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几年前来看,国内互联网信用环境已经有了极大改善。今年年初发布的第19次网民对互联网信任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0%的网民表示对互联网信任,较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其信用环境经历了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兴起,一跃成为“新经济”的代名词,到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程度从沸点直接降至冰点。2001年底,当时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my8848网,拖欠供货企业和消费者货款600多万元,直接引发了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信用危机,将网络信用推向崩溃。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07年网络经济市场规模,净收入将达460亿元,互联网经济未来势必将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互联网的虚拟特性,在给网民带来极大自由度的同时,也增加了网上进行商务活动和建立互联网信用环境的难度,如果不加以重视,国民经济中因失信带来的损失将在互联网产业重演。
2002年,阿里巴巴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重塑网络信用。2005年7月7日,超过千家购物网站加入“你敢用,我敢赔”支付宝联盟计划。到2007年5月,这一联盟成员超过30万家,覆盖虚拟游戏、数码通讯、商业服务、机票等行业。以阿里巴巴、支付宝为代表的领头羊企业,在竞争中意识到,在电子商务领域,最终决定胜负的不是资金或技术,而是如何解决“诚信”问题。
目前,互联网信用环境的营造还面临诸多问题,从个人角度讲,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人都没有真实、完整的档案,体系还不甚健全。而从企业角度讲,我国的企业信用信息长期以来分散在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以及各类行业组织手中,信用信息资源整合与流动难度大。
“中国的互联网缺少诚信,这已经成为阻碍中国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 今年3月,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指出,未来要加强国内网络诚信机制建设,推动诚信与利益捆绑是必定要施行的举措。目前,在国内,一些企业推出的诚信机制的约束力也暗含着事实上诚信与利益的关联捆绑,例如:企业在支付宝的交易记录将影响到企业能否获得银行的融资贷款,淘宝卖家的差评多少直接决定其卖出商品的数量。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我国上网人数超过1.44亿,预计到2007年底,全国互联网网站数将达到110万个,其中个人网站100万个。互联网是个非常好的信用监测平台,为“信用标签”的推出提供了机会。随着网民参与商务活动的增多,互联网可以记录一切交易过程并展示给所需要的机构和个人,对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