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数字电视行业研究报告

互联网 | 编辑: 2005-02-03 00:00:00原创 返回原文

数字电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所谓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由二进制数组成的数字式信号,然后对数字式信号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储存、和记录,在信号的转换过程中也可以用电脑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

数字电视系统概述

1.1数字电视系统概述

1.1.1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电视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所谓数字电视,是将传统的模拟电视信号经过量化和编码转换成由二进制数组成的数字式信号,然后对数字式信号进行各种功能的处理、传输、储存、和记录,在信号的转换过程中也可以用电脑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

传统的模拟电视最大的缺点是:逐级放大的传输方式容易产生噪音,通过长距离传输后信噪比恶化,图像清晰度受到严重损伤,图像对比度产生较大的畸变,相位失真也造成色彩失真。此外,模拟电视还具有稳定性差、可靠性低、调整繁杂、不便集成、自动控制困难以及成本昂贵等缺点。

数字电视系统为改善声音和图像质量提供了新的方式,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传送信号的频率资源的利用率。电视数字化革命的必然性根源于它的相对优势:

1、 采用了先进的图像压缩编码技术,因而每套节目占用的频带窄,可以充分利用频道资源。

2、 图像清晰度高,音频效果好,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信号的信噪比与连续处理的次数无关,在传输过程中,不会降低信噪比,这和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噪音会逐渐积累不同,它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几乎可以无限扩大覆盖面。

3、 伴音质量大幅度提高。目前的模拟电视,伴音是单声道的,只有个别电视台刚开始试播双声道的丽音,而数字电视可以提供5.1的环绕立体声。

4、 数字电视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结构更加简单,成本进一步降低,可靠性比模拟电视更高。

5、 易于实现信号的存储,而且存储时间与信号的特征无关。

6、 由于采用数字技术,数字电视有利于实现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从而可以大大扩展服务内容。

7、 很容易实现加密/解密和加扰/解扰技术,便于开展各类收费业务,并且通过条件接收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用户的良好管理,确保了资金的有效回报。
 

上述电视数字化的技术优势,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相关企业,甚至是对于整个电子产业、广播行业,都意味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对于消费者而言,数字电视不只是图像更清晰、声音更逼真、屏幕更大及频道更多,而且集电视、电脑、电信的功能于一体,使电视的用途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成为千家万户进入信息高速公路的便捷通道;对于电视机厂家、电视台、电视制作和传播媒体而言,数字电视的出现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它所带来的电视市场的扩容潜力将无可估量,利用数字电视的交互特点,开展各项增值业务,将推动多种行业的发展。

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1.1.2模拟电视与数字电视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作为一种全数字电视,实现了电视节目摄、录、播、发、输、收整个系统的数字化,是对现有电视广播系统的整体变革。具体来讲,数字高清晰度电视采用数字摄像机、数字录像机等数字设备完成节目的制作和编排,电视台发射传输和电视接收机接收到的载波信号均为数字载波信号,电视接收机内部则全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的最大区别在于:数字电视载波传输的为数字信号,模拟电视载波传输的为模拟信号。因此,数字电视与传统模拟电视系统和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载波仍然传输模拟信号、仅在电视接收机内部信号处理电路上作部分数字化处理的数字化彩电相比有了质的变化。


 

 

模拟电视

数字电视

描述

采用模拟信号传输电视图象、伴音、附加功能等信号

采用数字信号传输电视图象、伴音、附加功能等信号

信源编解码

因为信号数据量不大,所以不存在信息编码压缩问题

电视信号数字化后,其信号的数据传输率很高,可达1Gbit/s,因而必须具有良好的数据编码压缩技术,这是数字电视首要技术难点

复用

无复用器,视频、音频信号分别传输

将编码后的视频、音频、辅助数据信号分别打包后复合成单路串行的比特流,这使数字电视具备了可扩展性、分级性、交互性、与网络互通性的基础

信道编解码调制解调

图象信号按行、场排列,并具有行、场同步信号、前后均衡脉冲等,并对视频信号有补偿处理。调制方式一般采用调频或调幅

因为有压缩及复用,因而传送时的信号不再有场 、行标志及概念。通过纠错、均衡来提高信号抗干扰能力,调制采用QAM、COFDM等新方法。而且同一种调制方法随着技术的改进,传输效率会得到大幅提高,每套节目所占的带宽会越来越小

