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始终是家长们关注的核心问题。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从艺术类的钢琴、美术,到知识类的英语、奥数,无所不包。宝贵的周末几乎总要有一天是陪孩子奔波于各种兴趣班,而孩子同样小小年纪就体会到疲惫和压力。
其实,孩子的教育重要的是素质、而不是技能。有些教育可以更加轻松、更加生动和丰富。
带孩子走进博物馆
海伦•凯勒曾经说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用第一天给我的家人,用第二天给这个喧嚣的世界,用第三天时间去博物馆。”
海伦•凯勒,以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向往光明的她选择了一个最直接又最有价值的方式来了解世界,用最短的时间达成愿望。
博物馆是一本厚厚的史书,又是一座长长的桥梁,这里承载着人类文化、艺术血脉传承的精华。这里,就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地、是文明火炬冉冉闪耀的地方,是海伦•凯勒对心中光明的渴望。它把世事万物浓缩成精华的遗迹呈现给世人,将属于自己国度的文明传扬给世界,又把世界各民族不同的文明融会凝结到一起。来到博物馆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享受的过程。
带孩子走进博物馆,带他去学习、带他去感受、带他去享受。
看庞贝展,带孩子走进第二课堂
“火山喷发的故事—庞贝古城”是2006年中国意大利年的收山巨笔,2007年2月15日至5月7日,中国的观众将有幸目睹轰动世界的庞贝遗珍。包含了众多学者考古与研究成果的《庞贝末日——源自火山喷发的故事》世界巡展,曾在意大利、比利时、德国、加拿大、美国、日本获得热烈反响。此次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的展出,以489件庞贝古城的文物,娓娓叙说发生在公元79年8月24日在火山爆发时庞贝遭到埋没前最后片刻的故事。
这是孩子们难得的融合科学、文化、艺术的生动课堂。
庞贝,曾经是古罗马一座繁华而喧嚣的城市,其经济富裕程度和文化发展水平不亚于同时代的罗马,然而却在1900多年前因维苏威火山的爆发而被火山灰深深地掩埋。火山喷发的壮观和人们绝处求生的惨烈,被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大普利牛斯的侄子小普利牛斯记载于信函,并流传至今。
这座几乎被人遗忘的消失的古城和临近的赫库兰尼姆古城、奥普隆蒂斯古城,在近200年来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中逐渐开始重见天日。近些年的挖掘研究不仅基于考古学,还综合了火山学、人类学等多学科视点,科学地分析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字记录,使得古城居民的逃难行为日渐清晰。随着大型建筑群遗址的发掘,珍宝、绘画和雕塑的发现,被火山灰所凝固的遇难者的遗骸的出土,这些掩埋在地下的荣华与瞬间陨落的历史一一重现在世人眼前。1997年,庞贝考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维苏威火山的喷发虽然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灾难,但这突如其来的破坏却将公元79年8月24日的那一瞬间定格在时间之河中,使古城免遭历史的洗礼,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当时的建筑、街道和器物,甚至是人们绝处求生时的惨状。与其他考古遗址不同,对于后人来说,庞贝所记载的,不仅是当时的风貌与文化,还有在庞贝末日所发生的、鲜活的故事。从遗址中挖掘出来的“文物”充分展现了庞贝人奔放的个性和整座城市欢愉的风情,令近2000年后的人类为之倾倒。
这就是庞贝,它以瞬间痛苦的毁灭为代价,它穿越了千余年的时空,它在告诉世人为什么要尽享生命之欢乐。
德国诗人歌德在游览庞贝后说:“在世界上发生的诸多灾难中,还从未有过任何灾难像庞贝一样,它带给后人的是如此巨大的愉悦。”而英国文学批评家泰纳则感叹道:“它是一座灰红色的城市。” 、“那时候的人,是用整个身体活着。”
这次难得的机会,在中国境内就能够近距离亲密接触庞贝古城的恢弘与灿烂,能够像那些亲历庞贝古城的人们一样感受到庞贝令人震撼的魅力,感受灿烂的意大利文化,享受非凡的时空之旅!
给孩子的特别订制
在世界大的博物馆,比如卢浮宫,一直很重视针对客户群的细分去订制产品,让不同受众在其中都会有所得。
而在此次的庞贝展中,为了带动整个家庭参观博物馆,利用博物馆的教育资源接受艺术熏陶,世界艺术馆还特别开展名为“‘亲临’火山爆发“的主题家庭亲子活动,通过艺术活动认识庞贝经历火山的历史过程;通过听讲解和参观,鼓励孩子们将学到的知识填写在所发放的问答册页上,美术作品可留世界艺术馆,并在活动室进行展示;请小朋友用笔书写参观感受,主题可以是庞贝的畅想或参观日记。
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此次的特别设计,颇得家长和孩子们的好评,也为展览的发展积极探索广阔发展之路。
别再迟疑,带孩子去看展览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