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SP从业人员细细讲述电视互动游戏业务骗钱的内幕:资费圈套、直播录播混搭、中奖率极低。
第一页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SP从业人员,向记者细细讲述电视互动游戏业务骗钱的内幕:资费圈套、直播录播混搭、中奖率极低。
8月6日起信产部严厉整顿违规行为———
■联系电话/65902200
“唐伯虎点秋香”、“还珠格格”、“砸金蛋”……类似的“电视互动游戏”节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一些电视台中。
8月6日,信产部正式下发通知,开始整顿部分电信企业(包括基础电信企业和增值电信企业)与电视、广播等媒体合作开展的互动性节目,其中包括如解析姓名、测星运、占卜、猜成语、猜字谜等各种类型的互动节目。在发表的通告中,信产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节目主要问题包括:业务内容违反有关规定;利用虚假宣传,诱骗用户消费;设置消费陷阱,以及中奖环节不公开透明。
信产部要求进行全面清查,立即停止存在问题的业务。随后,四大运营商开始对旗下的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公司涉及违规的电视互动游戏业务开始实施整改。上周末,原某知名网站无线业务负责人、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SP从业人员,向记者细细讲述电视互动游戏业务骗钱的内幕。
●2006年开始兴起,实现高额盈利
电视互动游戏的兴起是从2006年开始的,由于信产部及运营商掀起了对SP行业的“严打风暴”,当时的整顿重点主要是手机群发、互联网推广等领域。但电视渠道由于涉及广电、工商等多个部门,迟迟难以得到合理规范,于是SP见有机可乘,便纷纷将重金砸向电视领域,电视互动游戏开始出现在大大小小的电视台上。
另据媒体分析,广电总局对电视购物的封杀,也给SP的进入制造了机会。2006年7月底,中国工商总局和广电总局联合宣布,从当年8月1日开始,所有广播电视机构暂停播出药品、医疗器械、丰胸、减肥、增高等5类电视购物广告。电视购物留下的空白时段,很快就被各大SP用互动游戏来进行填补。
第二页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以下简称吴先生)介绍,2006年国内SP行业在电视广告领域的投入和收入都可谓惊人。尤其是TOM、指云时代、新浪、南方讯典、联丰通信等大SP公司,平均投入都在3000万元以上。而每个公司,在每个电视台上的日计费收入应该在10万元左右,去除成本,每天收入应该在两三万元左右。SP与电视台的合作分为购买时段和收入分成两种形式,而合作对象又分为电视台本身和节目制作公司两种,因此某些操作也不完全由SP来控制,例如直播或录播,以及发奖情况,是由节目制作公司来控制的。因此专家分析,要真正管理好这个市场,是需要信产部、广电总局、工商局等几个政府部门联合监督和管理的。
●每条2元还是每首2元?循环问题设置资费陷阱
“我觉得被骗了很多钱!”这是很多消费者玩过电视互动游戏后一种感觉,自己的话费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扣掉了很多,那么SP是如何设置消费陷阱的呢?