特点

信号数据量少,技术成熟,价格便宜

信号不易在传输中失真,清晰度高。占用频带窄,例如PAL信道可播放四套标准格式数字电视。数字电视信号可方便地在数字网络中传输,与计算机具有良好接口,或许数字电视今后象计算机一样具有插板结构、可进行系统升级。


数字电视的主要传输方式

1.1.3数字电视的主要传输方式

根据不同的传输信道,数字电视可分为三种不同的信号传输方式。

1、卫星数字电视

卫星数字电视通常采用键控移相调制QPSK(Quaternary Phase-shift Keying),其调制效率高,要求传输途径的信噪比低,适合卫星广播。卫星数字电视是数字电视得到最早应用的技术,卫星传播方式覆盖面广,接收设备成本也不高,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和卫星直接到户的接收方式已经相当普遍。

2、有线数字电视

有线数字电视通常采用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其调制效率高,要求传输途径的信噪比高,适合在传输环境最好的光纤和同轴电缆中传输。利用有线网相对较好的传输环境,数字电视在有线网中传输可以得到更高的效率,在具备双向传输的有线网络里,可以开展多种数字电视交互业务。

3、地面数字电视

由于地面传输环境复杂,信号在传输路径上有建筑物等遮挡造成信号回波反射,技术实现难度相对大。同时这也是国际上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最不统一的领域,目前有北美、欧洲和日本三种不同的地面传输体制,相互不兼容,并均提交成为IEC标准。而在国内清华DMB-T标准和交大的ADTB-T标准之争,也成为原来预定在2004年年底国家地面传输标准推出一再推迟的主要原因。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原理图

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原理如图:


 

图中,在音频和视频信号从模拟转换成数字后,它们被压缩。数据信号可能包括电子节目指南EPG(Electronic Program Guidance)、业务信息SI(Service Information)等的数据信号,与压缩后的音频和视频信号一起进行数据拼接。在信道编码之后,数据流被调制,然后经过卫星、地面和电缆进行传输。


数字电视行业国际发展状况

1.2数字电视行业发展状况

1.2.1国际发展概况

1996年4月,法国开播了第一个欧洲商业化数字电视广播,此后不久,世界各地的广播电视机构相继开始了数字电视广播。到1999年6月欧盟数字电视市场价值已经超过20亿欧元。在1997年12月~1999年6月期间,欧洲数字电视收人增长超过一倍。

英国在1998年11月开始数字地面电视商业广播,其用户在2000年底已经达到101万2千。英国天空广播公司(BskyB)在1998年7月开始卫星数字电视广播,到200(年底用户已超过500万。

法国数字电视用户自1996年以来年均增长率157%,数字电视用广已占所有电视用户的10.3%。

意大利自1996底以来年均增长率为220%。

西牙数字电视的用户1999年6月已经超过100万户,前一年的增长率接近300%。

德国1999年6月数字电视的用户已经达到85.5万户。

众所周知,日本曾经在模拟高清晰度电视研究和应用方面领先于全世界,使用MUSE制式的高清晰度电视卫星广播系统仍然在运行中,并且已有70万的用户。日本在1997年开始卫星数字广播,1999年下半年开始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日本政府电讯部官员日前宣布,到2011年全国范围内的所有电视台都将采用数字信号发送,彻底结束模拟信号发送的历史。由此可见:数字电视在世界范围内的供需数量上已有很大的增长,数字电视市场已经全面启动。

据调研机构iSuppli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在未来四年内,全球数字电视的出货量每年将以44.5%的幅度递增。到2008年,全球数字电视出货量有望从今年的1990万台增至8660万台。

全球数字电视销售额也将从2004年的314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628亿美元。iSuppli表示,推动全球数字电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各国政府的提倡和高级电视技术的出现。如液晶电视、等离子、硅基液晶(LCoS)和数字光处理(DLP)等。

据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北美市场上的数字电视出货量将占全球数字电视出货量的43%。而且,在未来今年内也将引领全球数字电视的普及,其次是欧洲和日本市场。

