯片工厂引进国际主流的300毫米晶圆生产线,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使中国IT产业第一次具备了完整的产业链,是英特尔和中国IT产业共同成长的第三个里程碑,体现了英特尔和中国IT产业共同成长的一贯宗旨。
英特尔进入中国20余年,始终坚持在产业生态圈建设和自主创新能力上帮助和促进中国PC工业不断进步,与中国PC产业共同成长。
芯片巨人的眼光
英特尔奉行“倒三角”战略:最上面是中国经济,中间是中国IT产业,最下面才是英特尔公司。此战略的核心是:只有英特尔推动中国IT产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英特尔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因此,英特尔一直以来坚持“与中国共同成长”的战略,致力成为中国最为紧密、最值得信赖的技术合作伙伴。
“支持和推动中国IT产业的发展”是英特尔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尔不仅是中国IT产业的积极参与者,而且通过与国内业者的全方位合作,支持并推动中国IT产业的发展。
从技术研发、芯片测试与封装到教育创新计划,英特尔不断把最新的产品、技术和理念带到中国市场,在不断加强自身本地化的同时,大力扶植本土企业,促进国内科研和制造水平的提升,营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数字时代的产业生态环境,其影响远远超出IT产业本身。
自2000年至今,英特尔已经连续七年在中国召开春秋两季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 Developer Forum),与国内业界及时分享全球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趋势,交流实践经验,深入了解最新技术和产品。除在国内建立研发中心和封装测试厂外,英特尔还与北大、清华等国内近四十所高校在课程开发、联合科研等领域广泛合作,旨在提升相关领域内国内教学和科研水平。英特尔推动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另一重要举措是对中国的新兴技术和企业进行投资,以促进中国本土技术开发的发展,从而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英特尔战略投资计划(Intel Capital),围绕英特尔的战略发展方向,投资于具有创新科技的公司,从而推动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自1998年起,英特尔已投资中国公司60多家,其中已有10 多家公司公开上市或被收购,投资总额超过其在亚洲投资的三分之一。现在,英特尔投资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于技术型公司,以促进本地先进技术的发展,补充英特尔创新产品和平台技术的生态系统环境,进一步建全互联网基础设施,加速创新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应用。目前,英特尔在中国的投资集中在电脑,通讯, 互联网,宽带,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软硬件开发等领域,对本地数字家庭和数字企业技术公司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加。
2005年6月13日,英特尔新任首席执行官欧德宁在北京宣布,英特尔再设立2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用于投资中国本土致力于发展创新硬件、软件和服务的科技企业。此举再次显示了英特尔实践“支持和推动中国IT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决心,致力于促进本土科技创新和创业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国IT业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期繁荣的基石。截止2007年2月, 从“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中获得投资的科技公司已经近20家。
君子成人之美
英特尔大连芯片工厂使中国PC产业形成了从芯片制造到终端组装的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体系,标志着中国PC工业的成熟,为中国PC产业安上缺失已久的一颗明珠,使中国未来成为全球PC工业重心成为可能。
芯片分为专用芯片和通用芯片两种,后者又分为嵌入式芯片和电脑芯片。其中,电脑芯片无论从使用的领域还是设计制造的难度上讲,都是最高端的。如果说集成电路是工业不可或缺的“粮食”的话,电脑芯片就是主食了。
中国的PC工业是IT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也是目前为止产业链发展得最完善的。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英特尔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后的22年间,随着长城、联想、方正等国产PC厂商的崛起,中国的PC工业飞速成长起来,从零部件进口到中国能够生产除芯片之外的所有部件,从单纯的组装到如今联想等优秀厂商具备了配套核心能力和创新能力,涌现出联想这样的国际规模IT巨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历史飞跃。
然而,由于我国信息产业底子薄,制造能力较低,芯片制造设备和技术还处于国际低端,不足以大规模制造以满足市场需求,而英特尔以前已经引进了国际水平的封装和测试技术,所以中国PC产业链这条巨龙就差芯片生产这个关键环节了。现在,英特尔的大连芯片工厂,正好给这条龙点亮了眼睛。通过英特尔的本地化过程,先进的制造技术将会因为技术溢出效应造福中国PC产业,使PC产业链成为IT产业中唯一完善的产业链。
