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达暴走?“热力狂飙”NF4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2005-06-29 17:00:00原创 返回原文

前言

nVIDIA进入主板芯片组市场数年来,nForce系列芯片组凭借着优秀的性能表现、合理的市场定位、多元化的产品、出色的性价比成为AMD平台举足轻重的领导厂商。而nForce系列芯片组的成功也很大程度上助长了AMD和Intel的对抗,AMD在上一代K7平台上获得的成功离不开nVIDIA的鼎力支持。诸如双通道模式等领先技术,均是nVIDIA在AMD平台率先引入的。在很多玩家眼里,nVIDIA根本就是AMD平台中最具实力的领导型厂商。它的芯片组产品就是引领最新技术和规格以及性能走向的方向标,选择了nForce系列芯片组就等于选择了性能、规格、技术、超频及潮流。

在最新的AMD K8平台上,nVIDIA凭借着nForce3系列芯片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nForce3系列芯片组在AMD平台里抢尽了风头。在随后的日子里,nVIDIA并没有放慢脚步,继nForce3系列芯片组的成功后,nVIDIA再度推出了集诸多新特性于一身的nForce4系列芯片组。相对于前代产品nForce3系列芯片组来说,nForce4芯片组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对PCI-Express总线的支持,且具备诸多新特性,如nForce4 SLI芯片组提供对双显卡组成的SLI模式的支持、nForce4 Ultra/SLI是首款提供对S-ATA II硬盘技术规格支持的芯片组、同时具备NV RAID以及NV ActiveArmor硬件防火墙等领先于竞争对手的新技术。

在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对于两位来大哥来说,nForce4标准版芯片组去掉了一些较为高阶的特性,一个是SLI模式,一个是S-ATA II的硬盘规格。或许可以这样说,nForce4将是面对主流中低端市场的,就去掉的两个功能来说,笔者认为关系不大,拿SLI来说,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如此高的3D显示性能,而且更多的是因为其高昂的价格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而S-ATA II则是新一代的硬盘规格,但是其只是提升了硬盘的外部传输率,而一直制约着硬盘性能提升的硬盘内部传输率却并没有大的改进,可以这样说,采用S-ATA II 规格的硬盘实际性能和普通的S-ATA硬盘甚至是IDE硬盘都差别不大(前提是缓存容量一致),仅仅是在某些特别应用下才会有所改变,当然,NCQ( Native Command Queuing, 原生命令队列技术,用于改善硬盘执行命令的效率)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功能。有鉴于此,笔者觉得,nForce4标准版更适合主流用户。

昂达NF4介绍

今天,我们PCHome评测室收到了国内知名主板厂商--昂达送测的“热力狂飙”NF4主机板,基于最新的nVIDIA nForce4芯片组,提供对Socket939 Athlon 64/FX全系列处理器的支持,支持1GMHz HyperTransport ,PCI-Express X16显卡插槽,DDR 266/333/400内存规格。

昂达的“热力狂飙”NF4采用黄牛色PCB底板,标准ATX大板设计,在步局上采用了新式步局,把内存槽移到了CPU上方,这样的设计好处在于方便玩家插拔内存,而且由于把24PIN口的供电接口设计在主板的右侧,这样一来,那一大撮线就不用经过CPU和内存的高发热地带了,而且也对机箱内的整洁有一定的帮助。在此同时,笔者仔细的观察了该主板的步线,以笔者多年来对板卡的了解和对电子的认识,这款主板步线确实十分优秀,步局合理,走线清晰,令人赏心悦目,有兴趣有能力的朋友有机会的话可以抱着这块主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仔细研究,看看走线上是否很整齐,没有明显的问题区域。而4组DDR内存槽和1* PCI-E 16X、2* PCI-E 1X,3* PCI 插槽等等不需要重复介绍了。除此之外,板上还提供了2* IDE接口,4* S-ATA接口,提供对NV Raid的完整支持。当然,不支持S-ATA II是一个遗憾,不过笔者在这里透露下,其实把nForce4标准版改成nForce4 Ultra甚至是nForce4 SLI都是很容易的事,对于这块板子来说,改成NForcr4 Ultra就已经足够了,能提供对SLI的完整支持和 ActiveArmor? Secure Networking Engine(网络防火墙引擎)。至于修改方法嘛,不便在此公布,有兴趣的朋友可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

