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造词运动会把CIO撑死!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10-10 11:00:00转载

信息爆炸这个词汇,10年前就已经存在,那时的人们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已经远不如今天,它也远不如今天爆炸的疯狂。

那时不过就是一颗炸弹的威力,充其量不过是一颗导弹的威力,而今天是什么呢?

是原子弹?还是氢弹?

都不是,是比氢弹大十倍、百倍的当量,它已经炸出了人类对信息的恐惧。

伴随互联网经济的到来,伴随新经济的到来,人类的真知识、伪知识都一并地通过互联网这个载体快速膨胀,而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呢?

文化娱乐业词汇的大爆炸,经济领域词汇的大爆炸,互联网领域词汇的大爆炸,互联网领域词汇的大爆炸…… 。

这些,已经真真正正地把各个领域工作的人们,炸得人仰马翻,屁滚尿流。

记得在02年、03年笔者曾经撰文,对时下的信息化词汇充斥给以猛烈的抨击,认为那不是创造知识、也不是人类所需,而是创造词汇,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化造词运动。

披上外衣 信息化造词运动热火朝天

那时的词汇比起现今还称不上太多!

不过就是:互联网、MRPII、互联网、DRP、PLM、CAPP、CPC这些与管理信息化相关的一些词汇,充其量还有所谓的实时企业、IRP,这些似乎是中国人造的、抑或是中国人代理外国机构的词汇。

那时笔者撰文对CRM的所谓概念和内涵给予强烈的抨击,认为那个东西不过就是销售管理中使用的一个很小的工具与方法,不过是披上了一个崭新的概念,没有多少实质。西方人早就在几十年前有电话营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如此运作,不知为何这个常规性的东西一旦披上了CRM外衣之后居然也能步步高升,坐上了与ERP、MRPII同等地位的宝座。

至于这些词汇是给中国的信息化、中国的企业带来了什么?

似乎没有人管。反正有人花钱在鼓噪就足够了,他们有钱、他们就自己造吧。

这是什么?这就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浮躁,他们必须要利用某些词汇去推动浮躁,让浮躁俘获人的思想与意识,从中渔利。

今天的词汇已经太多,多得让人们根本无从记忆。现在看来,这些造词的爱好者已经感到,如果按照原有的造词模式造下去,已经毫无新意,必须改头换面,跟上时代潮流。所以注意力已经有所转变,此时能够看到:

造出了面向互联网管理的BI、BPM、……

造出了面向IT整合的EAI、EIP、协同、……

造出了面向软件构件的方法互联网、……

造出了面向软件服务类的互联网、SAAS、……

造出了面向方法论“IT治理、IT监理、IT互联网、……

上述的词汇当中,有有价值的,也有无价值的,但是这些东西一旦披上了外衣,常人很难认识清楚,原本可以走直路,但是用上了上面的词汇的内容,你就只能够走弯路了,而且还要花费不菲的金子和银子,更可怕的是要花费时间。

词汇大战 互联网有苦难言

在最近3-4年间,这类的概念和词汇已经成名的不下数百,而没成名的不下上万,不是谁能够造出一个词就能够发达的,你还是需要看看有谁愿意投资,让这个词汇发达,不然也只能够称之为“臭子”。

当然,伴随这些概念的诞生,更造就出了数以万计的小型公司的诞生,他们就是抱着某种概念生存,没有概念也就没有生存。

而这种现象却真正地祸害了企业、也祸害了人类的进步。我记得有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类,就是在和各种反动势力的斗争中进步的。所谓反动势力,在这篇文章所涉及的范畴中可以解释为:伪科学、假科学、假概念、伪概念、或者半真半假的概念,都应该称之为反动势力。

其实,西方社会很实在,没有多少人会关注一个务虚的词汇,而更关注你所能够提供的价值实质。

那么,在西方为何会有这些词汇的存在呢?当我们看到了这些词汇的出处之后,不难发现。这不过就是西方的部分厂家因为竞争需要,以及研究机构为未来竞争的需要,以及部分院校中的闲来无事者,冥思苦想出来的一个词汇,它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商标,一个符号,并将这些概念和这些符号灌入所谓的管理理论之后,俨然就鸡犬升天了,成了商业利益的代言者,它本身毫无疑义。

今天的CIO做起来实在太难了,他们不但要为提升自己的修为而战,也要为辨识真伪学说而战,既要把握有价值的东西、又要不被无休止的词汇大战所迷惑,既要因对公司决策层的质疑,又要平息实际运作过程中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CIO也只能够把握自己了,把握真实而且最要害的东西了。

我很难想象今天的CIO应当怎样生存,他们远比我在十五、六年前做CIO时所面对的挑战更多,也更艰难。

最后说一句:只能祝你们一路好走了,因为很无奈,生活还得继续,也只能无奈下去了!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