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U竞争败北
国际电信联盟放弃夺权
1998年ICANN成立以来就一直饱受诟病。各国倾向于使ICANN独立而公正地处理问题,在这条路堵死以后,转向于求助联合国的力量。事实上,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ITU)与ICANN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所以ITU正式走向前台,并力图取代ICANN。
ITU长期独掌传统电信领域,但ICANN诞生以来,其发展速度极快,尤其在机构设置、会员规模等关键因素上都与前者的差距迅速缩小,从技术层面上来看,后者也有凌驾于前者之势;从业务主体性来讲,ITU主要为欧洲通信界所控制,并得到联合国的支持,而ICANN则为美国所控制,其在世界部署了13台域名根服务器(10个在美国,2个在欧洲,1个在日本)。另外,两个组织在业务管理、主导性、业务汇流程度、议题方向、会员基础等方面也都存在深刻矛盾,并经常相互攻讦。面对着ICANN的挑战,ITU自认为是世界通信领域最高权威机构,对手应该被其收编。而ICANN则大力推进新技术研发,以摆脱传统的电信实体网络的羁绊,甩开ITU。
在2005年突尼斯峰会上的斗争,美国国会在极力反对交出互联网控制权的同时,也向联合国发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美国决不会因为联合国的参与而让步。此外,联合国机构的官僚作风和效率低下的机制也引发人们的不满。
在随后的讨论中,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代表达成一致,互联网将继续由美国控制, ITU败北。随后在2006年和2007年的互联网管理论坛上,美国因为没有强大的对手而更加有恃无恐。2007年1月,ITU新当选秘书长哈马都尼·图尔(Hamadoun Toure)明确表示,目前ITU没有接管互联网管理权的意图,但会积极推动有关互联网管理权的讨论。这标志着联合国推动的对ICANN的挑战无疾而终,后者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最近, ICANN任命新西兰人皮特·邓加特·斯拉什(Peter Dengate Thrush)为新主席,这也是这家机构历史上第一位非美国人主席,它希望以此来强调它的国际化方向,作为对ITU的回应。当然,如果ICANN与美国商务部的隶属关系不改变,这一切都将只是表面现象。
在今年的互联网管理论坛上,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的代表依然选择了与美国进行抗争,多数国家在明知抗争无力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救。
互联网走向危险?
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的助理主任刘志江表示,美国的强硬态度打破了其他国家对全球互联网安全问题的幻想,在接下来的时间中,发展各自国家的安全体系会成为主流。
据本刊记者了解,德国电脑工程师正在开发互联网的替代品。2002年2月,一个名为 ORSN(开放域名系统服务器网络)的机构建立,它拥有一套跟ICANN完全一致的域名系统。德国的开发者们认为,他们的目标是让ICANN意识到自己应该更注重全球利益,因为欧洲还有别的选择。现在,有6个欧洲国家近50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都使用ORSN。其创始人格伦德曼表示,“互联网是美国政府的孩子,但现在孩子长大了,不能永远待在家里。”
荷兰一家公司则靠与ICANN作对而营利。它们建立了自己的域名系统,并与包括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在内的一些公司达成了交易。这些公司可以将自己的品牌用作域名,拥有更简单易记的网址。值得注意的,采用荷兰域名系统的用户可以进入使用 ICANN许可的所有域名的网址,而ICANN用户则不能访问基于这套域名系统下的网站。
同时,阿拉伯国家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也开始测试阿拉伯文的国家域名,这和ICANN 系统的域名截然不同。它是一个致力于发展多种网络语言的非营利组织。Minc.org一位负责人表示,“如今并不存在一个全球的互联网,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一个通行全球的英语互联网,这如何能满足成百上千万中国人和阿拉伯人的需要呢?”中国目前也用中文创立了三个域名——.中国、.公司、.网络,这些都可以在中国境内使用。在刚刚闭幕的这次大会上,阿拉伯国家和中国的这一举动已经被认可,并成为该论坛努力推动的项目之一。
面对各种新出现的域名系统,行业人士害怕互联网如此多元化的发展会为将来的分裂带来隐忧。相关人士对此指出,“互联网朝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但能否保持完整则还取决于ICANN的态度。当务之急是尽快实现ICANN利益的多元化,而不是只为美国一家服务。2009年美国商务部许诺执行时,会给ICANN松绑到什么程度,13个根服务器会不会放开,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