与此同时,数字电视的普及将进一步刺激全球电视芯片的销售额。据iSuppli预计,2004年全球数字电视芯片的销售额有望达到13亿美元,而2008年将达到49亿美元。其中主要以解码器、解调器和视频电路等。

国内发展简介

1.2.2国内发展简介

中国在数字电视领域一开始便与科技先进国家保持同步。中央电视台1995年开始利用数字电视系统播出加密频道,利用卫星向有线电视台传送4套加密电视节目。1996以后,省级电视台逐步使用数字压缩技术进行卫星电视节目传送覆盖,一个卫星转发器上可以转发5套电视节目,所使用的传输标准是DVB-S/MPEG-2。现在所有的省级电视台都利用卫星向全国传送节目,原来使用模拟方式上星的省级电视台都逐渐转到数字方式。1998年底,中国广播卫星公司建立起直播卫星广播试验平台,将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台的上星节目全部集中起来,通过1颗卫星上的四个转发器以数字方式向全国传送。

80年代后期,在日本刚刚开始进入下一代高清晰电视的研究时,中国即紧跟其后,1989年即启动“高清晰电视软科学研究”,并制定了“两步走”的产业化规划:第一步,在两年内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建立一套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第二步,进行高清晰度电视的试播,尽快建立相关的产业基础。在前两步基本实现后,有关部门又提出第三步规划:密切关注研究开发势态,以便及时确定我国高清晰度电视的制式,也就是标准。

2003年广电总局发布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并首批确定了北京、上海、广州等33个试点地区。根据时间表,我国数字电视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分阶段逐步实施办法,2008年我国主要城市将完成数字化过渡,北京奥运会将采用数字信号转播。2015年将全面停止模拟信号的播出,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全面实现数字化。

2003年12月22日,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广电总局正式提出将2004年作为“数字电视年”和“产业发展年”。根据广电总局制定的发展规划,2004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市场要发展到1000万,2005年达到3000万。

然而现实情况令广电总局显得有些尴尬。2004年底全国数字电视机顶盒用户据统计仅为40多万户,而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则是16.8万户。机顶盒总销量为13.1万台。即使在经济发达、数字电视项目启动比较早的城市中,例如上海、北京、深圳等,也仍然面临着2万用户的发展瓶颈。而同时,强制实施本土数字电视标准的努力并没有收到成效,由于这一标准的发布时间一再推迟,很多中国本土企业开始考虑采用国外标准。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各方均不敢贸然投入,致使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

内容提供方面,2004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下属、负责数字电视业务的风云传播有限公司宣布,8月9日由央视制作的两个奥运频道、两个影视剧频道、1个音乐频道和1个世界地理频道正式面向全国开播。但这些付费频道目前只在上海、重庆、福建等几个少数地区实现了落地。

为解决困扰数字电视中的机顶盒推广“2万户”的问题,日前国家广电总局发起学习青岛推广数字电视经验的活动,“青岛模式”在一段时间也成为各地市仿效的范本。所谓“青岛模式”,即以小区为单位,在推行数字节目的同时全部停止输送模拟信号,为了使用户能平稳过渡到“数字时代”,每户可以免费获赠一台机顶盒,每个用户只需要为此每月多付10元钱(青岛用户原来只需要交12元的有线电视收看费,转换为数字电视后需要交22元)。青岛不像别的地区是通过出售机顶盒实现自然、自愿、分散的转换,而是通过逐区域全部切断模拟信号的方式完成由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青岛模式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机顶盒是免费赠送的,一个机顶盒的成本按500元计算,这笔钱不是小数,这笔资金是由政府、运营商和网络商三方共同出资垫付的。

发展趋势分析

1.2.3发展趋势分析

广电总局将2004年作为“数字电视年”和“产业发展年”,虽然没有达到预期,并碰到种种困难,但随着2005年初数字电视传输的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可以预计2004年成为了该产业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的起跑年。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市场形势图(截止日期:2004年12月24日)



 

蓝色 已经上马欧洲DVB-T标准
红色 已上马或已经确定采用清华大学DMB-T
粉红色 有用清华DMB-T的意向
浅蓝色 有用欧洲DVB-T的意向
白色 尚无上项目的计划

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将颁布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未来一年我国数字电视市场将产生如下一些变化:

一、数字电视的国家标准将颁布

早在2003年4月1日召开的首届中国高清晰电视产业论坛上,信息产业部官员就曾经透露我国数字电视标准有可能在今年出台,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到今天2005年1月为止标准还没有颁布,时间表一拖再拖。由于广电总局在《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明确提出,2008年主要城市将普及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商用播出,北京奥运会将以数字HDTV方式向世界转播,而这留给我们的仅有3年多一点时间。这就要求必须在2008年前使我国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现在看来这个目标的实现是非常有难度的。

数字电视标准主要分为信源标准与信道标准两部分,信道主要有卫星传输、地面无线传输以及有线传输三大类。其中,地面传输标准因为干扰强而技术难度最大,其次是卫星直接广播标准,然后是干扰较小的有线电视标准,最初有5家研究机构参加地面标准的研制,现在只有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两家。在我国,3亿多电视用户中约1亿为有线电视用户,2亿多主要通过无线传输来接收,因此有线标准、地面无线传输标准相对于卫星传输标准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市场。我国数字电视标准有关信道方面的部分由国家广电总局负责,目前已经基本成熟,而有关信源方面的部分则由信息产业部负责。

机顶盒进入快速发展期

二、机顶盒进入快速发展期

目前,在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发展过程中,机顶盒已成为影响发展的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付费频道的开播,机顶盒即将进入大面积推广普及阶段。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规划,到2005年,数字电视用户要达到3000万,今年数字机顶盒用户要确保发展100万。按照每个机顶盒平均1000元计算,3000万机顶盒用户将带来300亿元产值,而今年100万户的数量就可带来10亿元市场。目前,我国机顶盒生产相关企业在50家上下,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国有30~40个试验网,企业供应机顶盒有十几万台,长虹宣称其机顶盒年产量已达300万台,TCL也有几百万台的OEM生产规模。

据信息产业部资料,目前全国数字机顶盒用户数不足40万,基本都处于试用状态,成熟的大规模应用仍未展开,而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预测,2004年我国数字电视机顶盒市场将会快速起步,下半年将会出现市场需求激增的态势,这个预测同样也没有实现。

目前我国在机顶盒方面仍面临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标准问题。由于我国在数字电视方面的相关标准仍悬而未决,这给机顶盒的生产和供应造成极大问题,估计一旦2005年国标确定,我国机顶盒行业将进入大规模生产时期,估计明后年将可能成为我国机顶盒行业的鼎盛阶段;第二个是核心技术问题。在核心技术方面,国内生产企业目前基本无优势可言,芯片基本需要进口,这方面突破起码还要一年以上。不过这方面的影响相对于标准的影响还是要小一些,毕竟传统上我国IT产品的芯片基本上都是进口的,短期内难以形成突破。

用户对数字电视产业的反作用开始显现

三、用户对数字电视产业的反作用开始显现

一个产业的发展本质上需要消费者的认同与支持,消费者的反馈对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巨大。作为一个数字电视的消费者,主要关心的不过两点,一是价格贵不贵,二是内容好不好,目前看来,相对于价格问题节目的质量更为重要。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2004年我国要开播10套以上付费影视频道和若干套有线数字广播节目,力争发展数字机顶盒用户100万。这也就意味着将有百万用户付费收看,这批用户的反映对于我国数字电视的后续发展至关重要,这方面的反映估计2005年下半年将会逐步显现出来。

内容方面,广电总局明令不得播出商业广告,但是这并没有保证节目的可看性,只要节目的可看性很强,无疑将会有大量的用户购买。另外,目前我国还没有严格界定在数字电视播出的版权,包括版权内容,这也将会影响到播出节目的质量。在收费方面,估计未来国内的有线数字电视收费方式与西方一样,进行分层服务,打包收费。电视台将播出的节目分为基本层、付费层、记次付费点播层等等,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播出和收费。另外,费用方面还有一个机顶盒的费用问题,目前一个机顶盒的成本在500~1000元之间,用户购买的价格会更高,这已经接近于一台普通的彩电了,因此运营商是以有一定的利润空间销售,以成本价销售,还是免费赠送,对于消费者数量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新的投资主体将逐步进入