英特尔在大连的投资,将会弥补中国没有高端芯片制造技术的遗憾,填补国内的技术空白。工厂的技术溢出效应,将会带动中国的芯片产业发奋进步,消化创新,使中国摆脱“无芯”的历史,充分利用中国的市场优势,在这新一轮半导体产业转移中成为世界PC工业的重心。
第三个里程碑
英特尔通过大连芯片工厂与中国PC工业结成“战略联盟”,是继同长城集团和联想合作之后的英特尔和中国PC工业世纪友谊的第三个里程碑,表明了英特尔对中国PC工业不可磨灭的贡献。
长城电脑与英特尔有着20年的密切合作关系, 是英特尔初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个OEM伙伴。它在八、九十年代是中国最大的电脑生产厂商,和长城的亲密合作使英特尔迅速了解中国市场,双方在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当然,和长城比较起来,英特尔和联想的友谊更加为人所知。
1994年前后,国内PC市场容量不过50万台,这50万台中还有60%以上是国外品牌(IBM、HP、AST、COMPAQ等),剩下的20多万台掌握在176家国内企业手中。当时的联想年产电脑仅4万台左右,但是已经是国产电脑中最多的。在英特尔的支持下,国产PC厂商逐渐强大,国产电脑品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也提高到70%。
在1996年前,中国市场上的PC主流机型总要落后于国际市场一两个档次,同时价格相对还要贵。那一年,国际市场上的主流机型已经从486转向奔腾,而国外厂商仍然沿袭老路,倾销库存的486。
1996年,英特尔支持联想发动“万元奔腾”大战,第一个将1.5万元以上的奔腾电脑标价9999元,并在一年内连续4次把更高档的奔腾PC定位在用户可接受的价位上。这在业界迅速引起轰动,一举改变了国内计算机市场的格局,联想PC夺得国内PC销量第一,一举打破国内PC市场多年来被国外品牌霸居第一的局面,标志着国内PC厂商的真正崛起。1998年,根据信息产业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CCID)统计,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以上。根据IDC的最新数据:2006年第四季度,联想和方正仍然位居国内市场份额前两位,分别为36.1%和12.8%,仅仅联想和方正就已经占据了中国市场一半份额。综合其他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也超过70%。
现在,英特尔在大连的芯片项目所具有的巨大意义可以说已经超越了前面两个里程碑,但是,在英特尔和中国PC工业的世纪友谊上,三者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稳定的金三角
物理学认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英特尔大连芯片项目实施后,其在中国的布局遂成“三足鼎立”之势,兼之大连和上海面朝大海,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更有助于中国的PC工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并辐射亚太地区,让中国成为亚太地区PC工业的核心。
上海、成都和大连,分别是中国东部、中西部和东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尤其大连和上海为港口城市,是资源和人才的汇聚之地,具有聚集资源,接近市场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众多层面: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同时,区位优势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随着有关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此次大连的投资,就能够借助产业集群和辐射效应,加强大连的区位优势。
通过这三点的连接,英特尔能够迅速对需求做出反应,灵活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综合利用生产能力和资源,吸收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资源和人才,吸引中国PC产业在这些城市的聚集,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促进PC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上海和大连这样的出口导向型港口城市,英特尔工厂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中国出口创汇做出了重大贡献。截至2004年,英特尔公司在外高桥保税区的累计出口总额已超过50亿美元,成为上海价值最高(以美元计)的出口基地之一。
大连工厂将是全球性的生产中心,它的全球地位将提升大连的作用。中国目前已经是亚洲PC市场的增长引擎,而联想已经收购了IBM的PC部门,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脑生产商之一;其在收购之前,就已经是亚洲第一的生产商。在市场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是个人电脑销售和因特网使用的最大发展市场,并将成为世界第二大半导体市场。根据WSTS预测,中国半导体市场2010年将上升到5,578亿美元。
借助制造优势和市场优势,大连的软件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成功将毫无疑问,并将借助、补充和加速大连港口优势的发展。
想知道更多关于移动办公方面的内容请访问移动办公频道。随时随地移动办公让您与工作零距离接触!
如果大家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者建议,可以在下面的意见提交区参与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