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7中文版网上出闸出版社否认将起诉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8-01 13:53: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哈利·波特》第七部(以下简称《哈7》)英文版上市仅3天,由“哈迷”们自行组织翻译的中文版就开始在网上流传。其中,一名年仅15岁的中学生(网名wizard 哈利)招募了一支学生翻译团队,从英文版发行之日起经过3天3夜的翻译,之后将部分篇章的中译文挂在了“国际巫师联盟”论坛的首页供网友交流。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部主任孙顺林称,《哈7》的私译行为将给今年10月面世的正版中文本带来不利影响。

出版社对私译很无奈

对网友翻译《哈7》并将之放在网上流传是否对人文社构成侵权一事,孙顺林表示,由于人文社与作者罗琳之间的中文翻译授权书上并没有就《哈7》的网络翻译作出规定和限制,事实上罗琳在全球还从未卖出过网络版权,所以他们没有权利起诉《哈7》的私译者。

孙顺林对现在大批的《哈7》网络翻译行为表示无奈,但他表示,虽然“哈迷”们在网络上私自公布翻译片段,并非出于牟利而是出自对原著的喜爱,但这种未获得原作者同意公开发表的行为,从著作权法角度已经构成侵权行为。换句话说,“他们直接侵犯的是作者罗琳的权益。”孙顺林称,“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情况反映给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希望他们能加强网络公共平台的管理。出版社不是网络执行者,对于这些帖子的四处流传我们无能为力,但我们希望网络管理者出面干预。”同时,孙顺林也呼吁那些以营利为目的的网站将《哈7》的译文尽快撤除。

另据孙顺林透露,比网络私译威胁更大的《哈7》伪书已经暗中上市。在一本名为《哈利波特与死圣》的伪书中,孙顺林看到,该书不仅印制粗糙,错别字极多,而且内容和篇目完全是胡编乱造,明显不是翻译自原版。

第二页

国际巫师联盟已解散

此前有报道称,“国际巫师联盟”私译团队组建者“wizard 哈利”曾表示,如果人民文学出版社愿意的话,他们愿意将《哈7》的中译本无偿送给他们参考。网上的这些翻译对马氏的翻译是否有借鉴作用?孙顺林接受采访时说,马氏姐妹现在正处于封闭式的翻译工作中,无法看到网上《哈7》的翻译。而翻译《哈6》时,他和马氏姐妹都看过网上其他人的翻译,发现这些翻译很不准确,错误非常多,甚至有大段大段跳过的现象,情节散乱、很不完整,影响了读者对作品原貌的了解。

记者在国际巫师联盟论坛的公告栏里看到,当事人“wizard 哈利”于本月25日发布公告说,“翻译组即日解散,翻译活动因种种原因不得不停止。”同时公告中声明,翻译《哈7》不以商业赢利为目的,只是网友间的兴趣爱好交流,只是学术研究。记者在该论坛上看到,这个小组已翻译的《哈7》部分章节现在仍旧挂在首页上,不少哈迷们争相点击、传阅和打包下载。

除了“国际巫师联盟”之外,百度“哈利·波特”贴吧网译小组和“哈利·波特迷俱乐部小组”都曾发表过有关《哈7》译文的帖子。而当初《哈6》问世后,网上热火朝天的翻译最终是由执法部门出面删除的。

中文版销量或受影响

对于《哈7》私译片段在网上的流传和结局的提前披露是否会影响10月份人文社出版的中文本销量,孙顺林对此表示担忧。

但暨南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徐瑄却对此表示乐观,认为图书信息提前披露并不一定影响图书的销量。“在图书购买中,消费者有权知道图书的详细信息,然后再决定是否要购买。而图书作者也有告知消费者图书内容的义务。消费者知晓图书信息和是否购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那些因为提前知道了图书内容的消费者决定不购买,多半是认为这本书没有珍藏价值,而这恰好体现了版权的合法性,给读者购买以选择的自由正是版权所要保护的权益之一,版权法即是保护读者和作者双方的权益。”

(记者/郭珊 实习生/邓碧波)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