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
尽管人们还没完全享受到双核服务器带来的好处,四核服务器却迫不及待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IA服务器市场,从单核发展到双核用了十多年;而从双核到四核,只用了一年多。一时间,服务器市场已经是单核、双核和四核并存; 不同配置、不同形态的服务器并存,令人眼花缭乱。本期产品主题为“四核服务器”,意在给用户一双慧眼,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器产品。
Intel声称四核服务器已经成为主流,到今年6月为止其四核处理器销量已经超过100万枚,面对全球每年大约300多万台的服务器销量,的确有理由这么认为,但是中国情况是这样的吗?
四核服务器成为主流为时尚早。我们接触到的一些用户,对服务器是否采用四核并不是太敏感,而且因为四核属新技术和新产品,因此用户对四核的态度是小批量采购,试验性使用,大多数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一般在一批服务器中搭售那么几台四核的产品,作为一个对比。真正大规模使用四核服务器的案例,我们还没有见到。
也就是说,用户还没有从传统的想法中转变过来,或者用户对实际的计算能力没有那么严苛的要求。相反,我们看到,一些参与各项工程竞标的产品本身的性能指标并不高,大多是目前的入门型号,考虑的是产品的可管理性、可用性。
一位企业品质监控主管对记者说,他最担心的是服务器的损坏,虽然短时间内服务器的少量损坏并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少影响,但是持续可靠的稳定性始终是他们的追求。
那么,这其中就包含很多经验的成分,包含业内同仁的经历以及自己的习惯等等,往往很难改变。因而说服他们去转向新的架构,需要的可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东西,还必须有充分解决它们后顾之忧的策略。
Intel办法是,从平台的角度来看服务器。通过新的芯片组,实现新的平台管理概念,尤其是目前的5000系列芯片组,成熟度相当不错,明显感觉要比此前的产品系列可管理性更好。
这样就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细心的人发现,论价格,至强处理器可能比目前市售的奔腾至尊版价格还便宜,但是因为平台的不一样,整体的感觉就会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个现象也说明,Intel服务器策略正在从单纯的处理器时代转型,平台的概念才是关注的焦点。
选一个服务器,关键的就需要选定好平台,然后在平台之间进行选择,高下虽然有差异,但对整个服务器搭建的系统来说,却是相当重要。
四核乃至多核服务器,遇到的首要问题还是频率和性能的关系。在转型期,采购人员以及决策人员对性能和频率评价标准的不一样,阻碍了多核服务器的部署,包含新服务器的流行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频率思想的阻碍,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服务器性能、频率的作用
最初的处理器标注性能,很少使用真正的频率,都是一个测试的峰值。自从Intel入行之后,逐渐使用频率,从而改变了业界的思维方式,从性能的层面“唯频率化”。P4架构不成功,却把频率的神话吹得震天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用户部署服务器时候的考虑,习惯了频率思维的用户,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重新把真正的性能作为衡量的第一要素,而不是把性能和绝对的频率联系起来呢?
这里面也有一个悖论。Intel想让大家明白的是酷睿架构与P4架构的频率并不一一对应,频率本身不说明什么。但是,在酷睿架构内,难道不是频率对性能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吗?
未完,请翻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