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动快门前,你永远不知道将得到什么
B.Z
我一直很欣赏那些在我们俱乐部论坛中所贴出新闻纪实类作品。比如曾经引起很大反响的《六一深圳儿童福利院见闻》(玉米拍摄),拍出人的灵魂的《人民广场人物组照》(光光拍摄)以及反映行人交通法规意识淡薄的《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AGAINS拍摄)等等。
这些作品也许第一眼看来很平淡,从摄影手法、构图艺术、光影效果等方面来说也许还显得比较弱,但仔细看这些作品,你终究将会被照片里所传达的情感所打动。同时,这些作品也反映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表达了作者对某些社会现象所持的态度。在富士用户论坛我也看到了一张类似的摄影作品,先来看看作者是怎么说的吧:
“早上到东湖拍P,没什么收获,我就骑车转到了街道口。停好车,我随着人群漫无目的在街上闲逛。走到亚贸旁的人行天桥时,看到一个乞讨的老婆婆正在给她的小孙儿喂牛奶。当时,我心头一震,挺想把她拍下来,可是又十分犹豫(要知道在我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可是不少啊),就这样我从她的身边走了过去。我又不甘心。于是返身回去,拿出相机,也管不了什么人啦,一阵机枪扫射,起身走人!回想起来,心里还砰、砰直跳。”
或许当时B.Z只是觉得这个景象很能震撼人心,就匆匆的把人物拍摄了下来。他可能并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关于构图、光影之类的问题,怀着紧张的心情匆匆拍了一张照片就离开了。但事实上,这匆匆一拍却造就了一张好作品。
不少会员在这个帖子后留言,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岁月在她的脸上写下了沧桑,看似平静的眼睛却有着无尽的哀伤。。。”;
“前一段时间上课,每晚从那里走过,都能看到。旁边就是麦当劳,总是人多,总是好吵,第一天就注意到她们,男孩很小,有一次看他在吃盒饭,眼睛很机灵的,说真的会觉得心里被什么触了一下,但至多也不过是放过去一点微不足道的钞票。。。年纪越来越大,冷漠越来越多,但是,还能够怎么样呢?”。。。等等。
对于构图,有的朋友认为匆匆行走的人腿中的老人形象格外突出,但身旁的孩子被遮掉总觉得不够完整。也有朋友觉得老人手里的这个奶瓶已经说明一切问题,如果有孩子形象的出现反而会画蛇添足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后来B.Z又贴出的比较完整的构图:
究竟哪一种效果更好呢?我个人更喜欢第一张人腿之间的压迫感以及动静结合的画面,同时也希望能让镜头里更出现一些孩子的画面。因为这个贫困与悲哀的主体是祖孙两个人,而且老人现在所默默承受的悲哀与痛苦也许在不久后(也许是几年或只是几个月后)就会延续到现在依然无知无虑的孩子身上。
对于这两张照片,我并不希望大家太过精细的去考量照片本身的构图是否完美、艺术性是强是弱。我只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组照片,去重新回头看看我们这些身处在大都市里的人身边所能常见的另一群人,去了解或者接近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内心。
PCHOME数码影象俱乐部为大家提供学习和研究摄影艺术的场所,并不是想让大家都钻入所谓“摄影艺术”的象牙塔里去。会员们有一天能够依靠自己掌握的摄影能力来反映我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来表现我们自我的内心世界,这才是这个俱乐部成立的目的与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