 

从上图(可放大)我们可以看到昂达的“热力狂飙”NF4主板的CPU供电部分采用的是增强型三相供电设计,为何笔者称之为增强型三扩流型供电?笔者觉得有必要在这里作一个大致的说明,因为笔者自身对电子方面有着一定的兴趣,所以也很喜欢去研究板卡的设计和用料等方面。之所以笔者把这块板子的供电部分称之为增强扩流型三相供电,主要是因为在供电部分的MOSFET(俗称MOS管)部分,采用了1+2的方式,所谓的1+2,指的是上级输入部分采用了1个MOS管负责,而下级输出部分由于要求相对比较高,而且输出电流也很大,特别是超频的状况下更是达到了可怕的需求程度,所以才用了双MOS管来减缓单MOS管的负担,且增大了可通过电流,为CPU输出更稳定更强大的电流作出了贡献。而电容部分,均采用了日系Chemi-con的KZG系列高质量电解电容,在输入部分采用的是规格为16V 1500uF的,而输出部分则是采用了8颗规格为6.3V 1500uF的电容,负责着供电部分的滤波工作。

 

四组支持全规格DDR SDRAM的DIMM内存槽,通过Socket939 Athlon 64/FX处理器内建的内存控制器提供双通道模式,当有两根内存插到同颜色的插槽里既开启了双通道模式。主板还提供了新型的3组PCI-Express插槽,其中长的那组黑色的插槽就是我们常说的PCI-Express X16插槽,提供对目前主流的PCI-Express显卡的完整支持。另外两根短的则是PCI-E X1插槽了,虽然提供了比传统PCI接口更快的传输速度,但是到目前为止,采用PCI-E接口的设备还是寥寥无几。除此之外,板上还是配备了3组PCI插槽的,满足一般用户的需要。

 

传统的1组HDD接口和2组IDE接口,再由nForce4芯片组提供了4组S-ATA接口提供对S-ATA硬盘的支持, 且支持nVIDIA所特有的NV Raid功能。从第一张图中(可放大),我们可以看到了比较罕见的四个扼流电感线圈,虽然不能说有着四个线圈就意味着什么,但是现在拥有如此完整的供电系统的主板确实不多见,虽然这块板子在设计用料上不能谈得上豪华,但是绝对是完整的。而且笔者对这样的设计和线圈用料比较有好感,虽然在具体参数上笔者无从考究,但是起码来说,感觉是良好的。

 

网卡芯片采用的是VITESSE的VSC8201RX芯片,VSC8201RX芯片是一款比较常见的千兆级的以太网控制芯片,提供10/100/1000M以太网连接功能。声卡方面, 采用了Realtek的ALC655 AC97 Codec,在众多主板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6声道声卡。在对IEEE1394的支持上, 采用的是VIA的6307芯片来提供1394支持,VIA的6307 IEEE1394控制芯片支持IEEE 1394A标准,提供了每秒400Mb/s的传输带宽。

测试平台介绍

测试部分:

平台介绍:

硬件平台
CPU

AMD Athlon 64 3200+
Venice E3 / 512K L2 Cache

内存

金士顿 KVR400X64C3 256M *2
DDR400 / 2.7v / 1T 2.5-3-3-5 / DueChannel ON

显卡

XFX 讯景 Geforce6800 GT
PCI-Express X16 / 256M

硬盘

西部数据 WD1600JS
S-ATA / 7200RPM / 8MB Cache

操作系统 / 驱动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 SP2 + DirectX 9c
主板自带声卡、网卡屏蔽