另外一家做SP的李先生介绍,资费圈套是SP最为常用的骗钱手段,举例来讲,某“点播好听的歌曲,获得手机铃声”的节目中,一行小字标注着“发送短信可下载铃声,短信每条2元”,让消费者误以为花2元钱就可以下载到一首铃声,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消费者会收到多条短信,需要回复确认,例如“你下载了一首手机铃声,你确认吗”、“为了确保铃声质量,请回复您的手机品牌”、“为了确保铃声质量,请回复您的手机型号”、“请选择您想要的铃声格式”等等,这样消费者回复之后,才能收到一首铃声,而账单上,却是按照“每条2元”计费的,这样算下来一首铃声就花费了至少8元钱。
记者曾经亲身体验此类互动游戏节目,周末23点左右,参加某卫视《××大赢家》节目的“唐伯虎点秋香”游戏。节目规则是让观众通过观察找出“秋香”的代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发送到9开头的6位数号码,每条短信资费2元。
在电视屏幕上的节目相当简单,刚答题时,系统回复“排名第3,得大奖加油”,后来,题目渐渐增加难度,系统回复排名渐渐靠后,便会收到“加快答题速度并回复短信到1****回答下一题”,接近第一名时,系统故意显示答案错误,排名靠后,鼓励进一步回复继续答题,若选择领取奖品就必须打进一个9***的号码进行登记以便发送奖品,此号码很难打进,必须打很多次,到最后不了了之,所谓的奖品也没有收到,但信息费却花了几十元。
此外,循环问题、拖延答题时间,也是IVR电话计费的挣钱手段。消费者在拨打声讯电话参与答题的过程中,总是听到“没有抢线成功,再来一次吧”等提示,让人舍不得放下电话,总想再试,延长接听时间,形成高额计费。
参与游戏,还会遇到业务被捆绑的遭遇。“我想退定都难!”去年12月29日参加某卫视《××行天下》的王小姐气愤地向记者投诉。据了解,王小姐曾经参加游戏发过一条电视互动短信,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内每个月被扣掉十几元的梦网信息费,无意中受到了业务捆绑。
●“互动游戏”真能互动?录播节目怎能参与
电视互动游戏,归根到底是一种“游戏”,既然是游戏,那么观众的参与性和体验性就很重要,但据吴先生介绍,在很多这种节目中,根本没有用户体验,如何做到的呢?很多看似“直播”的节目,实际上根本就是“录播”;看似正在激烈进行的游戏,实际上是早已经做好的录像带,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参与或者中奖的电话号码也是早已经虚拟好的。不管是有真人主持的节目,还是电脑游戏界面的节目,这两种形式都能实现用录播代替直播。
例如有一种足球射门的游戏,观众看到的是电脑游戏的界面,能看到不同的带进来的电话号码从屏幕上飞过,以及进球和射击的情况,但如果观众真的拨打该节目的声讯电话,那么提示音一直会提示线路繁忙,您听到的永远都是“欢迎您进入游戏现场,正在有人射门中,请稍等”这样的话,这时候已经开始收费,但是无论怎么等也是忙音。因为这个节目早就录制好了,完全是个假互动。至于屏幕上滚动的大奖名单,都是“虚拟名单”。
第三页●打电话“赢”大奖?成本制约得大奖概率极低
几乎所有的互动游戏,都将答案设置得非常简单,让人跃跃欲试去参加答题,那么最吸引消费者的就是“抽奖”环节,各种诱人大奖摆在眼前,例如手机、笔记本、MP3;甚至于针对儿童节目的芭比娃娃、遥控赛车等奖品,但观众参与的结果,往往是回答问题的人越多,中奖机会越少。
据吴先生介绍,很多电视互动游戏中,中奖率都是可以随意设置的,甚至可以被设置为“0”,只能说规模大的电视台,中奖是真实的概率大,而一些地方台,根据其成本计算,真正得“大奖”的概率太小了。按照已往的经验,在一个省级地方台上,播出半个小时的互动游戏节目,收入为3000元左右,而按照当时游戏中播出的中奖率计算,奖品价值至少在5000元以上,SP会赔钱做节目吗?不会,因此得奖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可以判断所谓的中奖号码全是假的。有些有良心的SP会送点小礼物,有的就是完全骗钱,小奖的中奖率一般20%不到,大奖的中奖率则往往被设置为“0”。注:SPfdhf
●三招防止被骗
消费者参与电视互动游戏,如何防止被骗呢?让我们教你三招:
第一招:需要分辨一个节目是直播还是录播的时候,可以看这个节目每天播出时间是否固定,如果不固定,那么基本都是录播,如果是录播的节目等于你根本无法参与游戏。
第二招:参与游戏、拨打电话,打通电话后,听到里面的提示音说“参与人数众多,抢线不成功,再试一把吧”,消费者最好就不要一试再试了,因为再试下去浪费最多的就是你的话费。牢记不要对得大奖抱有太大期望,因为它只是一个游戏。
第三招:消费者要养成每月查话费清单的习惯,看看是不是有哪些业务被强行包月了,只要你发觉上当了,先打开短信回复“00000”(5个零)过去,这是移动规定SP遵守的无条件退订业务的指令。当消费者在参与节目的过程中由于SP的原因受到权利侵害可以向当地运营商、通信管理局及信产部等部门投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