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刀片服务器标准不战则败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7-13 14:07: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共三页

上半年,刀片服务器再次成为业界焦点。先是曙光发布第三代自主刀片系统,接着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高性能计算标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标委)宣布正式成立,并在不久后其刀片服务器管理模块技术标准草案通过信产部相关司局协调会议审议通过,随后HP举办刀片体验日活动,矛头直指IBM,近日,IBM、SUN和SGI也先后发布了各自的刀片新品。几乎在每次新闻发布会上,都会频频被媒体提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刀片服务器标准何时统一?标准之争成为焦点中的焦点。尤其是在IBM高管公开质疑国产刀片标准之后,这一话题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

中外标准之争

据报道,6月21日,有IBM高管在谈及如何看待中国建立自主刀片服务器标准时表示,曙光提出这样一个概念本身没有问题,“但现在很难用政府的形式,用某一个国家单独的标准,要求全世界都遵从。如果用标准提高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到最后是不会成功的,这在过去已经有过证明。”

他解释说,中国市场非常大,之前有过电信的标准,还有一些无线标准等,大家都想去主宰各种标准,最后客户花钱却买不到最经济高效的产品,“我相信不会有人故意搞一套跟全人类没关系的标准,这推动力要求太大”。

四天后,高标委秘书长曾宇作出回应:“全球服务器多数被外国企业垄断,中国企业联合起来制定中国标准不是要形成垄断,反而是要推翻原有垄断。中国企业不可能只为外国企业贴牌。IBM说我们想主宰标准,其实刚好相反,这正是我们成立高标委的原因。目前,全球服务器大多被IBM、HP垄断,占据了80%的市场,他们还成立了一些标准组织,确定了标准,而且是排它性的。这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就是要垄断市场。一旦垄断,国内企业只能为他们贴牌,为他们打工。”

国外厂商开放部分标准的背后

其实,从2000年开始,刀片服务器已经发展了8年,但却迟迟得不到大规模普及,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标准不统一,价格居高不下,而且不同厂家之间的产品无法相互兼容,用户容易被一家厂商绑定。对此,一些国外厂商开始制定标准或联盟,试图将产业的控制权攥在自己手中。

早在2004年9月,IBM和英特尔公开了BladeCenter的设计规格。2006年2月 IBM主导的Blade.org开放协作组织也正式成立,致力于开发和推动下一代刀片技术。据称,这一方式提供了开放的创新机会,超过400家科技公司免费下载了相关技术规范,开始打造刀片服务器平台。

从表面上来看,IBM可谓慷慨大方,但实际上,它仅仅开放了计算刀片和交换模块两部分的规范,对于中板、管理模块以及软件接口等部分并没有开放,也就是说,其他厂商如果遵循IBM的规范,无法重新复制整个系统,而是只能设计和生产一些部件,从而会最终沦落为IBM的打工仔或贴牌商,IBM则会牢牢地控制住整个刀片服务器产业链,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可见,天下永远掉不下馅饼。回想80年代,IBM开放了它的PC兼容机规范,从而带动了PC的爆炸性发展,但IBM也失去了对这个领域的控制权,20多年后,终于把PC业务卖给了中国的联想,相信这一回IBM不会重蹈覆辙。

第二页


中国应向霸权和垄断说不

除了成立联盟,开放一部分技术细节,在过去的两年中,IBM开发与刀片服务器相关技术的新创公司还获得了10多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与100多家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咨询、技术帮助,让它们使用IBM的知识产权”。IBM宣称,有200多家软、硬件厂商通过其开放源代码刀片服务器计划开发产品,其中约50家公司是通过与独立风险投资公司合作创建的。

听起来很不错。但你可能忽略了一个背后的事实:IBM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它真的是在做善举,搞扶贫工作吗?据了解,IBM有一半的风险投资都用到了亚洲地区的企业身上,只要你采用IBM的解决方案,就能获得一笔资金支持。这种做法更象是搞“圈地运动”,把许多中小企业拉拢过来,从而可以牢牢地控制住产业链。这种金援行动的本质其实是在搞变相的霸权主义,搞垄断。据悉,昔日盟友英特尔也似乎不满于IBM的作风,正在酝酿推出由英特尔自身主导的刀片服务器标准。

