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MAX作为小米的第一款车,整体完成度非常高,即便还有一些小小的不足,但总体依旧是瑕不掩瑜的状态。
“这是一台适合年轻人开的车。” —这是我父母乘坐小米SU7之后给出的评价。
“想换车了,把我那破3系换了吧,这多帅啊!” —这是我老婆乘坐小米SU7之后给出的评价。
“这车开起来,让人上瘾!” —这是我驾驶两天小米SU7之后给出的评价。
作为一名2021年6月提车的比亚迪汉EV车主,我似乎也到了大家口中换车的“三年之痒”。恰巧这个时候小米的三年之约也交出了答卷。于是在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借“职务之便”体验了刚刚提回来的小米SU7 MAX创始版,并带着家人一起试乘感受这辆年度最佳话题车款。
首先我必须要说,小米SU7的热度真的是超乎我的想象,在周末的两天时间里,不论是将车停在路边还是行驶在路上,都会吸引路人和其他车主的目光。
就连我停路边临时去个厕所的功夫,回来时车边已经围了十多人驻足观看、拍照;开在路上也会有其他车主降下玻璃打招呼并询问驾驶感受;尤其是在年轻人为主的三里屯地区,小米SU7吸引到的目光并不亚于超跑,可见这一次的小米SU7是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全次元破圈。
外观&乘坐:好看,但适合小家庭开
先简单聊一下外观和乘坐感受,尤其是外观设计,我相信这是小米SU7最具争议的部分。
我个人的看法就是:你可以说TA像,但绝对不能说不好看。
而且这个外观对女性的杀伤力实在太大了,我媳妇在看过实车后就一直嚷嚷着“好看!想换车!”围观路人里的绝大部分女性也对其外观非常认可,不知道是该夸小米的设计出色还是保时捷的设计出色。
小米SU7在首发的九款配色选择以及整体车型的轮廓方面都透露着雷军对于这款车的期许。我这一次驾驶的是寒武岩灰配色,在阳光下呈现出的是一种深海的墨蓝色,在现有的所有车型配色中都不太常见。
内饰部分是创始版搭配好的红色内饰,NAPPA皮+Alcantara并辅以黑色的木纹和随处可见的悬浮设计,非常符合我个人的座舱喜好。在与围观路人聊天时也询问过他们对于车型和内饰的看法,均表达出了类似的看法。
乘坐感受方面,前排的座椅质感很柔软,包裹性也很好,主驾侧的腰脱在转向时会提供对应的充气支撑。初体验时会觉得有些突兀,但习惯后反而会喜欢上这种包裹感,确实可以避免身体侧倾,从而更好控制方向。
后排部分,小米SU7在车长和轴距数据方面均优于比亚迪汉EV,后排乘坐空间却不如比亚迪汉EV那么的充裕。父母在乘坐时还表示后排座椅比较低,对于膝盖后部的支撑不足,长时间乘坐有些不适。
操控&驾驶:轻盈、明确、加速猛
接下来进入主题,聊聊驾驶感受。
先说电耗,在开车的两天时间里分别行驶了市区和高速路段,总里程300KM,具体数据行驶数据我列在表格中方便参考。
测试开始前
测试结束时
从实际的消耗数据来看,小米SU7 MAX所采用的100度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感觉整体水分比较大,官方标称的CLTC工况为750km,但实际充满电后的预估里程仅为567km。最终结算时也要比实际驾驶里程多出150km左右,且驾驶过程中仅有三次Sport+模式短暂加速,这个行驶数据并不算优秀。
比亚迪汉EV电耗数据
我个人属于加速比较柔和的那一类司机,驾驶前驱单电机版汉EV时的百公里电耗为14.4kw,根据77度电池来算也有550km的预估里程,所以即便抛去单/双电机差异,小米SU7 MAX的里程达成率都不高。
在驾驶质感方面,小米SU7 MAX的调教非常出色。
方向调教非常轻盈,指哪打哪,有很清晰的操控感。电门几乎无延迟,随踩随有。尤其是0-100加速,绝对是“车在前边飞,魂在后边追”。恐怖的加速能力真的让人有些忌惮,市区里实在找不到对应的使用场景。不过Sport+模式的中后段加速能力却是很猛,即便是在100km/h的速度下继续深踩,依旧可以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并快速达到130+的速度。要不是道路限制,小米SU7 MAX依旧有很强的加速潜力。
高速时的风噪与汉EV的双层夹胶玻璃表现出的隔音感相近。不过根据问界M9车主@大潘的体验来看,小米SU7 MAX的高速风噪比较明显,不如问界M9。
底盘调教质感偏紧实,在经过一些铁路轨道路面时呈现出的底盘质感非常完整且可以缓冲掉大部分的侧倾。汉EV被吐槽的筷子悬架在经过相同路边是不仅可以感受到车身有明显晃动,且底盘割裂感很强;宝马3系略好一些,但也无法依靠悬挂区抵消侧倾。
在低速经过减速带时,小米SU7 MAX的悬挂则会比较硬,乘客会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弹跳感,恰巧在出停车场时排在前边的是一辆911,小米SU7 MAX呈现出的通过效果与其类似。
智能化座舱:无人出其右
最后来说说小米SU7 MAX的智能化座舱。
中央屏幕的交互流畅度和操作逻辑绝对是目前我见过的车型中感受最好的,没有之一,这也是小米作为手机品牌出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与IoT设备的联动则是进一步贯彻了人·车·家的理念,目前来看全行业只有小米和华为能做到这一点,不论其他品牌如何鼓吹,在米家和华为智选生态面前,都是弟弟。
硕大的HUD亮度非常高,即便是阳光明媚的天气下依旧清晰可见,这一点真的比我“上古时期”的汉EV要好太多了。
所以综合体验下来,小米SU7 MAX作为小米的第一款车,整体完成度非常高,即便还有一些小小的不足,总体依旧是瑕不掩瑜的状态。小米和雷军都非常清醒的知道这款车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就是热爱“小钢炮”驾驶感受但同时又要兼顾一些家庭使用场景的年轻人。小米通过灵巧的操控、迅猛的加速力、智能化座舱以及较为舒适的乘坐感受满足这群消费者的诉求,加之小米庞大的用户集群和品牌实力,小米SU7的成功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剩下的,就看雷总的第二款车产品力如何了,希望不要复刻小鹏的发展之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