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旁轴 爱普生R-D1细品

互联网 | 编辑: 2005-04-21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特别是器材发烧友,应该对徕卡M系列及徕卡镜头不会感到陌生。而进入数码时代,如何才能让那些经典的徕卡镜头再现活力呢?爱普生给了这些徕卡迷一个选择—R-D1。爱普生R-D1具备三项第一:世界上第一款测距式数码相机、第一款兼容徕卡L和M卡口镜头的数码相

走进数码旁轴—爱普生R-D1细品 四

快门控制杆的前方是电源开关拨杆,旁边则是快门速度转盘和ISO设置旋钮。设置ISO时需要将旋钮提起后才能转动,共有200、400、800和1600四个档位。快门速度则从B门一直到1/2000秒,其中最高闪灯同步时间1/125用红色表示。快门上弦后可以改变快门速度设置。转盘的另一边是曝光补偿和光圈优先AE曝光模式选择。+/-2EV的曝光补偿以1/3EV递进,选择AE后转盘自动锁定,需要按住转盘下方的解锁钮才能转动。整个转盘的阻尼感稍微觉得有点大,快速改变设置时会感到不便,但同时有利于精确调整档位,而且档位感非常清晰,定位时的声音也很顺耳。稍微感到不顺手的是退出AE模式时,需要改变手的位置才能按下解锁键。转盘中心是带快门线接口的快门释放钮,手感非常轻柔,声音柔和,震动极小。

快门速度转盘左侧的就是爱普生首创的指针式转盘表了,这不由让人想到了举世闻名的精工手表。不难想象,当爱普生的设计师在设计R-D1时,肯定借鉴了一些精工手表的设计思路。转盘表最外圈是存储器剩余容量可拍摄张数指示,刻度从500、100、50、20再到10呈非线性分布,直到10以下才是均匀分布,正上方的E表示存储卡空间已满,无法才拍摄。这样的刻度分布不仅让笔者觉得新鲜,而且感觉很合理,毕竟在剩余空间还很大的时候,用户一般是不太注重具体还能拍摄多少张的,何况普通数码相机上所显示的剩余张数,实际上也会随着拍摄内容的不同而改变,本身就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

表盘中心的内容以倒品字型分为三块,下方是类似汽车邮箱容量的“E-F”式电池电量指示。左上方是白平衡设置,从上到下分别是自动、日光、阴影、阴天、白炽灯和荧光灯六种。右上方是图像品质选择,从上到下分布是R(RAW格式,大约10MB/张)、H(分辨率3008x2000,JPEG格式,大约3MB/张)和N(分辨率2240x1480,JPEG格式,大约1.5MB/张)。

机顶左侧较高处从右至左分别是闪灯热靴兼附件安装槽、焦距框选择拨杆和多功能旋钮。闪灯热靴兼附件安装槽除了安装闪光灯外还可以外接取景器之用;焦距选择拨杆则是用于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时调整取景器中取景框的大小。多功能旋钮的设计与过去某些旁轴机型上的倒卷旋钮非常相似。

机身背面右上方分布是白平衡及图像品质设置选择拨杆和AE锁定钮。拨杆平时指向中间位置,使用时将拨杆拨至WB或Q字样标识的同时,通过转动多功能旋钮来选择相应的设置。这个拨杆的位置和设计,又让笔者联想到了徕卡Digilux 1/2上的电源开关。

机背左侧是圆形的取景器目镜,没有屈光度调节功能,但可以外接附件,如视力矫正镜等,只是这些附件一来非常稀少,二来价格动辄好几百,视力不太好的朋友如果不想破费就只能戴眼睛取景了。

液晶屏朝内收纳时,机背上有一个极富古典风格的圆形标志。因为R-D1采用的是APS规格的CCD,所以镜头存在一个焦距转换的问题,而在这个标志上,就清晰地标明了35mm相机的各种焦距镜头在R-D1上的焦距转换后的焦距值,供用户参考。

将液晶屏后背翻起,可以发现R-D1的液晶屏水平方向最大只能翻起至与机身呈90度角,而无法象有些机型上的LCD那样那样翻转180度。很显然,R-D1的设计者的意图是想尽可能的保持机背的简洁,液晶屏只能纵向翻转180度后观看使用。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