另据了解,当前国内几大主流民族服务器厂商大多采用IBM或英特尔的标准,进行OEM或ODM,但残酷的市场现实却是:IBM和HP几乎垄断了90%以上的市场,尽管这个市场规模还不那么大。可见,采用OEM策略只会永远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捡点残羹冷炙,极不利于民族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正是看到这一现实,一些有民族责任感的企业开始向IBM说不,寻求自主技术创新和标准创新之路。

企业竞争的背后存在国家意志

表现上看,这只是外资企业和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实际上折射出来的是却是国家间的高技术竞争和产业竞争。要知道,刀片服务器是未来构建大型关键服务器和超级计算机的主要技术基础,而超级计算机在某种程度正上是国家科技竞争力水平的象征和关键行业领域的保障。据媒体报道,中国下一代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就将采用基于中国自主标准的刀片服务器来构建。

写到这,我不禁想起,十几年前,IBM等国外巨头用奇高无比的价格卖超级计算机给中国某石油单位,还要把系统放在一个玻璃房子里,并派外国专家进行监控,以防止中国人挪作他用。但近年来,联想、浪潮、曙光等民族服务器企业的技术实力越来越强,美国政府也不得不逐年降低对华的技术性能指标限制。可如果我们今天还遵循国外巨头定好的游戏规则,未来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无法破解。这不仅会损害民族服务器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会对中国依赖超级计算机的关键行业和领域构成潜在的安全威胁。

自主创新才是出路

其实,中国政府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自主创新政策的出炉和力行已经让外国政府和企业感受到了中国力量。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把高性能计算机作为信息产业的重点培育对象之一。刀片服务器作为未来百万亿次、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主要载体,更是受到了相当的重视。而在目前标准不统一、市场和应用尚不成熟的局面下,自主刀片标准的创新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环。也只有主导了标准,才能掌握了这一关键技术装备的“话语权”。

当然,我们不否认现实,对于国内服务器厂商而言,技术实力、资金以及品牌知名度都远不如跨国IT公司,同时在刀片服务器市场上起步较晚。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制定并执行统一的行业标准,如果还是各自为战,闭门设计整个刀片服务器系统,则国内服务器企业根本无法同国外服务器企业竞争。

另外,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IBM的刀片服务器其实存在不少缺点,一直保守在过时的旧框架之中。不久前,HP在全面分析IBM HS21刀片服务器后,就挑出了比较隐蔽、用户容易忽视的10个弱点。

由此可见,刀片服务器还存在很大的创新空间,我们的用户绝不能被IBM铺天盖地的片面宣传所迷惑,我们的服务器企业更应该站出来,踏踏实实地进行技术创新,团结一致地做好我们自己的标准。

第三页


不战必败,战则未必会败

但是,国内有很多人一看到是在跟IBM这个巨鳄竞争,首先从心理上就退缩了,总以为技不如人,必败无疑。而在笔者看来,我们不战必败,战则未必会败。

首先,从刀片服务器的应用现状来看,作为一种高端产品,刀片服务器主要还是用于石油、气象、电信、金融、生物计算、国防等国家关键战略应用领域,也就是说,今天的刀片还不是普通中小企业所能受用得起的,主要市场还在于高性能计算等领域。而国内前三大服务器厂商已经在其中摸爬滚打了十年之久,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积累了相当的基础。

其次,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高标委组织已经吸收了32家企业加盟,涉及芯片、操作系统、服务器、交换存储、基础架构等领域,其中不乏联想、华为、曙光、中科红旗等各领域的重量级厂商。相信随着浪潮等其他厂商逐渐认清形势,这一联盟会越来越大。

第三,制定中国刀片服务器标准得到了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面对刀片这样一个弱势产业,面对高性能计算这样的关键战略行业应用领域,政府的支持显然是无可厚非的。也只有“产、学、研、用、政”实现大联合,我们才真正有力量抗击那不可一世的IBM。也许正是这一点击中了IBM的痛处,使其不惜代价对信产部支持下的高标委进行蔑视和攻击。

试想一下,有了这样三个基础,我们有何理由不放手一搏呢?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