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首倡“中国芯”出成果 未来充满变数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7-09 09:58: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二页 

据记者了解,目前北大众志在常州的工厂2006年已经通过了ISO9000的认证,并形成了20万部测试和生产的能力。目前采用北大众志自主系统的网络计算机已经超过3万部,今年年底将超过4万部。 

程旭称,在未来半年内,我们会努力实现第一代北大众志86系列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希望明年上半年在市场上推出第一款基于x86技术的北大众志86系列产品,而不是样品。它们是面向瘦客户机基于x86的解决方案与面向3C融合市场的超便携PC。 

据悉,北大在设计上的目标是形成单芯片的解决方案:即除内存之外所有东西集中在单芯片之上,且必须保证100%兼容Windows,并通过国际相关部门的认证。在接口方面,它还将使用国际主流接口,强调面向高端嵌入和低端接入的应用。

从上述北大对于未来x86市场化的策略来看,它比较好地区隔了自己开发的芯片和基于AMD转让的x86架构产品的定位和市场,但由之而来的问题是,基于x86架构的应用要比北大自己的86系列产品的应用市场要大得多,后期如何将这块市场做大,对于北大的市场营销能力和未来产品的适用性和广泛性是严峻的挑战。 

今日的承诺明日的变数? 

其实早在2005年,AMD转让x86架构技术给北大时,业内人士认为,AMD这次技术转让为中国IT业采用主流的x86架构、进入PC和服务器上游市场提供了一次宝贵的机会,以往由于没有x86相关的技术授权,我们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微处理器产品时不得不去选择那些已经开放授权,但已经没落的技术,如利用MIPS相关技术开发“龙芯”,而今AMD的技术转让使我们不必绕路而行,将为研发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x86芯片铺平道路。 

在当时,中国自己的“龙芯”自主项目也在进行之中,尽管这项转让事实上在国内形成了与我国“龙芯”等的竞争关系,业内人士仍高度赞扬了此次合作,认为从国内的芯片技术发展看,科技部的决策很明智,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龙芯 i与x86的竞争,可以从整体上推动中国芯片产业的进步,并将对改变芯片技术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到了今日,从北大对外发布的阶段性成果来看,其进展快速、顺利。但其中有些已经与当初协议的内容出现了变化。记得在2005年签订转让协议时,据称转让的技术仅仅是用于科研和教学研究  
之用,但从未来的发展看,这次的转让将肯定会进入商用领域,届时所谓与中国自主研发的“龙芯”无冲突一说,将很值得商榷。此外,如果北大受惠于AMDx86架构的技术用于商用的话,届时对于市场化尚不足的“龙芯”是否会造成致命的冲击呢?还有就是一旦进入规模化的生产,北大可能还要面对生产许可授权等一系列问题,那么当初AMD所谓的无偿赠予会蜕变成什么呢?
 
AMD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可尊则表示,北大众志-863芯片所使用的x86技术与龙芯使用的x86并不一样,中国在微处理器上应该有更多的不同结构的技术。此外,AMD与龙芯一直结合紧密,希望为龙芯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结构,以给龙芯发展带来机会和发展空间。

尽管AMD方面做了明确的表态,但从之前签订协议到今天成果的发布,已然有些变数出现,那未来究竟会怎样?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 上一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