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很懂”老师是我们PCHOME数码影象俱乐部里的高手之一。他不但精于摄影,同时也对摄影器材本身有非常专业的认识与了解。这次不很懂老师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摄影知识呢?
从摄影作品中能看到什么?
当你去参观摄影展,或者在网上浏览摄影网站,经常会为那些佳作发出由衷的感叹。感叹之余,是否有人想过,从这些佳作画面上我们到底看到了些什么?
当然,一张成功的照片总有成功的地方。如构图,用光,主题的表达,场景的衬托等等,这些都是构成一张佳作的要素。这些都是属于摄影美学范畴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摄影光学范畴的信息,如快门速度,镜头焦距,测光和对焦,视角和透视等等,了解这些信息对理解照片也是有帮助的。我在此只想对摄影光学的信息发表一些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不很懂”老师在网友聚会上发言
我们经常说,要用镜头来记录我们周围的世界,镜头是不是真的能做到这一点呢?不能。无论用什么相机,拍出的画面决不可能是我们眼睛观察到的“真实”影像。这是因为:
1,人有两只眼睛,人的双眼视觉是立体视觉。人的大脑分析左右眼看到景物的细微差别而产生距离感。而镜头记录下的只是一个平面画面。
2,人用眼睛观察景物时,观察点是由大脑控制的,在一定距离内取决于人的观察注意力,而且是不固定的。而用镜头摄影一旦成像,画面上的清晰与不清晰部分的分布就是固定的。
3,用眼睛观察景物,由于受大脑的支配,是有选择性的,这是因为人从实际出发,没有必要去看清楚视野范围内的任何一件东西。而通过镜头拍出的画面是没有选择性的,景物的显现是完整的和不会遗漏的。
因此,我们在看照片时不能用观看实际景像时的眼光,而是要根据透视原理,成像原理等摄影光学和摄影美学理论来理解照片上面的内容,反过来也用同样的理论来进行摄影创作。例如,摄影可以通过不同焦距的镜头(视角不同),以及不同的拍摄角度(镜头的俯仰)对画面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摄影也可以能过画面的构图和景深控制,来区分前景,中景,远景,画面的实与虚,主题与衬托。
灭点与地平线的透视关系
任何物体,靠近我们就显得大,远离我们就显得小,而物体的平行轮廓线条会越远越聚拢。在火车铁轨上观察延伸出去的两条路轨,最容易看到这种会聚现象,两条路轨会逐渐靠拢,直至消失。平行线最终会聚成的一点称为灭点。(这好象在讲授非欧几何学喔!)与地面平行的线(如铁轨)产生的灭点一定在地平线上。通过这个灭点所划的水平线就是地平线。下图中红色平行轮廓线交于一点即灭点,而蓝色线就是地平线。灭点和地平线的位置,是透视关系中的两个要素。
下图中的建筑物有两个灭点,并分别位于建筑物的两边,这两个灭点的连线就是地平线。
拍摄位置不变而镜头焦距变化的透视关系
从同一拍摄点不同焦距的镜头来拍摄,镜头的指向不变,透视关系是相同的。单从照片的透视关系上是看不出镜头焦距长短的。下面这张照片是用10mm(相当于35mm相机的39mm小广角)拍摄的。
下面的照片是用18.6875(相当于73mm中焦)拍摄的,镜头的指向不变。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其透视关系与上面的广角照片是一样的,只是广角照片的视野更宽广一些而已。
下面的照片是从前面的广角照片中裁剪出来的一部分。与上一张照片对比,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区别。
拍摄位置与镜头焦距同时变化的透视关系
但是,如果是同样的取景用不同焦距来拍摄,拍摄者就必然会离被摄物距离不同,长焦时离被摄对象较远而广角时离被摄对象较近。由此造成拍摄时镜头倾斜度不同,透视关系也不同。下面这张照片是用19.75mm(相当于77mm)的焦距拍摄的上海大剧院。由于拍摄点离被摄物较远,相机指向基本上是水平的,从画面上看并没有什么畸变。本来想用相当于200mm的长焦来拍一张照片的,但是要离大剧院很远很远,而我已经退到博物馆边上,没有地方可以退了。
下面这张照片是用9.625mm(相当于37mm)焦距拍摄的。为了得到与上图相同的取景,拍摄时相机仰起一定的角度,可以明显地看到畸变。
下面的照片是用7.4375mm(相当于29mm)焦距拍摄的。为了得到相同的取景,拍摄时的相机仰角更大,畸变也就更明显了。
下面的照片是用11.625mm(相当于45mm)的焦距拍摄的上海大剧院。这样的焦距相当于标准镜头,其视角与人眼的视角基本一样。因此感觉上应该与我们平时观察时一致。而从画面上看,由于拍摄时相机是仰视的,后面的建筑物有两边向中间倾斜的现象。由于人类的视觉是经过大脑处理的,我们平时在同样位置抬头看这些建筑物时并不会觉得建筑物有任何倾斜的。
以上这种由于广角拍摄时相机镜头的仰角而引起的畸变是一种透视畸变,我们称其为广角畸变。必须注意,广角畸变并不是广角镜头的像差所产生的畸变,这是由于拍摄时的相机仰角而引起的透视上的畸变。这种畸变在各种焦距的镜头情况下都会发生,只是我们在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比较多采用仰视的拍摄角度,因此,这种畸变经常发生在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中。
上面所说的这种广角透视畸变也是有办法校正的。有一种特殊的镜头称为移轴镜头(见上图,也称透视调整镜头)就可以校正上述的透视畸变。此外,我还见到过一种用皮腔的相机,它的镜头不仅可以前后移动进行调焦,还可以上下左右转动来校正透视畸变。不过这些特殊的摄影器材价格非常昂贵,只是专业的建筑摄影师手中的利器。