四、新的投资主体将逐步进入

据有关机构预计,国外到2005年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美元,电视收视费、视频游戏和以电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的年收入将超过600亿美元,电视商务的年收入将达到450亿美元。在国内,仅仅设备制造市场每年就将带来数百亿元的规模,而整个产业链从节目制作到终端用户的增值服务估计未来几年每年将有近千亿的市场机会。这种市场机会,无疑将带来新的投资的主体的介入,虽说数字电视我们现在的认识已经比较多了,不过大家真正关心数字电视产业也就是从2003年开始的事,经过市场培育该行业将产生许多新的机会并吸引更多的资本和投资主体介入,但现在还没有营造好适宜投资的环境,这也是管理层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

在数字电视行业产业链上,产品制造行业已经完全市场化,内容供应行业短期内开放的可能性不大,新的投资主体关注的可能还是有线网络传输行业。由于网络传输行业属于一种特殊的传煤产业,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在投资消费上都有一定的限制,我国也不例外。2001年“中办[2001]17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在融资方式上,除新闻媒体由国家主办经营外,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广电集团的新闻宣传部门可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部门融资,其经营部门经批准可以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发行集团、电影集团可以吸收国有资本、非国有资本及境外资本。我国地方的有线网络大多隶属于地方的广电集团或广电部门,按照文件要求,其经营部门经批准可以通过集团控股方式组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融资,由于没有限定国内融资的具体渠道,不排除改制成功后上市融资的可能。这使得国内新的投资主体进入成为可能。

如何更好的解决数字电视推广中面临最大的机顶盒普及成为整个数字电视产业链急需解决的重点,引进大量资金可以解决前期的投入问题,但改变现有体制,考虑到风险非常之大,外部资金进入的环境还很不成熟。

当前数字电视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4当前数字电视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压力。按照前面的测算,在未来15年左右的时间内,有线电视运营商和节目制造商将要投入网络改造资金和设备改造资金及节目制作资金近万亿元,平均每年有近千亿元。如此大的资金缺口如何解决?因此,如果没有国家从政策和渠道上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来就是由地方投资的电视网络将更难以整合。所以许多有线电视网络上市融资的意愿也十分强烈。

二是各自为政现状很难立刻解决。这是一个老问题,由于资产所有权的问题无法一时解决,所以这个现状还将延续,这也是推广数字电视业务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共同将蛋糕做大是广电的突破思路。

三是标准久拖不决带来消极影响。我国的卫星、有线数字电视传输标准已基本明确,但只有把最复杂的地面传输标准确定下来,跟数字广播有关的其余100多个标准才能最后确定。采用何种地面传输标准对厂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谁也不想浪费钱,所以这也对数字电视的发展进程形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四是节目源不够丰富。最大的问题是节目源不够丰富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前面我们提到资金投入最大的是节目制作问题的原因了。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那么数字电视的意义就大打折扣,没有最终用户的消费需求和热情,这个产业就面临许多困难。而且,我国的网、台分离导致的利益主体不一致也将加大这个问题。我国的节目制造商一直走与电视台直接合作的路线,电视台在产业链中占绝对垄断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节目提供商的利润始终被压得相当低,根本没有谈判的筹码,国内节目播出收益比率中,制作方往往只能占到5%到10%的收益。

五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假设有了很丰富的内容,可能我们还没有养成数字电视的消费习惯,对于低收入用户而言,甚至还没有这个消费能力,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它会导致有效消费不足,此外还会导致推广费用很高。综合起来看,数字电视前景是光明的。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考察其景气程度还是应当看业务发展的情况和用户对消费的满意程度。显然,数字电视的发展还需要一些时间和市场培育过程。

六是中国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是把由模拟电视转数字电视的技术升级,和由免费电视转型付费电视的产业化这两件事合二为一的。而在逻辑上,二者本身没有天然的同步性。我们忽略了后一种转型可以独立于和制约前一种技术升级。

数字电视产业链分析

1.3数字电视产业链分析

数字电视的发展显然将对诸多相关设备提出新的需求,因此数字影像设备业、网络设备业、电视设备业、数字终端业都蕴藏着巨大机遇。下面是我们对产业规模的估计:

1、数字电视机

我国有3.5亿台电视机,理论上他们都需要更换成数字电视。一台电视机价格假设2000元,那么理论上市场规模是7000亿元。

2、数字机顶盒

一台机顶盒的价格是800元左右,它起到对用户需求进行解释的作用,理论上每个用户都需要一个,这样它的市场容量就是2800亿元。

3、网络双向改造

如果将1亿有线电视用户的网络改造成双向线缆,按照平均每用户1000元计算,市场规模是1000亿元人民币。

4、数字化设备

主要包括演播室设备、摄录设备、制作设备、流媒体设备、网络管理设备等等。按照国际经验看,这些设备的需求应该是双向改造的两倍左右,因此其投入在2000亿元左右。不过可惜的是国内厂商目前在这个领域相对处于劣势,很难获得多少市场份额。

5、节目制作

按照国际惯例,这个市场需求是数字化设备硬件等投入的4倍,因此节目制作的市场容量应当在8000亿以上。

综合看,考虑到数字电视机和机顶盒有交叉,即许多模拟电视将采用带数字/模拟视频转换接口的方式完成改造,假设50%的用户采用机顶盒方式来收看数字电视。因此设备类投入实际上是在9000亿元以上,整个市场的新容量就在17000亿元以上。当然,这是理论上的容量,而且这么庞大的市场实际上是要在15年左右的时间来消化的,所以平均每年的设备类需求为600亿元左右,包括节目制作在内的市场容量则是1000亿元左右。

不过,受惠最早的应该是数字电视接收机和机顶盒设备,毕竟首先需要的最直接的就是这些设备。当然,数字广播发射设备和流媒体设备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因为我国有4000多个有线电视台,理论上他们都要进行数字发射改造。此外,数字射频相关器件的需求也会大幅度提升。

数字电视快速发展的最直接受惠者是有线电视运营商,其无可替代的区域垄断价值将得到更充分体现。广电总局在2004年初的CCBN大会上明确提出:2004年要开播10套以上的付费影视频道和多套有线数字电视广播节目、多种增值业务、打出品牌、站稳市场;初步建立有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新体系和运营新模式;到2005年底前付费影视频道达到50至80个;全国有线数字广播节目达到150套左右;数字机顶盒用户达到3000万户;初步形成导向正确、品牌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的付费广播影视消费市场。

业务的快速发展将直接提升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业务收入。据了解,在竞争激烈的美国,该行业60%的新增收入来自新业务,包括互动电视、数据广播、增值业务、高速宽带上网等。新业务的开展对于我国处于垄断地位的有线电视运营商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的,只要业务推广开,收入和利润自然会大幅度增长。

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数字电视时代的到来将促进有线电视收视费的逐步提高,并使付费电视大发展成为可能。一方面,我国的收视费用将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而提升;另一方面,按质和量论价,数字电视只会提升有线电视收视费,因为技术资金投入、节目内容和收视效果都比模拟电视有质的提升。

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附表一: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为推进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加快建立有线数字电视技术新体系,根据《广播影视科技“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国家广电总局2003年发布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

一、地域划分

除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外,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

东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海南、四川、安徽、江西、广西、河南、河北、山西、陕西、辽宁、吉林、黑龙江。西部地区包括 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甘肃、内蒙古、云南、贵州。

二、时间划分

分2005年、2008年、2010年、2015年四个阶段。

三、过渡计划

第一阶段:到2005年,直辖市、东部地区地(市)以上城市、中部地区省会市和部分地(市)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省会市的有线电视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第二阶段:到2008年,东部地区县以上城市、中部地区地(市)级城市和大部分县级城市、西部地区部分地(市)级以上城市和少数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第三阶段:到2010年,中部地区县级城市、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第四阶段:到2015年,西部地区县级城市的有线电视基本完成向数字化过渡。

四、过渡办法

采取分区分片整体平移的过渡办法。在一个HFC有线电视网中,以最后一级光节点为单位整体向数字平移,即在最后一级光节点所带用户每户至少配置一个机顶盒后,可以在该光节点关闭模拟信号。以此类推,当所有光节点都关闭模拟信号后,整个有线电视网就可以停止传送模拟信号。

对于还未进行光缆改造的有线电视网,要求先进行光缆改造再向数字化过渡。

五、建议

对于新建有线电视网络、有线电视网中新建小区、楼宇的网络,有线电视用户应直接接入为数字用户;对于西部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以及不适合发展有线电视的地区,可以考虑向卫星接收方面发展。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