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三颗主角分别是: ˙Tokina AT-X 165 Pro DX(以下简称16-50) ˙Tamron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 ←特长的全名(以下简称17-50) ˙SIGMA 18-50mm F2.8 EX DC Macro(以下简称18-50)
主角介绍
本文转载自Mobile01网站,原文地址: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3317
本篇的三颗主角分别是:
˙Tokina AT-X 165 Pro DX(以下简称16-50)
˙Tamron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IF] ←特长的全名(以下简称17-50)
˙SIGMA 18-50mm F2.8 EX DC Macro(以下简称18-50)
非常有趣的、Ken发现这三颗镜头有些关连性跟区隔:
1、发售时间正巧约相隔半年一支(Tamron→SIGMA→Tokina)
2、望远都是50mm
3、广角刚好是各差1mm的16mm/17mm/18mm
4、镜头口径级数差别刚好一级,67mm/72mm/77mm
5、调性都不同、有主打最轻巧、有主打可MACRO、有主打九片圆形光圈
6、通通是G镜
7、通通没有SWM超音波马达 简单例举这些关连性跟区隔,可以看出这三家专业的镜头製造商都无不绞尽脑汁想办法作出产品的特色
首先由Tamron率先发难、最早公布以APS-C片幅为主的史上第三支APS-C大光圈标准镜头(注一)
也是Tamron史上的第一支,依照其製造的用料跟口径
简直就是A09 AF28-75mm F2.8 XR Di的APS-C版
甚至在等效焦段上数位板的17-50mm也大约等于A09在全幅像机上的焦段26~75mm
口径、还有用料上也与A09几乎相同、因此17-50也不辜负A09最轻巧大光圈标准镜头的荣耀
轻鬆的夺下APS-C最轻巧大光圈标准镜头的冠军
(去年SIGMA重新推出28-70mm F2.8 EX DG从此夺下全幅机最轻巧大光圈标准镜的皇冠)
注一:史上第一颗APS-C大光圈标准镜头为Nikon AF-S 17-55mm F2.8G
第二支则是SIGMA 18-50mm F2.8 EX DC
而接着公布的SIGMA 18-50则是以改版之姿、解决了前一代的小口径周边失光与周围成像低落的缺失
并且将对焦距离拉近到史无前例的20cm、重新冠上了MACRO之名发售,售价比照前一代的水准
Ken也在台湾正式铺货的当天晚上冲去买了一支:[分享]SIGMA 18-50mm F2.8 EX DC『MACRO』
这支新版的18-50,延续了前作的轻盈手感、将口径加大到72mm,解决了前一代的缺憾
虽说是改版、但是实际上镜组与设计都是崭新的
而且新版18-50也是SIGMA第二支具备SIGMA ELD(Extraordinary Low Dispersion)超低色散镜片的"DC"镜头(注二)
在抗耀光跟色散抑制能力上都有所提升、另外他的MACRO也让你多了些许应用空间
只是Ken觉得仅达堪用等级的MACRO而已...^^
注二:DC镜为SIGMA APS-C片幅专用镜头代号,Nikon与Tokina都是DX、Tamron则是Di-II。
最后推出的Tokina、则是在众家用户千呼万唤之下才推出的
该镜头拥有目前副厂大光圈标准镜头几个先进的指标
例如九片叶片的光圈,16mm在DSLR等效于24mm的广角视野
还有前方第一镜片採用WR(Water-repellent)镀膜技术、可以具备泼水与泼油性、防止髒污与指纹
基本上立意良好、只是Ken手上的16-50是01的影友出借给Ken测试
既然不是Ken自己的私有财产、就不便验证WR镀膜技术的「神奇之处」
另外16-50也是目前副厂镜头唯一具备镜头本体切换AF/MF的机构
加上他硕大的体积、在涂装的用料跟沉重全金属结构、堪称APS副厂标准镜中少见的重量级之作
当然、这颗镜头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在于他是Tokina与PENTAX合作开发的
因此与Tokina 10-17还有12-24一样、PENTAX也同时推出了姊妹镜DA★16-50mmF2.8ED AL[IF]SDM
令人羡慕的是、PENTAX的版本具备SDM超音波马达技术
还有对焦/变焦环等等设计都优于Tokina 16-50这颗姊妹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