镜头俯仰与透视畸变
拍摄照片时的镜头俯仰,可以从照片中的地平线位置来判断。平视拍摄的照片,地平线的位置在照片的正中间。这时并不会产生上述的透视畸变。下面的照片是用7.4375mm(相当于29mm)焦距拍摄的博物馆。拍摄时的相机是平视的,从照片上看,建筑物都是垂直的,并没有透视畸变。
下面的照片是在同一地点用同样焦距拍摄的。拍摄时的相机是仰视的,因此地平线的位置处于照片的下部,可以明显地看到透视畸变。两边的建筑物看上去都向中间倾斜了。但是要注意,位于照片两侧的建筑物向中间倾斜,而正中间的建筑物垂直线条仍然是垂直的。这也是透视畸变的一个特点。在这种透视畸变的照片中,看一看中间的线条是否垂直,是区分畸变还是手持倾斜的最好的办法。
下面的照片也是在同一地点用同样的焦距拍摄的,但拍摄时相机的有些俯视的。可以看出地平线位的位置处于照片的上方。两边的建筑物不但没有向中间倾斜,还略有一些向两边倾斜。
其他种类的透视畸变
说了广角透视畸变,就不得不再说两句长焦透视畸变。当我们使用焦距很长的镜头时,会有空间被压缩,缺乏距离感的现象。这就是另一种透视畸变,即长焦透视畸变。下面的照片中远处的车门好象都“挤”在一起了,就是典型的长焦透视畸变。
上面说的畸变是透视上的畸变,与镜头像差的畸变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任何镜头都存在像差,镜头的像差包括几何像差和色差。几何像差有球差,彗差,像散,场曲和畸变五种。下面的表列举了这五种几何像差以及它们与相对孔径,视场角,清晰度的关系。
像差的畸变是由镜头的中央区域与边缘区域的横向放大率不一致而引起的。这种畸变有桶型畸变和枕型畸变两种。一般的镜头桶型畸变较多发生在广角端,而枕型畸变较多发生在长焦(远摄)端。下图是对Olympus C-3040Z相机的畸变测量的结果图。
实际摄影作品分析
照片上的地平线还是判断视点(也就是拍摄时相机的位置)高度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知道所有平行于地面的线产生的灭点都会落在地平线上。因此,照片上与地平线相交的点都在同一高度,即视点的高度。下面的照片转自HY的每日一帖。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平线的位置在过街天桥的高度,也就是说,拍摄者的视点是与过街天桥等高的。可以判断,这张照片是从淮海中路重庆路的人行天桥上拍摄的。
下面的照片转自阿壮的帖子。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平线的高度与东方明珠的太空仓差不多。查资料可知东方明珠的太空仓高度为离地面343米高。因此这张照片是拍摄者在340米左右的高度位置拍的。我们知道,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的高度340.1米。根据照片的画面就不难断定这张照片是从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向外拍摄的。
让我们再看一张照片,转自渡边在数码影象俱乐部论坛的帖子。用上面同样的方法我们找出了灭点(红线交点)和地平线(蓝线)。可以看出地平线的高度在图中MM的胸部。如果这位MM不是十分高大的话,可以猜测渡边在拍摄这张照片时是采用半蹲姿势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照片上的固定目标的相对位置来判断拍摄者拍照时的具体位置。这里就不细说了。
关于EXIF信息及其他
除了从照片画面上得到信息之外,现在用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在存储时经常采用的带有EXIF信息JPG文件格式提供了更多的信息。EXIF是Exchangeable Image Format(可交换图像格式)的缩写。是由日本电子工业振兴协会(Japan Electronic Industr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JEIDA)在1995年10月发布的。其格式的标准可以在网上下载(Exif 2.1版标准可从http://www.pima.net/standards/it10/PIMA15740/Exif_2-1.PDF下载)。EXIF格式实际上是在JPG的文件里加上了许多有用的相机数据(如相机生产商,型号等),拍摄数据(如快门速度,光圈F数,焦距等)和照片的一幅缩略图。
EXIF信息可用许多不同的软件读出,但在用某些软件进行图像处理时,有时候会失去这些信息。在此我向广大色友推荐一个读EXIF信息的软件。用此软件不仅可以读出JPG文件中的EXIF信息,还可以从此软件启动不同的图像处理软件,而在图像处理后存盘时保持原来的EXIF信息一点也不丢失。此软件叫做EXIFER。其界面如上图。此软件有许多有趣的功能,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今后在数码影象俱乐部里的贴图都能保留原始的EXIF信息,以便大家相互交流。
EXIFER软件下载地址是:http://download.pchome.net/multimedia/viewer/12747.html
请到PCHOME数码影象俱乐部论坛继续讨论:http://digi.pchome.net/2002/9/13/2_20370.ht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