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企业所得税法带来的信息化机遇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4-04 00:00:00转载 返回原文

一、以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全力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FY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此,分别实行了16年和14年之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得以废除,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法得到统一。 在“统一税法、统一税率、统一税前扣除、统一税收优惠”的“四个统一”的基础上,也对税收征管方式实行了某些变革,比如采用法人税制,实行汇总纳税等,所有这些变化对税收工作信息化建设无论在总体规划还是在具体业务技术上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以实施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全力推进“金税三期”工程建设 作为国家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税三期”按照管理、业务、技术三个“一体化”的总体要求,从管理创新、优化服务、规范执法、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为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作出了战略规划。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实施,从管理、业务、技术三个方面对“金税工程”提出了新的业务需求。 “金税三期”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网络条件下的国家税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金税三期”工程,就是要建立基于统一规范的应用系统平台,依托计算机网络,税务总局和省一级税务局集中处理信息,覆盖所有税种、税收工作重要环节、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并与有关部门联网,包括征收管理、行政管理、外部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一个平台,两级处理,三个覆盖,四个系统”。 “金税三期”的实现途径应该坚持走业务与技术相结合、内部与外部相协调、不同领域专家联合攻关的发展道路。“金税三期”的工作核心应该定位于建立高效的征管体系、科学的评估体系、优质的服务体系和严密的监控体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涉及业务与技术、征纳双方、部门内外之间等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金税三期”的工作核心就是要按照有利于管理创新、服务优化、行政高效、执法规范的工作原则,设计高效的征管体系、科学的评估体系、优质的服务体系和严密的监控体系,依托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全面提升税收管理水平。 二、深化应用信息数据,研究建立科学系统的税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相关研究的结果,就经济增长来看,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增长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目前,对于信息数据的分析水平,我们还不能估计过高;对于税收数据分析的目的、体系、方法、质量等还缺乏系统研究。我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税收数据分析的目标,就是要逐步建立以收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征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地区税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行业税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税收预警指标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系统的税收质量评价体系。 收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宏观税负评价、税种收入评价两大方面。通过利用税收收入总量、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税源经济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建立收入总量指标、增长速度指标、税收增长弹性指标等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各税种收入、宏观税负、税收收入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征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纳税能力评价、征管效率评价、组织管理评价三个方面。纳税能力评价就是要通过分析纳税人控管户数、生产经营收入、主要产品产量、企业经营利润、计税收入率、经营利润率、销售增值率、资产报酬率、盈亏比率、有关经济变量的增长率等数据,科学估算税源实有纳税能力,相应建立税源总量指标、税源质量指标、税基指标、税种收入能力指标等指标体系,利用样本推测经济总体纳税能力,为科学评价税收收入绩效提供依据。征管效率评价就是要通过分析税收收入与相关征管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收入与税务登记率、纳税申报率、税款征收率、征期入库率、欠税率、税款查补率、税收控管率、优惠政策落实率等之间的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征管水平提供依据。组织管理评价就是要通过分析税源结构、税收收入与税务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信息化建设状况等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收入与税务机构数量、税源管理人员配备、信息化装备等之间的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价税收组织管理提供依据。 地区税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地区税负评价、地区税种收入评价、地区征管质量评价三个方面。就是要分别以行政区域、经济区域为单位,从收入质量、征管质量等方面,加强地区之间的比较分析,从税源结构实际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地区税收质量提供依据。 行业税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行业税收负担评价、行业税收增长弹性评价、行业税收征收力度评价、行业经济规模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评价、行业经济效益变化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评价五个方面。 税收预警指标体系 主要包括行业税负预警系统、税种收入变化趋势预警系统、税种收入增长弹性预警系统、地区税收征管质量预警系统四个方面。就是通过分析税源数据资料的应税逻辑计算关系、报表数据勾稽关系、跨期数据衔接关系、生产统计与财务数据逻辑关系等,建立税收负担、增长弹性等预警指标,为判断税收收入是否正常提供依据。 在建立以上税收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还要逐步研究建立更高层次的税收政策效应检验评价体系,包括税制结构效应、优惠政策效应、税收改革效应等的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税收数据分析在税收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FY三、依靠科技,健全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更好地为税收工作服务

(一)建立健全规范的税收信息指标体系

建立健全规范的税收信息指标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税收分析的重要前提。目前,税收信息指标存在着体系陈旧、信息量少、数据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必须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构建规范完整的税收信息指标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税收基本信息,包括税款的应征、入库、欠税、缓税、减免税、退税等;税收业务基本信息,包括税收征管业务有关数据、增值税所得税等各税种专业管理有关数据以及出口退税管理有关数据等;税收分析档案基本信息,包括影响收入变动的各种因素、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税收数据、主要宏观经济数据等。对税务系统已有的数据,要分别从各类税收管理软件或“一户式”存储等信息资源中筛选整合;对于需要补充采集的数据,要提出明确的数据标准和采集要求,加强与统计、财政、商贸、金融、物价等部门以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衔接,建立稳定顺畅的信息来源渠道。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做到数据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并逐步集中到省一级。力争通过几年时间,建成一个涵盖经济与税收、宏观与微观、中央与地方的完备的税收信息库,更好地满足收入管理与分析监控的需要。

(二)建立健全严密的税收信息质量管理体系

严密的信息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各项数据真实准确的重要保证,是税收分析工作有效进行的基本保障。建立严密的税收信息质量管理体系我认为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要建立规范的信息标准。按照标准代码统一各项指标口径,防止信息重复交叉和使用中的混乱。二要及时准确地采集有关信息。按照统一标准录入、整合有关数据,减少因主观原因导致的信息失真。三要严格信息审核。对采集的信息进行逻辑和真实性检验,把好信息进口关,确保信息质量。四要建立高效的传输手段。充分运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成果,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和安全性能,保证信息在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部门之间顺畅安全地传输。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税收分析方法体系

一要进一步完善经常性税收收入分析方法,包括各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方法、时间序列趋势分析预测方法、回归模型建立方法等,主要用于判断收入形势是否正常、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指导组织收入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健全宏观经济税收分析方法,包括宏观税负、弹性分析方法、同业税负比较分析方法、纳税能力估算方法等,主要用于把握较长时期内宏观税负变动趋势,研究地区和行业税负差别的内在原因,更好地了解税源状况,为税制改革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三要充实微观领域税收分析方法,包括微观税负比较分析方法、税源管理预警方法等等,主要用于及时发现企业纳税申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发现征管薄弱环节,堵塞漏洞,挖掘潜力,促进和加强税收征管。在实际工作中,我认为,要综合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税收形势和税源状况开展分析。既要加强税收增减情况分析,更要加强税收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既要分析税收任务完成进度,更要分析宏观税负、增长弹性等征管质量指标;既要加强对税收增减变动的一般性宏观分析,更要加强对影响增减变化原因的深层次微观分析,并将税收分析与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相结合,促进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