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前景看好 IBM成功研发32纳米技术

互联网 | 编辑: 吴杰平 2007-12-12 14:54:00转载

来自IBM公司的消息称,“高电介质金属栅极”(High-K Mental Gate)技术已经有了新的突破,IBM的研发团队经过长期的努力,开发出一种称为“High-K Gate-First”的全新制造工艺,这使得32纳米芯片高电介质金属栅极技术成为可能,如果不不出意外的话,2009年下半年,IBM的合作伙伴AMD、特许半导体(Chartered)、飞思卡尔(Freescale)、英飞凌(Infineon)、三星(Samsung)将会开始在自己的芯片制造上采用32纳米级别的高电介质金属栅极技术。

IBM官方表示,新的技术将会让芯片的性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与此同时功耗却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无论是家用游戏机芯片、桌面级的处理器还是用于企业的服务器处理器都将以IBM开发的高电介质金属栅极技术为起点得到更快的发展。这种先进的制造工艺使得芯片制造更加高效,而对于芯片本身来说,由于制造工艺的进步,功耗减少了45%以上,而且工作电压也得到了明显的降低,而性能的提升则在30%以上,这 对于现有的芯片技术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冲击,而对于英特尔来说,压力将会非常巨大。

IBM目前已经利用新的高电介质金属栅极技术,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技术的配合之下成功的开发出了第一片静态随机存取记忆体(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芯片,实测功耗非常的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英特尔在45纳米制造工艺中就已经引入了高电介质金属栅极技术,这使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芯片的性能得到了30%的提升,而功耗却下降了30%,不过IBM目前开发出的32纳米高电介质金属栅极技术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AMD等合伙伙伴将“受益匪浅”。

IBM半导体研究与发展中心副总裁Gary Patton表示:“新的高电介质金属栅极技术已经被证明是一项非常出色的制造工艺,能够提供给用户更好更强的芯片产品,最终受益的不仅是芯片制造业,而是整个IT产业。对于AMD来说,新的32纳米芯片制造技术将使其在2010年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而目前要做的就是紧咬英特尔不放。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