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中国的运营商面对不断下滑的ARPU值,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应该从哪里找寻“蓝海”?法国电信按照“企业品牌-客户品牌-业务品牌”并且辅以服务品牌的形式建立了完整的品牌体系。
沃达丰通过“Vodafone live”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全球运营商都在关注,打造品牌。这是一条中国运营商可以借鉴的经验。针对如何建设企业品牌、客户品牌和业务品牌,本报采访了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
记者:企业品牌与业务品牌、客户品牌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曾剑秋:企业品牌与业务品牌、客户品牌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它们是一种相互推动的关系。比如中国移动作为一个企业品牌,在它的旗下,就有着“全球通”、“动感地带”和“神州行”三个品牌,它们与中国移动是相互推进、相互推动的一种关系。
记者:目前运营商在品牌建设上存在哪些问题?
曾剑秋:在企业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一些因政策性原因造成的失误,如吉通品牌的消失。吉通品牌是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和很多的资源才树立起来,但是在电信改革重组的时候,它与网通合并,此后吉通的品牌就消失,这是比较遗憾的。
而铁通品牌的更名也不是很好。铁通原来的英文LOGO是“China RailCom”,这是个响亮的的品牌,这个名字在国外是很有知名度的,也符合国际惯例。我在国外演讲时,一说“China RailCom”(CRC),外国朋友都知道是在说中国铁通。但是后来更名时,把这个名字改成了“China TieTong”(CTT),从中文意义上说,“连铁都‘通’”了,就是“怎么打都能通”,确实有些意思,但是,在国外没人能明白这样的意思,现在我每次演讲都要把这品牌解释一番,结果原来品牌已经创造的价值就被浪费了。
另外,国内运营商也建立了各自的客户品牌、业务品牌,如联通就有“UP新势力”,电信则有“我的e家”这样的客户品牌,还有“号码百事通”此类的业务品牌。但是对于业务、客户品牌,我们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相互模仿。目前国内的运营商在品牌建设上很容易出现跟风模仿的情况。如中国网通的“亲情e家”就和中国电信的“我的e家”十分类似。而中国联通的“UP新势力”更是和中国移动的“动感地带”如出一辙。运营商在品牌建设上意识不高,品牌层次分的也不好,没有从深度、广度上去挖掘,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