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中兴十年非洲探险之行艰难中挺进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5-10 09:54: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华为、中兴的十年非洲之行是一场探险。

除去非洲恶劣的自然条件符合探险的外部因素,这两个中国“兄弟”的海外拓展,非洲市场的成败本身也是一场探险。

十年走来,这场探险有了一些收获,也付出了一些代价,同样不乏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十年之后,探险并未停住脚步。

逝者刘胜永远地结束了他在非洲的探险,千万个刘胜正在探险路上前进。

肯尼亚空难中逝去的华为员工只是一个意外。但是让千万个中国通信人感同身受的是,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普通的优秀学子,一个普通的寒门孝子,一个普通的准备和女友完婚的爱人;更因为像华为、中兴这些中国通信企业在非洲探险的道路上,中国通信人不得不再次直面类似的问题。

事实证明,不管对于华为或者中兴来说,非洲已经成为其海外市场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有来自英国电信、沃达丰等订单是一个公司技术实力的标志,但另一方面,来自广阔的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订单才是真正的利润来源。

为了能进一步开拓市场,中兴、华为都把大量的员工派往海外。相对于市场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欧洲以及亚洲国家,非洲是环境最为艰苦的一块市场,不过正是由于非洲门槛低,市场潜力大,这已经成为设备商争夺的下一个焦点。

挺进非洲

1997年华为进入非洲市场的时候,非洲仅有的电信市场基本被西方通信企业完全垄断,通信设备价格奇高,但这也为华为顺利进入非洲市场创造了机会。

水清木华的《2006~2007年非洲电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电信领域,非洲电信市场潜力巨大: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只有50%的地区被手机信号覆盖,手机普及率仅为9.4%左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非洲总共人口只有6亿,仅为印度的一半多一点,更重要的是国家比较穷,国民生产总值不高,进一步限制了投资和消费能力。”一位曾在中兴非洲市场工作的人士认为,这块市场对于国外通信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但对于盘子较小的华为、中兴来说,却属于战略市场。

时至今日,华为、中兴在非洲已经经营了10年,员工的足迹遍布所有的非洲国家。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