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镜头:“STM小痰盂”看数码时代50标

PChome | 编辑: 吴舜麟 2015-06-11 05:00:00原创

但是有一类镜头玩相机的人们都会愿意去拥有,就算使用频率降低了也会把它安安稳稳的放在自己的防潮箱中作为收藏。它就是50定(俗称标头)...

【PChome数码影像频道】玩相机,并不在意相机有多好,而是更喜欢哪类镜头。当然,对于镜头的喜好,每个人由于拍摄题材与拍摄习惯的不同、也都大相径庭。但是有一类镜头玩相机的人们都会愿意去拥有,就算使用频率降低了也会把它安安稳稳的放在自己的防潮箱中作为收藏。它就是50定(俗称标头),也许是市场上保有量最大的镜头。

笔者今天会选择这个话题不仅是因为标头的用户基数大,也是受到标头最近比较火热的影响(开创国产先河的永诺自动50标与佳能新一代STM版50mm F1.8先后面市)。不过在谈新一代的标头之前先要普及一下知识,“标头为什么称之为标头”。这要追溯到135mm规格的流行,而50mm镜头由于在135mm规格下其视场角及透视关系更接近人眼,不仅可以再现最自然的视觉效果、也更有真实现场感,所以被称之为标准镜头。

标头由于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光学结构也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从最初的COOKE结构到如今广泛采用的Double Gauss结构(双高斯),标头的经典在延续,画质同样在提升。不过近年来由于标头的发展在光学上已经趋于稳定,所以更多的会是在光学结构以外进行提升,比如驱动马达、放大倍率等。

佳能最新出的EF 50mm f/1.8 STM,简称“STM小痰盂”,和前任2代“小痰盂”相比镜头结构完全一致,而画质表现也没有不同,这并非表示佳能这颗新头没有诚意,而就像之前说的,标头在光学发展上已经趋于稳定了,但是采用STM马达、光圈叶片数增加到7、且放大倍率提升到约0.21倍,这样的提升对于拍摄体验来说更好了(快速合焦、近摄、圆形光斑)。

未来、标头还会怎样发展,目前来看再一次的光学结构变革不太可能,或者说1、2代内不会发生,而厂商们依然会在其他方面进行提升,比如50mm F1.2这样的顶级标头会有减小体积的可能,而镀膜、新的马达等依然会随着的厂商们的整体更新而更新。另外一点,防抖很有可能会被加入标头的镜片组中(也算变向的改变光学结构了),这样对于手持有了更高的出片率保证(35定都有了IS,50岂不更应该有?),毕竟标头不像超广总是伴随着三脚架的。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数码影像频道:http://dc.pchome.net

数码影像俱乐部:http://dcclub.pchome.net

数码影像官方微博:http://weibo.com/pchomedcdv

户外行摄频道:http://outdoor.pchome.net

户外行摄论坛:http://dcclub.pchome.net/forum/2

摄影器材频道:http://dc.pchome.net/lens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