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裁定:升级成本岂止是金钱
编者案:前几天收到克丽老师发来的一封邮件,说了她对电子产品的怀旧情节,她这样写到:“我的电脑又重又厚,用了5年多,但就是喜欢,新的好的产品我都用过,但用不习惯又换回来。我的手机也是这样,一款手机用了快4年,现在漂亮的、超薄的、6英寸大屏幕的我都用不习惯,又换回来了。我问我自己这真的是老了吗?怎么不喜新厌旧了呢?只是试新恋旧了呢?不升级吧不行,升级除了产品外还会带来很多非金钱成本。
克丽老师说的这些问题其实是广泛存在的,并非所有的人都是数码发烧友,也并非所有的人都对新鲜的电子产品感兴趣,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电脑、手机、相机、家电等,只是一种工具或者玩具。面对更新越来越频繁的电子产品,应该如何看待升级周期问题。本期每月裁定,我们就邀请CBSi(中国)终身总编刘克丽女士与笔者一起讨论这个话题,笔者为PChome执行总编王学刚。
话题一:刚需和学习成本
正方:王学刚
真正硬性的刚需并不多,但通过新技术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好,所以从必要性方面来说还是有的。比如大家都用微信了,你还一个劲儿给别人发短信,费钱且不说,沟通起来也不是太方便。当一个应用成为了主流,也就是刚需了。说到学习成本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人总要学习新的知识,而且有些知识是早学习早受益,特别在电子产品方面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像现在一些老年人也开始用微信了,这样可以方便地与子女沟通,开始可能有些吃力,但用习惯了,他们也觉得挺方便的。产品的研发与设计都是从用户角度出发的,除了个别产品的“反人类”设计以外,大多数还都是以用户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所以这样的学习并不难。
电脑学习哪家强?对于多数人来说,学习都不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反方:刘克丽
我这人特别笨,学会了还要忘,如果哪个产品让我上手就会,准会搞定全世界的用户。如果让我学习另一种操作、适应另一种操作流程,需要应好长时间,很误事,搞不定的时候,我就放弃。所以我出差从来不敢带新设备,即使带也要把旧的带上。一种要学习很长时间的设备让我付出的时间成本太大。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强,但中老年用户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学习会变慢,从而让代沟进一步加深,隔阂变大。另外,新技术很多是国外创造的,标识是英文,对于不懂英语的用户来说非常不方便,一些专业词语的出现也让普通用户难以接受。新技术的出现不能打破以往的生活习惯。
话题二:数据迁移安全成本
正方:王学刚
这话题确实是个痛点,即使像我这样比较懂电脑技术的人,也出现过数据灾难,那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则更有可能出现了,而且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或大或小的有这样的事情。不过解决办法总是有的,现在的软件应用比过去容易得多,只要上网就能查到很多教程,也有越来越多的软件,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实现数据迁移。说云计算显得话题太大了,但其实谁都没离开云,我们的电子邮箱、QQ、微信等,都和云存储有关。随着云相关业务的渐渐成熟,用户使用起来会更方便,换个手机、电脑都可以轻松搞定。这一点可以看看苹果,每一次系统升级,数据备份都能自动保护好,即使不懂技术的用户,也不会出现丢数据的情况,微软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
对于普通用户,数据安全备份,这并不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反方:刘克丽
文件迁移太麻烦!这是我的直接感受。除此之外,新设备的各种文件迁移成本也太大,不仅仅只是时间成本,还有冒着我误删文件的风险,我为此真的误删了我救助的流浪猫咪们的照片,想起来我就伤心。所以我以后再也不敢轻易换手机了,或者先备一份再说,想起就烦,干脆不换了!我遇到这些问题,相信也有不少普通用户同样很难熟练掌握数据迁移技能,容易出现数据丢失情况。现在网络备份、云存储的安全性尚不够贴近用户,用户用着不放心。再加上维修网点管理不规范,送到外边做数据备份,个人信息可能外泄。
