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电信否认小灵通漫游

互联网 | 编辑: 2005-04-26 00:00:00转载

近日,坊间传出一则关于“重庆电信将在5.17后,推出机卡分离小灵通五省市之间漫游业务”的消息。因为涉及到小灵通这个“问题产物”,敏感人士甚至将这则消息看成是叫板政策底线的导火索。

为此,记者在第一时间致电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电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明确回复,目前还没有得到相关事情的上报材料,如果事情属实,不论小灵通采用何种漫游方式,包括机卡分离,这种行为都是违规,信息产业部就将介入此事。

依照最初信息产业部对小灵通经营范围的界定,“小灵通是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使用区域被严格限制在本地网,严禁跨地区漫游,在此政策背景下,超过6000万小灵通用户不能实现漫游,包括有限漫游。

但是,小灵通对漫游的渴望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包括江苏电信、黑龙江网通都曾想试水漫游,而机卡分离小灵通的出现更让一部分地方固网运营商产生了进一步的想法。

重庆电信否认传闻

有重庆某报称从重庆电信处获悉,5月17日后,机卡分离的小灵通能变相在数个省市之间漫游。漫游城市的数量,取决于小灵通PIM卡的容量,最多将能在5个省市间漫游。并披露“用户只需要到销售商或电信营业厅写入外地城市的小灵通号码,在自己的小灵通PIM卡中写入外地区号+外地新的小灵通号码,当用户到该地后,就可直接按小灵通上的切换键,通过号码呼叫转移到新号码上,即可实现漫游功能”。

这种变相漫游的手法与一年前,江苏电信欲开通的“一机双号”业务甚为相似,只是当时江苏电信采用的小灵通用户到达目的地后,在当地电信企业登记申请,并分配到一个当地的小灵通号码,供临时通信用以达到漫游的目的的办法还停留在“物理变化”阶段。

而这次利用机卡分离做呼叫转移实现漫游则是真正的“化学变化”。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认为,机卡分离小灵通漫游涉及到很多配合的问题,这就成了从准移动变成移动的原则问题。

对此,重庆电信,甚至是中国电信要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出乎意料的是,重庆电信方面极口否认了这条消息,并表示“我们正在调查此事”。

无风不起浪

另一方面,同时从熟悉重庆电信朱女士证实,重庆电信很早就已经开始内部测试机卡分离小灵通漫游业务,但始终没有确定何时正式推广商用。

事实上,从机卡分离小灵通面市的前夕,其能实现漫游的猜测就已成为焦点,中兴手机PHS产品总经理张亚东特别告诉用户,漫游指的是在电话号码不变的情况下,在异地可以通信,很显然小灵通的漫游政策不允许。小灵通异地使用需要多频点支持,机卡分离也是如此。

张亚东指出,除多频点外,机卡分离小灵通异地使用也可采取换卡的方式,即用户入了两个网,只是不换终端而已。因此,称更方便异地使用比较合适。

几字之差,却已谬以千里。

重庆联通得知这一消息时的直接反应是,“小灵通不是不允许漫游吗?机卡分离怎么了,只要是小灵通就不行”。

从准移动到移动的泡沫

“这个消息还需要进一步证实,”但陈金桥认为,“如果真要做机卡分离小灵通漫游其意义不是很大。”

陈金桥表示,因为小灵通用户本身相对低端,它的主要应用是语音,如果将小灵通漫游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为现阶段还是基于本地网运行的小灵通,如果漫游到其他地方,或者从南方到北方等等,那么它可能就涉及到各大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问题。”

陈金桥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一件与信息产业部的政策相违背,会遭到移动运营商强烈反对的事,无论是从整个市场需求、管制环境还是竞争格局来看,它都不是一个好的提议。

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移动业务已经相当多样化,业内专家指出,小灵通漫游,高端、低端混在一起发展,由于各种服务质量、网络覆盖、互联互通的差异都比较的,势必将原有的发展态势搅乱。特别是对3G发展不利,这是混淆视听。而且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包括网络建设、码号资源等等。

“当然,从小灵通用户的角度来看,能够增加更多的覆盖范围和业务功能他们肯定是欢迎的,但我们更应该从用户的长远利益来考虑。”陈金桥表示,“如果固网运营商真的这样做,那么对移动和联通来说触动会很大,会加速移动运营商在价格策略、竞争方面的考虑,同时他们会强烈提出对互联结算的要求,那么移动用户怎么办?”(转自通信产业报)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