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裸足行走,心与大地的交流

互联网 | 编辑: 周济 2007-12-20 18:30:00转载

 

 

一个小时的飞行,从昆明抵达缅甸首都仰光。甫落地,缅甸便是惊艳不止的一幅幅画面。

仰光市中心高大的英式大楼,百多年前便规划整齐地矗立在街道两边,时间将它们深深地混合上了东南亚的热带色调。那些褐黄、亮湖蓝、柠檬绿色,一层层的刷新,再一层层的斑驳,逐渐成为仰光独有的色调,古朴的热烈里带着复杂的影调以及耐人寻味的细节。街上行走的穿裙的男人,提篮带筐的小贩,百叶长窗里探出的猫咪的身影,街上行驶的挤满乘客的上世纪七十年代模样的公共汽车,还有那些由各种大小的圈圈组成的缅甸文招牌……一切混乱且蛊惑。而远处,十字街口忽然立着一座通体暗金的佛塔,出尘出世,如幻象般立在嘈杂的市声里。这个城市是带着英式殖民地基的缅式佛塔,抑或是一件结满蛛网的昔日华服?来不及给第一眼的缅甸下定论,可是心却像快干枯的植物被一下子插进盛着清水的瓶,在色彩丰富的异乡找到了新生。

十字街口忽然立着一座通体暗金的佛塔,出尘出世,如幻象般立在嘈杂的市声里。

缓慢行走掸邦山区
十几小时的夜班巴士,凌晨四点被抛在克劳小城(Kalaw),就住这家听也没听说过的PineLandInn,谁让只有他家的伙计凌晨四点在车站迎候?

小城太小了,被掸邦山区包围着,在一个气候宜人的谷地里。

山里健行的日子叫人恍如隔世。就像今早,迎着朝阳,在谷底的铁轨上行走,钢轨反射着锃亮一直延伸至远方(远方,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吗)。两边是热带植物间或掩映着的小竹楼,村林里的孩子背着山地布包似一群小麻雀欢快地走在我们前面。我们的向导Duo与他们一路走一路逗乐,引得一串串笑声飘荡。逆光下这个画面美得让人不忍前行,直希望此刻停顿。

前一天走的是翻山路,辛苦但身心渐渐舒展开来。每每在气绝那一刻总能登上山顶,在大树阴下享受习习凉风及山谷美景。晚上住在帕乌族乡绅苏奥先生家,吊脚竹楼,没有一件家具,墙上凸出来的小佛龛却打理得十分整洁,供着新鲜的白菊花。席地而坐,木窗外是整幅的竹林美景。那天的晚餐是席地坐在柚木地板上的一顿烛光晚餐。晚餐丰盛得令人感动,全部是蔬菜,却新鲜美味至极,是一家人用心准备的。那个炖南瓜,是我跟他家小女儿上山现摘的,在井水里洗净,吊在炭炉上的石锅里慢火炖三个小时才上桌的。他家三个孩子个个性格乐天,嘻嘻哈哈总想方设法给我们带来快乐,晚餐快用完时竟以歌舞相伴,叫我们感动得不知如何回报。入夜,我们在柚木地板上铺的厚厚被褥里沉沉睡去,知道头顶上有数亿颗钻石般的星星相伴。

裸足勃固,久违尘土
来不及细辨仰光,我们已经坐在古都勃固(Bago)的金塔寺(Shwe-mawdawPaya)里了。

在缅甸,进庙都是要脱鞋的,以示对佛的恭敬。渐渐开始喜欢裸足行走。以至于后来在曼德勒烈日下赤足登山依然不觉不适。裸足,突然间让我想起很多东西……关于脱离束缚、抛掉假饰……关于无牵无碍自由行走……关于身心与大地接触那一刻的细微触觉……关于我们实如尘土般的微小……还有,关于谦卑……关于在佛面前每个人的平等,因为,我们原本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鞋。就这样在勃固炎热的正午,斜靠在庙殿的廊柱前,享受清凉,独自寻思。歇够了,便赤脚踢里嗒拉地跟着那个老和尚,一个一个殿的去拜。看他以自己虔诚的仪式先点香,再盘腿静思,再磕头,最后把手里的白菊花恭恭敬敬地插到佛前的大罐子里。勃固的日子一晃便过去了,黄昏的斜长光线里,在暗金的佛殿前,白菊花被衬得十分清雅动人。出了寺庙,在小城的街上买一把当地的蒲扇,一路扇风一路闲逛。当地人目光的停留与友善的问候是不用说的,因为勃固一天也见不到几个外国人。坐三轮车回旅馆,两个人背对背坐在车斗里,被车夫载着,看小城生活混乱而世俗地在眼前流转。

 

 

 

来源:乐途旅游

更多新闻点击

更多网友讨论请到论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