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和马斯克成功的共同点竟然是它

PChome | 编辑: 潘玮哲 2016-07-22 19:35:00原创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到腾飞的时代,我们终于跻身强国行列,在各个领域都用数字去碾压那些老牌大国。没错,中国依靠人口红利优势成为发展中国家小组的带头大哥,但兴盛的背后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科技、艺术又或是思想革命,我们只关心数字上的增长,而忽略了那个关于“初心”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在那个想象力爆炸的年代,一切都充满可能

回顾历史,不论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还是四次工业革命,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一幅幅惊世画作和解放双手的发明,更多的是对想象力的诠释。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他没有想象力,或许时至今日光电效应也无法被解释,量子力学可能还停留在“拍脑门”的阶段,更别提像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这样的经典了。

那个,被风吹落的夏天。

人类缺失了想象力,或许牛顿会愤愤地吃下被风吹落的苹果,伽利略会毫不犹豫地支持地心说,爱迪生在第一次实验失败后会认为油灯更棒;人类的一切都将停止在肉眼所能看到、双手所能触摸,以及比较思维中。倘若历史被改写,我们甚至无法想象这样的人类社会将会是什么模样。

你有多久没有问过为什么?

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在贸易社会中,这也间接地决定了有些企业的基因是实现想象力,而另外一些企业则是根据已经存在的科学生产。笔者认为这便是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模式不同,前者可以总结成第一原理思维,而后者则是比较思维。

今天笔者不是来聊2300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第一原理理论,而是辩证的来看第一原理思维与比较思维之间的差异所引发的产品差异。硅谷传奇之一的埃隆·马斯克认为普通人思考问题是从表象事实出发,然后经过推理、比较,最终按照别人已经做过了或正在做的方式去做。这样的结果只能产生细小的迭代发展。而第一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直接看到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看,这无疑需要耗费大量脑力,但是结果将更有远见。

“人间大炮”在想象力上比超高速火车还要先进

好比埃隆·马斯克宣布要建设时速一千二百公里每小时的超高速火车,多数人认为这是白日做梦,因为人类根本还没有做出过这么快的火车,从表象上来看埃隆·马斯克是在口出狂言。而对于埃隆·马斯克来说,他的SpaceX公司可以竖着发射火箭,自然也可以横着发射火车,这在物理上是讲得通的。换句话说,基于埃隆·马斯克的想象力,从物理学底层规律来看,时速一千二百公里每小时的超高速火车是可以实现的,只是我们需要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

禅修可以锻炼内心和思考力

乔布斯生前也有过类似的观点,他曾说:“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你身边被你称为「生活」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那些并不比你聪明的人造就的。你可以改变生活,影响生活……有人认为,人生有命,你只要按照命运的安排过日子就可以了,不需要留下自己的印记。你必须抛弃这种错误的观念,一旦你认识到这点,你的人生将变得不同。或许只有拥有强大的内心和思考力,并通过大量的训练,才能获得看清本质的力量”。

乔布斯虽不是技术大神,但他却拥有惊人的想象力与偏执,他想象电脑可以用图形界面取代DOS命令。手机可以突破实体键盘的束缚,从而用手指去滑动。最终在他的坚持下这些都成为了现实,并改变了人类PC与手机的发展轨迹。

讲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提出反面的意见,毕竟伟大的公司已经把简单的想象力都实现了,那复杂想象力的实现又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何不通过比较思维积累财富后用于第一原理思维的创新?

科技进步再也不是丑陋的借口

实际上不论哪一种思维,创造的关键离不开想象力。即便是在各行业都出现功能创新瓶颈的今天,品质创新依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助推剂。正如凯文·凯利在《科技想要什么》里所写到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从总体上看,它的美感将逐年提高,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技术元素某些部分的华丽程度将与自然界的壮丽媲美。”凯文·凯利将美感视为技术圆度进化的方向之一,而现如今科技的发展也确实正逐渐与艺术交融,而艺术的本源则正是来自想象力。

好比说我们现在的手机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升呢?乔布斯让手机进入到触摸时代之后,再也没有颠覆性的创新,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拥有一副乔氏正脸。我们如何发挥形象力去改变比较思维下的手机呢?答案很简单,用美感去审视,用想象力去创新。

在乔氏正脸下的手机,屏幕边框的黑边是影响整体美感的。我们想象一款屏幕与现实没有边界的手机应该是什么样子,然后通过物理学来完成它。目前全球只有两个品牌实现了美学与科技的结合,在中国成功实现无边框手机的品牌是努比亚。

视觉无边框是现阶段最接近无边框的设计

早在2015年努比亚就推出了“无边框”手机Z9,它采用了aRC(arc Refactive Conduction)即弧面折射传导,简单的来说就是通过光线的折射让人眼察觉不到边框的存在。而在2016年推出的Z11上,努比亚继续改进该项技术,整机重量、厚度、折射角度都得到了改善,“无边框”效果更佳。但它仍然是一部有边框的手机,当我们在特定角度来看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那极窄的边框,这是因为要保证手机跌落时的安全性。就目前的屏幕技术来看,想做到绝对无边框很难,但努比亚通过对美学的不断追求,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努比亚是一家充满想象力的公司,除了无边框ID这一创新外,它还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不可能”。

厌倦了平面滑动操控,可以试试Fit边缘交互新方式

当触摸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交互方式时,努比亚推出了FiT2.0功能。简单的来说,基于努比亚的“无边框”设计,消费者多了一种边缘手势的操控方式。消费者可以在屏幕边缘滑动、单手握持、双手握持,从而完成像屏幕亮度调节、音量调节、程序切换、截屏、拍照等操作。通过Fit2.0的交互方式,消费者不仅可以单手操作手机,还可以拥有比指尖触摸更快更酷的交互方式。

手机摄影已经不局限拍的美,更要有功能性

摄影是努比亚品牌创立之初至今一直主打的功能,相比其他手机,努比亚在摄影方面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创始人之一的里强是一位摄影界的“老司机”,它的想象力在于让努比亚成为手机中的单反机。基于这种想象,努比亚成为第一台可以拍星星的手机,由手机拍摄的银河照片还被收录到北京天文馆。

照片来自著名摄影师潘南,摄于北京

不仅如此,如果你对生活充满想象力,使用努比亚手机还可以一键拍摄延迟摄影、光绘摄影,体验过去只能用单反相机拍摄出的创意摄影,这一切都是基于努比亚NeoVision6.0的功能,让普通人的摄影想象力变为现实。

在一个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单纯的摩尔定律逐渐无法满足人们内在需求的时代,大家都在拼命讲故事,而让产品或服务情怀落地的砝码之一,无疑是那些美好且不突兀的设计。正如乔布斯所说:“如果你把电脑设计师当作艺术家,他们肯定更愿意将自己归为可以批量生产的艺术形式,就像唱片,或者像印刷品,而不是传统的美术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媒介向众人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而我们的媒介就是科技和制造。”

科技圈从来都不缺乏想象力,而那些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实现并普及的公司才是真正让人尊敬的。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