话题三:新产品的质量成本
正方:王学刚
不能说新产品的质量就好,新的旧的产品都有质量好与坏一说。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产品不一定要用到坏才会换,更换产品的理由也不再是因为坏了才换。新产品在材质方面会有一些新技术使用,不能说只有玉石、红木才是好材质,玻璃、塑料也能做得很漂亮。我理解的质量是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可以保证还使用,那么它的质量就可以算是很好了,而不单单以摔不坏、耐用为标准,这只是考量产品的一个方面。
无论什么时候,产品质量永远是最重要的
反方:刘克丽
产品好不容易换了,但新的质量未必就比旧的好。平板电脑特易误操作,就说是那无线局域网上网,不是爱掉线,就是到一个地方换一个什么鬼密码,再不到了人多的地方联不上,想起就烦。手机好些吧,2G时代非智能手机除了爱掉漆没别的,现在苹果也不例外。几年前3G时代,我自己被上了3G不说,电池要每天充电,还动不动误操作、死机。除了网速快之外,还不如像2G时候那样只掉漆好呢。
话题四:关于环境成本
正方:王学刚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而且不能回避的问题。目前旧产品的处理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以旧换新,由厂家处理;第二,捐献或者网上卖掉;第三,直接丢弃。就买卖来看,只要能够销售就说明市场还有容量,用户有需求。不管产品到了哪里,都需要进行处理。其实,用户购买产品时,价格里应该包括了回收处理的费用,国家应该立法做强制处理。在国外,旧产品处理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国内相关法律还不健全,而且违法成本低,这些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处理被淘汰的产品,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好的答案
反方:刘克丽
这个看上去最不是对自己有损失的理由,却是一个天大的理由。每年10亿电脑用户、50亿手机用户(还不算相机、白色家电等),只要淘汰五分之一的设备,就有12亿多部,能回收多少?有多少废电池在污染土地?我们每个人都在制造污染,或者潜在制造污染,地球的面积有限,可污染在无限扩大。另外,旧设备处理不好会出现隐私泄露,甚至会被间谍窃取相关数据。
话题五:关于智力成本
正方:王学刚
既然产品更新升级,能够还销售出去,就说明市场有需求,在市场经济下,就是正常的事情。先说PC类产品,有摩尔定律使然,每18个月就会有一次技术升级,电脑的更新时间已经确定。另外,电子产品不再只是商用、科技、家电领域使用,成为电子消费品,因此具有了快速消费品的特性,更新周期变短。用户每天与电子产品接触的时间变长,即使用时长增加,从而缩短了更新周期。综合来看,目前电子产品的更新周期是比较恰当的,未来部分领域的周期可能还会缩短。至于对与不对,快与不快,都由市场和用户说了算。
开发人员的智力浪费体现在每一个产品更新周期里
反方:刘克丽
我只说一个方面,从技术角度说一个事情,从而说明现在的产品更新周期太短了,可以说是一种智力的浪费。过去我采访过很多厂商说自己有多少专利,可是有70%以上的专利不会被买去使用, 从而失去了商业和利用价值,造成了智力的浪费,这只是技术。说到产品,20多年来,各种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每次升级都在上一版产品还没用到75%的情况下进行的。同时还增加了好多功能,像我恋旧一样,学习成本、时间成本、迁移成本、误删、误操作损失……这些都是顾忌的地方,但不买又落后,买了不仅只是浪费用户的钱,更是人类自身资源巨大浪费。
结束语:
笔者与克丽老师就五个话题进行了讨论,我还是认为用户的需求是产品升级换代的根本,这个不能被厂商所绑架,而社会的进步也需要技术推进,用户的每一个行为都可能改变世界。引用克丽老师的一段话作为文章结尾吧:“如果数码产品不升级也不行,如果不升级我们现在不可能用上微信等这样方便的应用,而升级又有上述的困难和问题,但愿像我这样恋旧的人多些造福地球土地,开个玩笑。结论是我一直的价值观:适度开发人类文明是对地球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