主板驱动
nVIDIA ForceWare 6.53 WHQL
显卡驱动
ForceWare 71.89 / Vsyn off / 其余根据测试项目设置
测试对象
昂达 “热力狂飙”NF4
测试软件
测试项目
CPU-Z 1.29
Super PI MOD English
Everest Ver.2.00.327
WinRar 3.42_en Benchmark & Hardware test
ZDNet CPUMark 99
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2005 SR1
AMD N-Bench Ver. 3.1 Features
Futuremark PCMark 04 v1.3.0

3DMark 03 build360 (Benchmark)

3DMark 05 build130 (Benchmark)

AquaMark 3 Pro Plus v3.0 (Benchmark)

Half-Life 2 (Timedemo)

Doom 3 Retail (Timedemo)

FarCry ver 1.3 (Timedemo)

测试说明:

据说这块昂达“热力狂飙”NF4主板拥有着十分强劲的超频性能,所以在测试中,我们特地加入了超频的对比测试,但是不得不说的遗憾是,笔者手上的Athlon64 E3 3200+是早期刚上市的那批E3核心的版本,属于极度不好超型,在笔者试过的众多主板当中,在不加压的前提下,均未发现有能上到300*9=2.7G的,甚至是难以接近300外频。很幸运,我们在这款主板上得到了295*9的好成绩,这时候内存异步设置在了166,实际运行频率达到了DDR485,参数依然保持在1T 2.5-3-3-5。这个频率相对于笔者之前测过的众多主板只能到达的28X外频的超频成绩来说要好得多,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超频和不超频的成绩比较吧。

测试1

Super PI MOD English:

 

Super PI MOD English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104万位
42.891
32.891
419万位
212.125
162.375

WinRar 3.42_en Benchmark & Hardware test:

WinRar 3.42_en Benchmark & Hardware test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KB/s

495
630

 

在最简单常用的测试软件中,Super Pi绝对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测试软件,一直以来,众多的电脑玩家都用它来进行最基本的稳定性测试和性能对比测试。而WinRAR则是一个著名的压缩类软件,我们是利用其内置的测试功能来进行测试。这两个软件对CPU频率、内存频率与参数还有CPU二级缓存都比较敏感,这里我们用来考察CPU的实际效能。在测试中,超频后的Athlon 64 3200+很轻易的取得压倒性的优势,在超频幅度达到30%左右的情况下取得了接近30%的效能提升。

Everest:

Everest Ver.2.00.327 Benchmark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内存读取
5310
6406
内存写入
1524
1899

内存延时

55.6
41.5

AMD N-Bench:

AMD N-Bench Ver. 3.1 Features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CPU Overall
2248
2982
3D Overall
3275
4274

Overall

2762
3628

这两个测试是例外加进来的,Everest本来是一个系统检测软件,在最近的版本中加入了简单的三个内存部分测试功能,虽然不一定权威,但是我们还是利用它进行我们的对比测试,而AMD出品的N-Bench则是日本AMD公司开发的一款CPU测试软件,也许它并不适合用于与Intel的CPU作对比,因为N-Bench是针对AMD的CPU优化的,在此,笔者也把它列入了测试软件的行列,毕竟我们这次的测试是基于AMD的CPU的。我们从成绩可以看到,在Everest的内存测试中,超频后的成绩超越未超频的达到了25%的幅度,而在N-Bench中,超频前后的成绩差距是32%左右。

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2005 SR1:

CPU Arthmetic Benchmark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ALU Dhrystone
9306
12330
FPU Wherstone
3177
4211

ISSE2

4113
5450

 

CPU Multi-Media Benchmark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Integer
19182
25421
Float
20636
27347

在SiSoftware 2005的CPU测试项目中,无论是CPU运算测试还是多媒体测试, 超频后的平台均以32%的幅度超越未超频的平台。

Memory BandWidth Benchmark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ALU Bandwidth
5323
6780
FPU Bandwidth
5268
6725

而在内存带宽测试的项目中,情况跟CPU部分的项目测试类似,超越幅度也是达到了28%,看来内存频率的提升带来的好处是明显的。

测试2

Futuremark PCMark 04:

Futuremark PCMark 04 v1.3.0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System Overall
4220
5417
CPU
3855
5068
Memory
4886
6186
Graphics
7215
7288
HDD
5516
5508

PCMark04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也很常用用到的的系统测试软件,软件采用了模拟日常运行的软件进行测试,包括了文件压缩、文件加密、病毒扫瞄、音及影像处理、WMX/Dixv制作、网页生成、实时3D运算及内存测试等项目,深受广大玩家们的喜爱,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作用。在PCMark 04的测试中,超频后的平台在超越幅度依然保持着比较一致的28%,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到,CPU和内存的提升是最为明显的。

AquaMark 3 Pro Plus v3.0:

AquaMark 3 Pro Plus v3.0 Benchmark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Total
60579
67650
CPU
9420
12143
GFX
8927
9377

AquaMark 3 Pro Plus v3.0是一款由Massive Development公司所开发的主要用于测试显卡能力的基于DirectX 9标准的测试软件,软件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Krass引擎,属于一款非“纯理论”的测试软件,对实际的游戏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总体得分上有11%的差距,但是这个差距主要是来源于CPU部分的领先,而实际游戏性能中,CPU和内存的频率提升并未给最后的成绩带来多大的好处,提升在合理范围以内。而CPU测试方面,我们看到了超频后的平台领先了28%左右,和我们前面的测试结果是一致的。

3D及游戏性能测试:

3D及游戏性能测试
Manufacturer
Athlon 64 3200+
( 200*10 2G )
Athlon 64 3200+
( 295*9 2.66G )
3DMark03

1024×768@32bit Default Setting
11158
11811

3DMark05

1024×768@32bit Default Setting

4808
4909
Half-Life 2

T2 Demo
High Quality
57.54
68.84
Doom 3 Retail

Default Demo
High Quality
91.5
105.9
FarCry 1.3

Training Demo Maximum / High Quality
57.53
76.72

在3D及实际游戏性能测试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超频后对显示性能带来的推动并不如其他方面来得到,但是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即使是再不依靠CPU的游戏,但是换用频率更高或性能更好的CPU后依然带来了性能上的提升,而且就目前主流的游戏来说,对CPU的依赖还是比较大的,我们不可以单看这个测试成绩就断定CPU的超频对显示性能没有帮助,要知道,这里测试所用的3D软件或游戏都是目前最高端的,且就测试软件本身来说,它必须避开对CPU的依赖,来达到测试结果公正的目的,而在三个实际游戏测试中,我们均看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FarCry,这就是我们所要的东西。

总结

总结:

得益于昂达“热力狂飙”NF4主板的强劲的超频能力,在其他配置不变,仅提高了CPU和内存的频率及参数就能得到如此大的性能提升,这确实得益于超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极限超频,笔者认为,超频需要有一定的节制,在合理的情况下超频是能得到免费的午餐的,只要把温度和电压控制好,那么所谓的电子迁移所带来的伤害将是微小的,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一台电脑使用四五年后已经是年迈廉颇了,而CPU和其他配件的设计寿命均不至于此。

总的来说,昂达的这款“热力狂飙”NF4主板给笔者的印象十分深刻。优秀的用料及布局,优良的做工,再配合“赏心悦目”的步线,都给了笔者良好的印象。而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表现得十分稳定,且超频能力强劲,其特有的450MHZ外频上限更是给了众多发烧玩家遐想的空间。当然,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昂达“热力狂飙”NF4虽然十分优秀,但是就笔者接触的这段时间来看,其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主板芯片组的散热措施相对较差,由于nFoece4是单芯片设计,所以发热量也是比较大的,而这块主板虽然使用了风扇进行主动散热,但由于散热片面积小,风扇力度不大,导致在长时间运行特别是超频的情况下温度十分高,笔者使用温度探测器探测温度,满载时的散热片温度就已经接近70度了,虽然长时间烤机后主板仍然稳定运行,但这样的温度确实不低。建议厂商能更换更大面积的散热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这款主板目前售价仅为899,凭借着如此出色的表现,相信会占领一定分额的市场,特别是玩家市场。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